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4篇 |
免费 | 822篇 |
国内免费 | 5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6篇 |
大气科学 | 376篇 |
地球物理 | 431篇 |
地质学 | 1684篇 |
海洋学 | 381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243篇 |
自然地理 | 4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161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42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222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性能分析发现,CFG桩-筏复合地基在边桩外侧约一倍桩距的区域形成了一条塑性变形带,是导致复合地基的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在塑性变形带增加一排护桩,并对加桩前后复合地基的应力变化、地基沉降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加桩后地基性能得到明显改变,在相同条件下,地基沉降量明显减少,地基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现代潮滩6个柱状样沉积物的粒度精细分析,试图提取研究区潮滩沉积相识别的粒度敏感指标,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一个全新世钻孔(SL67孔)潮滩沉积物的粒度研究,检验现代沉积粒度敏感指标在全新世钻孔潮滩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显示,长江口现代高潮滩和中潮滩的黏性颗粒(8μm)和粗粉砂(32~63μm)含量差异显著,可以成为区分高潮滩和中潮滩的敏感组分;在开敞型的中、低潮滩之间,砂(63μm)和细粉砂含量(8~32μm)也差异明显。长江口现代潮滩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及众数值也可以有效协助区分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沉积物。利用上述粒度敏感组分和众数指标检验SL67孔全新世早中期在海平面波动控制下的潮滩演替过程,并揭示了7.5 cal ka BP前后的一次海平面加速上升事件。 相似文献
83.
峨眉山地幔柱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对峨眉山地幔柱的成矿效应的关注度持续升高,但对提供成矿物源的矿床类型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砂页岩型铜矿的研究极少,砂页岩型铜矿稳定分布在沐川西部及西南部的飞仙关组底部,以往开展了大量的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但其成矿物质来源还有较大争议。为厘清沐川地区飞仙关组底部砂页岩型铜矿床的富集规律、沉积环境和成因机制,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物源、富集规律、沉积环境,建立了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沐川地区砂页岩型铜矿体产出于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底部的一套灰绿色细碎屑岩中,主要矿石类型有粉砂质条带黏土岩型铜矿、泥质条带粉砂岩型铜矿、粉砂岩型铜矿和细砂岩型铜矿,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为主;沐川地区飞仙关组底部的沉积相属于有障壁型海岸相潮坪亚相,可识别出潮上泥坪微相、潮间混合坪微相、潮下砂坪微相和潮渠微相4种微相,Cu元素主要富集于粉砂质条带黏土岩和泥质条带粉砂岩等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潮间混合坪微相中,铜的富集严格受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相的控制; Cu元素主要来源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西部的康滇古陆是主要的物源区;沐川地区飞仙关组底部砂页岩型铜矿属同生沉积型矿床,其成矿模式可分为峨眉山玄武岩喷溢(矿源层形成)阶段、风化剥蚀搬运阶段、沉积富集阶段和成岩保存阶段。上述成果,对西南地区进一步实现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和补充完善峨眉山地幔柱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是华南地区历史上造成破坏最为严重的台风之一, 所以准确预测这类超强台风在未来的发生概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增加重现期预测的可靠性, 本文采取器测资料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台风重现期。利用1949年以来台风最佳路径资料统计了65年内影响海南岛东部区域所有的年台风最大风速, 并采用耿贝尔分布模型建立了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三亚等6个区域的台风重现期曲线。同时, 基于历史文献记载描述, 利用阈值法确定了海南岛东部这6个城市历史时期超级台风的重现期。结果表明, 基于现代器测资料得到的相同强度台风重现期排序为文昌 <万宁 <海口 <琼海 <陵水 <三亚。统计模型结果表明, 强度为62m/s 台风的重现期, 与以历史文献为基础重建的超强台风重现期十分接近。此外, 西北太平洋台风(西太台风)和南海台风活动频数、台风能量耗散指数(PDI)的年际变化分析结果显示, 西太台风对海南岛东部地区的影响频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而年总PDI仅略微下降, 表明单个西太台风的强度可能有所增大; 而南海台风对海南岛东部地区的影响频数变化波动较小, 其年总PDI则表现为略上升, 但总体强度变化不大。影响海南岛东部各地区西太台风的月频数存在纬向差异, 纬度越高, 台风高峰期出现的越晚; 而影响海南岛东部各地区南海台风的月频数空间差异不显著, 台风高峰期集中在7~9月。影响海南岛东部台风活动时间可以从4月持续到11月。 相似文献
85.
以2013年8月实测的水位和流速资料为依据, 基于调和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海南岛东南部新村港和黎安港潟湖的潮汐和潮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并探讨了潮汐汊道的P-A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双湖附近海域潮汐以全日分潮O1和K1为主, 半日分潮M2次之, 浅水分潮亦较显著, 属于非正规的全日混合潮; 调和常数反演的潮位与实测潮位基本吻合, 表明潟湖水位主要受潮汐控制。此外, 双湖均存在潮高日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的现象, 涨潮历时略大于落潮历时。新村港平均高潮位0.65m, 较黎安港高0.15m; 平均低潮位-0.28m, 较黎安港低0.06m。新村港平均潮差0.50m, 最大可能潮差1.63m; 黎安港平均潮差0.36m, 最大可能潮差1.22m; 双湖平均潮差相差0.14m, 而最大可能潮差相差较大, 约0.41m。新村港平均潮差由口门向湾内有增大的趋势, 而黎安港却恰好相反。实测和模拟结果显示新村港和黎安港潟湖潮流分布格局类似, 都呈现出口门流速较大, 潟湖内部区域流速较小(小于0.1m/s)的分布规律, 且落潮流略强于涨潮流。新村港和黎安港的P-A值与华南海岸潮汐汊道P-A关系回归线吻合较好, 其中黎安港P-A值基本在华南海岸P-A关系回归线上, 而新村港略微有点偏离, 这说明新村港和黎安港潮汐汊道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86.
主被动混合式柔性防护网在拦截落石后可使其低速逸出,首先对现有结构进行梳理。之后为研究其结构性能,首先对基本构件环网网环与减压环进行了材性试验,建立了两段式网片等待模型与三段式减压环等待模型,并利用LSdyna构建数值仿真平台,对主被动混合式落石防护网结构体系进行落石冲击拦截与缓冲全过程研究,最终结果表明此类结构有稳定的耗能能力,对落石动能的吸收达90%以上,落石最终低速逸出。研究也发现系统以网片为主要耗能构件,耗能装置启动并不充分,且各主要构件耗能分配构成不合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7.
华北山地多成因壶穴初步研究——对华北山地“冰臼”等“冰川地貌”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山地“距今二、三百万年”的“冰臼”绝大部分位于第四纪河谷内,“距今1~2万年”的“冰川壶穴”位于全新世河谷内,与华北山地地貌演化相矛盾;所谓的“冰川地貌”组合不是真正的地貌组合,而是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地貌的混合,因此,华北山地不存在冰臼.所谓的“冰臼”是不同时代、多种成因的壶穴——距今2.50Ma前后的河蚀壶穴,距今10~ 20 ka的雪蚀壶穴,距今10ka以来的溶蚀穴、溶蚀—河蚀壶穴、风化—风蚀壶穴、现代壶穴和水潭. 相似文献
88.
90.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了一口浅钻ZK4,孔深28.3 m,对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观测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通过ZK4孔的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并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记录,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行了年代划分,并计算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除硫和磷元素以外的各营养成分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碳、氮、磷的加积速率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9,p0.01),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碳、氮、磷的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浓度较低(1%),但由于沉积物的高沉积速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加积速率达到2878.23 g/(m2·a),远高于世界其他高有机碳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