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0篇
  免费   1616篇
  国内免费   1764篇
测绘学   1046篇
大气科学   1210篇
地球物理   1474篇
地质学   5008篇
海洋学   1149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771篇
自然地理   1108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研究并建立采自胶州湾的11株大小存在差异的新月细柱藻单克隆培养体系。对其核编码的SSU rDNA基因和叶绿体编码的rbcL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11株C.closterium的SSU rDNA基因和rbcL基因存在很大的序列变异。依据rhcL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残基变异则明显小于核苷酸变异。分别通过两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邻接(Neighbor joining,NJ)系统发育树将11株C.closterium分成相同的6个分支(clade)。通过SSU rDNA基因构建的NJ树将所有的细柱藻聚为一支。SSU rDNA基因NJ树将细柱藻分为2个明显的支系(lineage):支系Ⅰ由12株C.closterium组成,包括本实验分离到的全部11株C.closterium,该支系中部分节点没有得到较高的支持率(〈50%);支系Ⅱ包括2株C.closterium和1株C.fusiformis。在rbcL基因NJ树中细柱藻也形成2个支系,11株C.closterium组成1个支系,系统树中每个节点均得到很高的支持率(〉70%)。统计分析表明,支系Ⅰ中株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高于其它微藻种的种内变异程度,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分析结果证实C.closterium实际上是1个种复合体(species complex),可以被细分为若干个种。  相似文献   
62.
中国对虾体内20-羟基蜕皮酮含量与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完成变态后的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体内20-羟基蜕皮酮(20-HE)含量进行了周年测定。5~6月,全虾抽提液中20-HE的质量分数以体长为0.8cm的仔虾为最高(47.96±3.94)×10~(-9)(m/m)。血淋巴中20-HE的质量浓度在6~8月(平均为22.66ng/mL)和11月(25.93±3.44ng/mL)较高,翌年3月最低,为8.29±1.40ng/mL。呈现出20-HE含量与蜕皮生长和促进卵母细胞早期发育及精子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3.
64.
胶州湾夏季异养浮游细菌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夏季对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在一个潮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数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是表层大于底层,表层平均8.99×109个/L,底层平均5.23×109个/L。胶州湾水体异养浮游细菌日变化幅度在表层水体较为明显,底层相对较小,但其变化规律均为最高值在小潮期而最低值出现在大潮期。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有机物及水温和日光中的紫外辐射是影响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昼夜变化的主要因素,水交换是影响其日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监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宇航局和法国空间局联合公布的T/P数据(1993-2000年)和Jason-1数据(2002—2006年),由共线法计算了热带太平洋地区海平面高度的变化。根据T/P和Jason-1数据计算的海面月变化异常图,分别研究了和分析了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2002-2003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6.
国外水下作业机械手(以下简称机械手)的研究始于50年代。7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公司如美国的Schilling公司,Western Space and Marine有限公司以及英国的Slingsby有限公司等,相继研制成功了多种先进的机械手及系列产品,并已投入批量生产,使机械手的研究和生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我国水下作业机械手的研制工作始于70年代,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段差距。本文从水下机械手的结构、液压驱动及控制  相似文献   
67.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的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1985年8月—1986年10月(2,9月除外),在长江口海区进行了鱼卵、仔鱼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系由淡水鱼类、半咸水鱼类和沿岸、近海鱼类四种生态类型组成的鱼类生态结构,具有特殊复杂的生态特点;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皆受长江径流、台湾暖流及黄海冷水团等水系的相互消长、交换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海况条件所制约。目前该海区的鱼类种间数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历史上的重要经济鱼类数量极少,而作为它们的主要饵料之一的鳀鱼数量却占绝对优势。这与渔业上的过度捕捞和滥捕有很大关系。因此,以发展增、养殖事业来转化和降低捕捞强度,对保护鱼类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8.
热流特征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特征不尽相同。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分布主要受地壳年龄和沉积作用、地形及断裂构造和流体迁移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9.
我省滨海地区分布着相当大面积的海滩盐碱地。由于土壤含有过多的盐分,因而成为整片荒滩。荒滩中就有零星分布的耕地的话,也由于盐碱过多,造成作物减产,甚至不能耕种。因此全面改造海滩,综合利用,变荒滩为良田,使栽培面积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其重要意义。现在有了人民公社,并且在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全面改良海滩盐碱地有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70.
海南省拟建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本文通过对海峡南岸新海湾轮渡港址附近自然条件、岸滩演变和输沙特征的分析研究,对不同类型港区布置方案港内开挖区和航道的淤积强度、淤积量等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防护建筑物的有效拦沙时间等进行了探讨和计算,提出了港区类型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