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755篇
测绘学   498篇
大气科学   398篇
地球物理   480篇
地质学   1942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42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赵永红 《地质科学》1993,28(2):186-186
科学的发展是从思维开始的。有了新思维才能去进行新探索,得出新认识、新发现和新观点,再上升为新理论。新理论促进了新技术,并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有可能促使一门新学科产生,乃至在科学园地中开辟出一个新领域,促进科学的新发展。“新天地”向广大读者介绍自然科学中的新动向、新探索、新观点、新问题,进行难题的征答与解答。这些内容也许是不成熟、不完善或是有争议的问题,也许与地质科学本身无关。读者或许会在本栏目中获得新灵感,从而导致新思维的诞生——这正是本栏目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152.
153.
本文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中最为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白云母为对象,详细研究和 分析了其成分、多型类型及ba值等,探讨了白云母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带中绝大多数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且为3T+2M,型,与蓝闪石共生的则以3T多硅白云母为主。此外,斓沧变质 带经历了蓝闪石片岩亚相的高压变质作用,与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突,并可与世界著名的高 压带对比。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在完成中国水质站网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1)水质站网规划单元的划分;(2)聚类分析在水质站网规划中的应用;(3)站网密度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4)中国水质站网的分区特征。  相似文献   
157.
气象警报广播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要让这一新生儿健康成长,为气象部门的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公益服务和有偿专业服务当好喉舌。然而,我们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探讨,使之逐渐完善。在此,谈几点办好气象警报广播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8.
大庆-哈尔滨地段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昌  宋鹤彬  高鹏飞 《地球学报》1994,15(Z1):168-176
作者应用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古水文地质条件及现代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入手,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松辽盆地中段的地热及其赋存特征,认为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温梯度都较高,具有形成深部地热的条件,但只在上部具有较厚的含水层及断裂发育凹陷带中的局部地区,才能赋存可开采的地下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9.
赵林  赵承山 《地下水》1994,16(2):70-73
1 概述 平顶山矿区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以北箕山以南,界于汝河与沙河之间,西邻宝丰郏县盆地,东接黄淮平原,总面积550km~2。因四周分别有襄郏、郏县及叶县深大正断层作用,使本区形成一个地垒型构造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区内主要由一系列复式褶皱构造,伴随北西向为主的断裂和次一级的北东向断裂,控制了整个煤田的形态和展布,形成了以李口向斜为中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