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藏高原东缘作为高原生长的东边界,其新生代以来隆升剥露与扩展模式备受关注.高原内部平缓的地貌和边界构造带不显著的缩短变形被认为是下地壳流作用的重要证据.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中-晚新生代以来跨不同断裂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隆升剥露,指示了断裂体系在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变形与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收集区域内现有不同封闭温度体系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剥露及生长扩展与整个高原抬升具有准同步性.最为广泛和显著的剥露主要发生在~30 Ma以来,且高原东缘的最大侵蚀量区受控于断裂活动,快速侵蚀带的空间分布与鲜水河断裂带相一致.在区域尺度上,现有数据所揭示的剥露事件启动、持续时间及速率的显著差异性揭示了断层活动对青藏高原东缘地表剥露过程的控制作用.本文提出青藏高原向东扩展是多阶段、非均匀过程,新生代以来不同断裂带在青藏高原向东扩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支持"下地壳流假说"强调的"东缘上地壳变形不显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发现的多个砂岩型铀矿床均赋存于侏罗系直罗组下段砂岩中。前人对已知铀矿床分布区直罗组的沉积学研究程度相对较高,但对盆地北部直罗组大区域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变、物源供给特征等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文中在大量钻井资料分析、野外剖面实测等基础上,将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含矿层段直罗组下段细分为2个亚段。在直罗组中识别出河流和三角洲相沉积,认为直罗组下段下亚段主要发育砾质、砂质辫状河沉积,东北部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直罗组下段上亚段主要发育砂质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直罗组上段则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结合前人研究工作,认为源岩物质组成、有利沉积相带和气候条件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均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对盆地北部直罗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的整体认识,可为该区砂岩型铀矿床的进一步勘查提供重要的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谢皓  刘彩彩  张会平  詹艳  赵旭东 《岩石学报》2022,38(4):1107-1125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自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向北扩展的前缘断裂,其新生代活动性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扩展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运用热年代学、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沉积学、磁性地层学和地震学等方法对阿尔金断裂带的性质、组成结构、断裂活动时代、走滑断裂运动特征、走滑位移量和走滑速率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而对阿尔金断裂带沿线受其控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演化特征虽然也有一定研究,但往往仅限于单个盆地,缺乏对沿线盆地整体的对比认识,造成对阿尔金断裂带走滑起始时间及阿尔金山的隆升历史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对近二十年来阿尔金断裂带沿线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磁性地层年代与沉积相演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建立阿尔金断裂带沿线盆地新生代沉积序列和年代框架;辅助热年代学等资料,提出阿尔金断裂带的三阶段演化模型:始新世-中中新世,阿尔金断裂带以大幅度的走滑运动为主,同时伴随着阿尔金山小范围的隆升;中中新世开始,阿尔金山开始大规模的隆升,伴随着较少量的走滑运动;晚中新世以来,阿尔金断裂带构造活动加强。  相似文献   
14.
图古日格金矿位于宝音图隆起,该区是金成矿的活化区和富集区。阐述了图古日格金矿地层、构造及岩浆岩地质特征,及各控矿因素对矿体的作用,总结矿化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浙江1∶5万鸣鹤镇、澥浦镇、慈城镇、鄞江镇、姜山镇幅区调项目实际材料,系统论述了浅覆盖城市经济区立体填图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工作程序,总结了慈城测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浅覆盖区立体填图的方法与经验,论述了浅覆盖城市经济区立体填图最新进展,可供城市经济区地质调查和浅覆盖区三维立体填图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浙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发育有何村石英二长岩、康山、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和凤凰山正长花岗岩等岩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何村石英二长岩侵位时间为149.2±1.1 Ma,康山花岗岩形成于137.4±1.2 Ma,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和凤凰山正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在133.6±0.95 Ma~131.3±1.7 Ma之间。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何村石英二长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过铝质I型花岗岩,高Rb、Th、U、K,贫Nb、Ta、Ti,中等的Eu负异常(δEu=0.78~0.79),具有类似岛弧岩浆岩的特征,锆石饱和温度为826~830℃。康山、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及凤凰山正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石富Si O2,高Ga、Zr、Nb和Y,贫Al2O3、Sr、Ba、Ti和P,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2~0.12);区别在于前者Fe2O3T含量为0.63%~0.89%,母岩浆温度为788~814℃,显示高分异I型特征;后三者Fe2O3T含量为1.02%~1.57%,母岩浆温度为847~868℃,属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何村石英二长岩和康山花岗岩εHf(t)变化范围分别集中在-3.79~-1.67和-6.59~-5.2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对应于1162~1279 Ma和1350~1423 Ma,说明其源区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中元古代地壳;沈家墈、泗岭花岗岩和凤凰山正长花岗岩εHf(t)主要集中在-4.24~2.48之间,tDM2主要集中于915~1161 Ma之间,说明岩体的源区物质来自于中-新元古代江南火山岛弧,εHf(t)值逐渐增大,表明越来越多的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参与成岩。浙北地区三类岩体分别形成于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挤压、早白垩世板块撤离挤压向伸展背景的转换和后造山拉张背景下岩石圈减薄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苏干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端,二者之间以大、小赛什腾山相隔。钻井及露头资料证实,苏干湖地区和柴北缘新生界之下均有较大范围的侏罗系分布,但围绕两地侏罗系之间的沉积关系探讨较少。本文通过地层与沉积学对比、后期改造分析、物源分析等综合研究认为,苏干湖—柴北缘地区侏罗系经历了白垩纪晚期、新生代末等多期改造作用,现今残留地层分布为后期改造的结果。早侏罗世沉积较局限,柴北缘与苏干湖地区应为相互分隔的沉积区,且以断陷沉积为主。中侏罗世时期,苏干湖地区与柴北缘呈连通状态,赛什腾山地区主体接受沉积,研究区为一个较现今侏罗系残留范围更为广阔的坳陷型沉积盆地。研究结果对于加深理解青藏高原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和该地区油气资源评价、勘探部署具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磁场磁力线切割海水和电磁感应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影响着海水介质中变化地磁场的时空特征.虽然近些年的野外实践、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都表明,海面和深海海底的变化磁场存在差异,但极少有实测数据揭示在海水介质不同深度位置地磁场的时空特征.本文主要介绍在南海西南次海盆4366 m深度处布放和回收了一个4000 m长深海地磁观测潜标的科学实验;重点分析垂直方向不同水深位置上地磁场观测记录中总强度的变化幅度及相位的时空特征.并通过建立地磁场太阳静日变化模型,将观测结果与南海周缘的三个地磁台站观测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磁场总强度在深海水体的不同深度存在着显著差别.在地磁扰动较小或平静期间,深海潜标处的日变形态与同纬度邻近台站的观测结果较为一致;而在地磁扰动期间,由于所处位置处地下电性介质的差异会对感应磁场产生不同的影响,观测到的总强度在幅度和相位变化中也出现相应的不同.本文的分析结果不仅为海水介质不同深度地磁场时空特征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也为海洋磁测中地磁日变观测站的布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井内震动器是在处理井内故障时,下到井内直接与故障鑽具上部联接而进行震动的一种处故工具。对处理挤挟鑽具、卡鑽、或因阻力过大所造成之鑽桿折断等井内鑽具事故效果异常显著。其优点是:(1)由于它和故障鑽具直接联接使其产生震动力与向上之冲击力直接傅给故障鑽具,因而使鑽具很快松动,特别在斜  相似文献   
20.
江山—绍兴结合带内浙江溪口一带发现了以岩块、透镜状产出的榴闪岩。榴闪岩主要由角闪石、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以石榴子石为中心"白眼圈"结构明显,镜下可见石榴子石周围斜长石冠状体,单斜辉石内部及周围由斜长石和角闪石构成的后成合晶与冠状体结构。通过锆石LA-ICP-MS U-Pb测年在白石山头榴闪岩中获得主要变质年龄(451+8/-18)Ma。江山—绍兴结合带榴闪岩的发现为研究华夏地块与扬子陆块之间碰撞拼贴历史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