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14篇 |
地质学 | 131篇 |
海洋学 | 2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花岗岩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形成机理探讨--以千里山和巴尔哲花岗岩为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采用ICP AES和ICP MS系统分析了千里山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巴尔哲钠闪石花岗岩的全岩、主要造岩矿物和稀土副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 .结果表明 ,主要造岩矿物和稀土副矿物均具有与全岩一致的M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和强烈的Eu亏损特征 .造岩矿物和稀土副矿物的这一“整体”行为 ,表明了形成这些矿物的花岗质熔体是一种具有M型稀土四分组效应的熔体 .高程度演化的花岗质岩浆结晶晚期流体 /熔体相互作用可能是花岗质岩浆稀土四分组效应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 相似文献
52.
西天山阿吾拉勒埃达克质岩石成因: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限制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28
西天山阿吾拉勒二叠纪钠质英安岩和钠长斑岩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高Sr,低Y、Yb和Eu正异常等独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其(^143Nd/^144Nd)i为0.512384-0.512470,εNd(t)为正值(+1.57-+3.26);(^87Sr/^86Sr)i为0.0751-0.7054,与本区同时代幔源玄武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似,但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成因埃达克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有显著区别。结合这些埃达克质岩石形成二叠纪后碰撞阶段构造背景,认为本区埃达克质岩浆最有可能由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在角闪岩相向榴辉岩相过渡或榴辉岩相的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是西天山晚古生代后碰撞阶段地幔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岩石标志。 相似文献
53.
54.
冀西北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的成因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水泉沟碱性正长岩杂岩体侵入于太古宇桑干群变质岩中,岩体主要由碱性长石正长岩、角闪碱长正长岩、正长岩、石英碱长正长岩等组成,属碱性岩系列,在岩石的石英颗粒中见有熔融包体的存在。岩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平滑的右倾模式,无明显的铕异常。岩石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6.457~18.286、207Pb/204Pb=15.270~15.472、208Pb/204Pb=36.539~37.393,石英的δ18O值为8.0‰~8.5‰,(87Sr/86Sr)i≈0.705,岩石的tDM为1.6~1.9Ga,εNd(t)为-7.45~-13.1,明显大于区域基底的εNd(t)值(-20±)。以上结果表明,岩体为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角闪石39Ar-40Ar年龄327Ma,为海西期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5.
大兴安岭北端洛古河东花岗岩的地球化学、SHRIMP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大兴安岭北端漠河县洛古河东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内部可见闪长质微粒包体,属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铀-铅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洛古河东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其花岗斑岩体的锆石SHRIMP铀-铅年龄为129.8±2.2Ma。花岗岩的SiO2含量介于68.03%~74.32%之间,Al2O3含量介于13.06%~14.55%之间,Na2O/ K2O介于0.45~0.86之间,铝饱和指数为0.94~1.11,Mg#指数介于18~42之间且多小于30。稀土元素总量为160.00×10-6 ~ 235.15×10-6,δEu介于0.31~0.52,(La/Yb)N介于8.99~17.87,为轻稀土富集型。岩体Sr含量低,介于118×10-6 ~ 268×10-6之间,而Y含量高,介于16.9×10-6~ 26.1×10-6之间,Sr/Y比值低,介于5.62~13.81之间,属低锶高钇型岩石。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中,Rb、Th、U、K、Zr、Hf和轻稀土元素(如La、Ce、Nd和Sm等)富集,Ba、Sr、P和Ti等元素强烈亏损,Nb和Ta具有中等-弱亏损。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属后碰撞花岗岩。岩体εNd (t)值介于-3.45~-2.64,平均-3.01;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介于969~1131Ma之间,平均1018Ma;锶初始比值 (ISr)介于0.702486~0.707269之间,平均0.705434;钾长石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5939~18.6721、15.6019~15.6058和38.4058~38.5249,平均值分别为18.6426、15.6035和38.4613;岩体中的钾长石氧同位素组成很低,δ18O (‰)值介于-8.1 ~ 4.1之间,多为负值,表明洛古河东岩体为低18O花岗岩。Nd、Sr、Pb和O同位素组成显示洛古河东岩体形成于含有较多幔源成分的源区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推测源区主要为Rodinia超大陆会聚过程中(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之交)形成的初生地壳。由于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分别于古生代末期和二叠纪—中侏罗世闭合,因此大兴安岭北端早白垩世花岗岩应该形成于中朝-蒙古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56.
西天山达巴特A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达巴特花岗斑岩侵入体位于西天山北部的赛里木湖北部,构造上属于准葛尔板块与伊犁.中天山板块之间的造山带.达巴特花岗岩斑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如高硅(SiO2=75.38%~77.61%)、碱(Na2O K2O=8.26%~10.10%)和Fe/(Fe Mg)(0.91~0.98),但低Al2O3(12.04~12.9%)和CaO(0.03%~0.42%),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Ga/Al)×104值变化于3.19~3.40之间,具有明显的负Eu、Ba和Sr异常,稀土配分显示"海鸥型"特征.达巴特花岗岩斑岩具有较高的Rb/Nb和Y/Nb比值,显示了A2型花岗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达巴特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88.9±2.3Ma,并且一些锆石具有老的核(319.0±4.7),暗示花岗岩斑的源岩中可能包含有石炭纪的岩浆岩.结合区域地质和岩浆岩资料,我们认为西天山早二叠世处于伸展的背景中,可能与造山带后碰撞阶段的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57.
我国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于1992年将超大型矿床基础性研究列入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已取得如下成果:确定了超大型矿床的定义和分类原则,发现了超大型矿床在矿化类型上的选择性和局限性,我国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于克拉通边缘,铅同位素的地球化学急变带,地壳厚度急变带,碳酸岩系向碎屑岩系过渡带是超大型矿床产出的有利宏观背景;立足于寻找超大型矿床,提出了6个新的成矿域;确定了我国东部喜山期和南方晋宁期对金属成矿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对邻国超大型矿床成矿带和成矿类型向我国延伸的可能性以及超大型矿床与矿床密集区时空展布及成因上的复杂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独立银矿床及成矿带概念,对我国当前开展的超大型矿床基础研究作了概要介绍,简要评述了当今国际上超大型矿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8.
REE Tetrad Effects in Rare—metal Granit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trad effects of REE in rare-metal granites.Based on the analytical data and experimental geochemical data available,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etrad effects of REE in the granites are produced in the metal-fluid system.Intens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granitic melt(containing REE accessary minerals)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volatile-rich(F,Cl)fluid are the major factors leading to the tetrad effects of REE.From this,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osite genetic model for high-degre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volatile-rich fluid metasomatism of rare-metal granites.With the model,quantitative calculations have been made.Meanwhile,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etrad effects of REE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distinguish mineralized granites from barren ones. 相似文献
59.
冀西北与碱性杂岩有关的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西北的东坪、中山沟、后沟等金矿床产于碱性正长岩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与岩体有成因联系。矿石为少硫化物型。矿体有三种类型:石英脉型;石英脉+脉旁蚀变岩型;钾、硅化蚀变岩型。对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S、Pb、C、O和Si的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碱性杂岩体,成矿流体混合热液,成矿时代为燕山期(钾长石Ar-Ar年龄为156 ̄177Ma)。矿床为燕山期强烈岩浆活动产生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作用形 相似文献
60.
模拟酸雨对阳离子在土体内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利用室内模拟酸雨的土柱实验,研究了在红壤表土施用钾肥后酸雨对不同土层交换性阳离子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体深度,表土直接受酸沉降的淋溶,也是最容易发生酸化的土层, pH 2.5酸雨淋溶后,表土 pH值下降到 3.5~ 4.2,这是铝的缓冲范围,且土壤交换性 H 和 Al3 含量的增加显示出土壤对酸沉降的缓冲效率和缓冲能力的急剧减弱; pH 4.5酸雨淋溶后, A和 B层土壤 pH值上升了 0.3~ 0.5,其机理与的专性吸附释放 OH-有关;表土施用钾肥后, K 交换土壤表面的 H 和 Al3 ,引起土壤交换性 H 和 Al3 向下迁移;不同 pH值的酸性降雨引起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向下迁移和淋失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pH 2.5酸雨淋溶后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高于 pH 4.5酸雨淋溶的,但交换性钾含量低于后者; pH 2.5和 pH 4.5酸雨淋溶后交换性钙的淋失量分别占原土的 50%~ 70%和 20%~ 40%,这表明酸雨淋洗会导致养分库的损耗,造成土壤养分贫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