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1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7篇 |
大气科学 | 69篇 |
地球物理 | 61篇 |
地质学 | 409篇 |
海洋学 | 45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6篇 |
自然地理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湖泊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青藏高原湖泊众多,但由于观测数据的缺乏,目前对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原湖泊热力状况的研究依然不足且多为短期研究。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ITPCAS)开发的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MODIS地表温度数据、青海湖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Freshwater Lake Model(简称Flake模式)在青海湖的适用性,揭示了青海湖热力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Flake模式能够很好的模拟出青海湖的热力状况,但对夏季与秋季的湖表面水温(特别是夜间)模拟偏高,部分是驱动数据误差造成的,修正驱动数据后模拟效果得到改善。对1989 2012年Flake模拟的湖表面温度与ITPCAS数据不同驱动要素之间的年际变化趋势与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青海湖表面温度呈现上升趋势,与气温、向下长波辐射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风速负相关。内部热力状况的模拟结果显示,青海湖混合层温度基本全年呈上升趋势,其中5、6月及12月增温最显著;湖泊底层温度在5月以及12月的两次季节性翻转时期呈上升趋势,在6 10月湖水分层期呈下降趋势,分层期湖泊上层温度升高会加强湖水层结稳定性,使湖水混合减弱,导致底层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42.
43.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储量探明率低、测试效果差异大,主要原因之一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本文充分利用测录井、岩心及相关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分砂组刻画沉积微相展布的基础上,开展了须二段沉积演化过程、储层特征及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元坝西部须二段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演化过程,沉积控制了砂体规模、粒度和矿物成分的空间变化;(2)须二段砂岩类型多样,整体致密,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与砂岩粒度,长石、石英和方解石胶结物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主要受沉积和后期成岩作用控制;(3)须二段发育块状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交错层理中粒石英砂岩两类有利岩石相,前者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呈条带状展布,后者呈不连续土豆状,主体分布于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44.
45.
在前人资料和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对祁连山及邻区贵德盆地、循化—化隆盆地、同仁盆地、西宁盆地、门源盆地、临夏盆地、兰州盆地、定西盆地、天水盆地、肃北盆地、酒泉盆地、玉门盆地、张掖盆地、武威盆地、哈拉湖盆地、苏里盆地、木里盆地、民和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及柴达木等20余个盆地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研究。以祁连山第四纪构造地貌演化、盆地沉积序列、古生物及古气候特征为地层分区依据,对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地层分区,并对部分地层名称做了厘定或统一。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沉积特征总体为东部(主要为陇中地区)黄土分布广泛,堆积了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地层;北部(河西走廊地区)冲洪积扇堆积及风沙发育;南部(柴北盆地)以冲洪积-湖积为主,晚更新世以来发育风成沙及黄土;共和盆地由湖泊转向冲积扇和风沙沉积;青海湖盆延续至今;中西部高山及山间盆地冰碛、冰水堆积以及河流阶地堆积发育。根据上述特征及划分原则,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区划分为:兰州—西宁地层区,贵德地层区,酒泉—张掖地层区,柴北地层区,共和地层区,青海湖地层区及肃北—门源地层区。 相似文献
46.
岳正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0,15(1):19-30
网络营销控制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网络市场营销活动必须有网络运转的有效控制作保证。在讨论网络营销控制特征与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网络营销活动的盈利能力、营销效率和营销策略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47.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东部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受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亚洲季风等地质背景控制。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区域地质分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就地起沙型、风沙型和土地粗粒化型等3种类型。其中,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东部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内,流经这些沙地的古河道,广泛发育河湖相砂质沉积物以及以砂质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分布区。风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沙地的边缘地带,如毛乌素沙地以南的覆沙黄土区等。土地粗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坝上草原,其土壤类型多为含砾沙土,其土壤母质为基岩风化壳、残坡积或冲洪积物。荒漠化发展趋势上,尽管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在毛乌素、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的局部地区均有所逆转,但总体上,在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以地表土壤粗化为主的荒漠化和风沙型荒漠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上述不同类型的沙质荒漠化,总体上受地质背景控制。其中,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控制着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区域分布,气候变化控制着荒漠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则是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48.
49.
1 概述 平顶山矿区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以北箕山以南,界于汝河与沙河之间,西邻宝丰郏县盆地,东接黄淮平原,总面积550km~2。因四周分别有襄郏、郏县及叶县深大正断层作用,使本区形成一个地垒型构造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区内主要由一系列复式褶皱构造,伴随北西向为主的断裂和次一级的北东向断裂,控制了整个煤田的形态和展布,形成了以李口向斜为中 相似文献
50.
陕北能源基地是我国“山西”(山西、陕西、内蒙西部)能源基地的核心,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必须以水资源作为先导。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陕北能源基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宝贵。为此,本文在分析陕北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背景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方程,最后求得最优化方案。就地下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的优化规划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