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小婷  赵强  刘慧  彭力 《干旱气象》2022,(6):968-980
为深入认识西北半干旱区暴雨的水汽特征及来源,提高该地区暴雨预报能力,利用高空及地面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第5代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ERA5(0.25°×0.25°)对2022年7月11日、8月9日陕北两次不同环流背景下、不同强度大范围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及收支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HYSPLIT (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模型,定量分析水汽来源及贡献率。结果显示: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及低涡、低空急流是7月11日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700 hPa气旋式辐合、850 hPa低涡加强并缓慢移动造成区域性暴雨;短波槽、低层切变线是8月9日暴雨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切变线两侧次级环流抬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外围暖湿气流,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大范围对流性暴雨天气。7月11日地面至300 hPa水汽输送更强,700 hPa西南急流和850 hPa东南急流形成两支明显的水汽输...  相似文献   
12.
西准噶尔地区分布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地表地质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蛇绿岩深部结构构造研究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的深入认识.为此,本文选取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带萨尔托海段开展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配套地面重力、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综合测量,获得了该蛇绿岩体地表分布、接触关系以及深部的磁性、密度结构和电性特征,精细刻画了蛇绿岩的深部结构与构造,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侵位机制和动力学过程.萨尔托海蛇绿岩具有低重力、高磁性和变化范围较宽的电阻率值,岩体整体以构造岩块状产出,表现出挤压逆冲、走滑剪切、破碎蚀变等变形变质.本文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萨尔托海岩体是在近东西向挤压兼走滑应力作用下以斜向楔冲形式构造就位,并进一步受到后期左行走滑和岩浆作用的叠加改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西准噶尔蛇绿岩的构造侵位与晚石炭世板块汇聚背景下残余洋盆的收缩有关,持续的挤压兼走滑应力使残余洋盆下伏基底蛇绿岩沿断裂构造侵位于上覆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3.
开展海底滑坡运动特性研究是深水陆坡区滑坡地质灾害认识与防治的基础,建立了基于非牛顿流体欧拉-欧拉两相流理论的小尺度海底滑坡数值模型。在与实验数据和BING程序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海底滑坡的一般运动规律及特性,并同无水条件下的滑坡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环境水的存在可引发"滑水"现象,延长滑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距离,但端部最大峰值速度相对无水条件时较小;滑坡体物质组成、地形坡度、初始速度、初始厚度等因素,对最终的运动距离有较大的影响;滑坡体在运动过程中因扰动、混水而导致的屈服强度和粘滞系数的不断降低是海底滑坡长距离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菜刀"导游我们一踏入宝岛,接触的第一个台湾同胞就是这个自称"菜刀"的蔡导游。到达台北,一下飞机,顿感台北的闷热。我不免发呆:不是说台北不太热吗,何以像内地的三伏天一样?看来在台湾的十多天又要过一次盛夏了。我们鱼贯而入地上了6号大巴,这个蔡导游顿时来了精神,他在自我介绍后,就说以往的客人都会在最后就叫他"菜刀"。我心想,不用到最后,他的菜刀就会扬眉剑出鞘的,因为导游带游客大量购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东亚冷空气爆发后陆地变性的物理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强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1,49(2):170-180
本文对1981年不同月份8次东亚冷空气活动的陆地变性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用相似理论方法,直接计算了地面的感热和潜热的湍流交换及拖曳系数,又利用收支法和物理参数化方法计算了视热源视水汽汇的收支以及长短波辐射的加热和冷却作用。发现南下冷空气一经离开源地就开始了明显的变性过程。在冬季,变性强度随冷性气团向东南移动而逐渐增强,到达海上时变性最剧烈;在夏季,温湿变性最大区出现在我国北方,并且在陆上的变性强度比冬季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16.
17.
赵强  严华生  张谨文 《干旱气象》2012,30(4):546-554
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61 ~ 2008年500 hPa位势高度值和风场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西太平洋副高指数资料和陕西夏季降水资料,探讨了前期大气环流异常对陕西夏季旱涝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陕西夏季旱涝与前期秋季、冬季、春季的低纬和中高纬西风带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旱涝年对应不同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当前期高度场上从太平洋到北美呈“+-+”的距平波列结构,即正的PNA大气遥相关分布时,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增强、偏西,中高纬度巴尔喀什湖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也随之加强,陕西中南部有异常西南风水汽输送,北部有北风异常,陕西夏季易涝,反之易旱.副高脊线位置主要影响陕西夏季雨带的南北移动.前期太平洋海温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位置变化影响陕西夏季降水,当前期秋、冬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海温呈ElNi(n)o型分布时,夏季副高偏强、偏西,陕西夏季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反演晴空地表反照率快速稳健的新算法——混合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双参数模型函数确定正则参数的初始值,然后由基于Morozov偏差原则的高阶收敛算法确定正则参数,继而通过Tikhonov正则化手段来反演BRDF模型。从POLDER-3/PARASOL BRDF数据库中任意挑选不同覆盖的地表像元测量数据,与MODIS全反演法结果作比较,对比较结果给予了讨论;最后选择天津市地区的卫星图像进行反演实验,并就反演结果给出了误差分析和算法模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奈楞格勒矿田位于西天山博罗霍洛成矿带中北部,主要发育莱历斯高尔钼矿床、3571铜矿床和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矿田的东北部,赋存于上志留统博罗霍洛山组碎屑岩中,矿体受NE向断裂控制,呈脉状产出。对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石英-硫化物阶段的闪锌矿进行的Rb-Sr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等时线年龄为(362.2±4.9)Ma,表明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闪锌矿的(87Sr/86Sr)i值为0.7103~0.7107,平均值为0.7105,指示成矿物质是以幔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来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奈楞格勒矿田在海西期区域性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地热尾水回灌引起的热储层内温度场演化对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大型砂槽仿真试验模型的渗透试验、示踪试验和回灌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灌参数与开采井热突破时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非线性拟合和参数敏感性分析讨论了流体粘度与密度对高温流体向低温流体回灌结果的影响,以及回灌参数对开采井热突破时间的影响程度和内在机理与规律.结果显示回灌水在不同渗透率的砂岩层内运移速率不同,开采井热突破时间t分别与Q‒0.85、ΔT‒0.21和R1.4呈线性关系.相关方程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灌温差ΔT在大于30 ℃时,其变化对开采井热突破时间t的影响已变得微弱,这是由于ΔT通过影响18.5 ℃等温线在温度过渡区内的相对位置来对开采井热突破时间t产生作用,而试验中采取的高温流体向低温流体回灌产生的误差可以引入粘度修正系数αμ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