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边坡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给出边坡监测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技术流程:首先用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对深度图像分割,用标志点匹配法进行点云数据匹配,然后利用滤波方法对点云数据进行简化,最后利用迭代最近点法(ICP算法)进行点云拼接。以某边坡的实际监测数据为例,采用Trimble GX200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RealWork Survey Advanced扫描数据处理软件获得DEM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技术可获取边坡的DEM及边坡形态,为边坡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决GNSS系统高程精度差和卫星几何分布差导致的无法正确导航问题,首先介绍衡量卫星星座定位的精度因子指标,分析导航解的内外可靠性度量模型,并以西露天矿的实际情况为例,模拟GPS/Gallieo/PL导航星座及露天矿坑底接收机实际运行轨迹,分析伪卫星的不同位置对精度因子的影响情况。然后以整个运行轨迹为例,研究GPS,GPS/PL与GPS/Gallieo/PL集成星座导航情况下,伪卫星对GNSS系统的精度因子及内、外可靠性的度量增强作用。研究表明,伪卫星集成系统能明显提高GNSS导航系统的整体性能,保证露天矿深坑情况下的导航精度、可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2009年河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涡度方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及中尺度WRF模式,对2009年8月28—30日发生在河南南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物理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暴雨的实际特征,模拟暴雨强度及落区与实况较一致。高空槽、副热带高压、超低空东风急流及低层风切变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利用涡度方程对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涡度方程各项收支中,涡度平流作用与辐合辐散作用对涡度局地变化的贡献最大,垂直输送项与扭转项对涡度局地变化的贡献较弱。涡度平流项对中低层涡度局地变化表现出正反馈作用,垂直输送项、扭转项及辐合辐散项起着负反馈作用。涡度平流作用使得中低层气旋武环流加强,有利于中低层辐合加强,局地涡度增加。垂直输送项、扭转项及辐合辐散项使得低层辐合减弱,气旋性涡度减小。此外,利用垂直螺旋度等模拟产品对暴雨诊断分析发现,暴雨落区与垂直螺旋度大值中心、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等相对应,此次暴雨正是在良好的动力、水汽及热力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4.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校园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数据处理理论。在此基础上,以某校园现场实践为例,阐述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验证采用该技术进行校园可视化的可行性,为"数字校园"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5.
赵小平  刘文龙  曹新运 《测绘科学》2014,39(11):25-28,61
文章以相位观测值作为参考,构建伪距减相位几何无关模型,推导该模型的零基线单测站、单差、双差及历元差组合的期望及方差,并以实测北斗数据分析北斗GEO卫星和IGSO卫星信号测距精度及其整周模糊度固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GEO卫星信噪比短时间基本不变,且B2频率上GEO卫星和IGSO卫星信号测距精度均优于B1频率;GEO卫星双差变化比IGSO卫星更加平缓,且B2频率上的模糊度更加容易固定.  相似文献   
26.
蓝牙和地图辅助行人航位推算的室内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行人航位推算算法中误差积累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蓝牙纠正+地图匹配辅助行人航位推算的室内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划分矢量域对手机航向角予以校正,削弱线性矢量域的累积误差,并使用蓝牙信号强度模型反演距离,达到纠正关键点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了PDR的实时性以及短时间内的高精度性的同时,大幅削弱了PDR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整体的精度、可靠性以及抗差性。  相似文献   
27.
针对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实训过程观测数据无法监测的问题,基于水平角测量基本流程及教学案例,开发了云教学平台。该平台把物联网、云技术和测绘专业知识进行了综合。云教学平台应用于教学,丰富了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授课水平;同时全站仪的物联网化也为测绘实际生产工作带来新的思路。本研究解决了教学问题,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8.
越赤道气流作为南北半球物质、能量和水汽的输送通道,它的季节内变化引起台风水汽源变化,影响台风的生成频数和路径。该文研究了越赤道气流ISO特征在台风季节预报中的可行性。台风路径在传统的分类基础上细分为7种,对不同路径的台风所对应的低频流场进行超前和滞后合成,发现不同台风路径对应着不同的低频越赤道气流通道,低层20°N附近的低频气旋外围气流总是预示着台风路径未来的走向。低层低频流场的演变表明,越赤道气流的振荡周期为准40 d,它的ISO特征影响低纬地区的低频气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台风路径。高层低频流场刚好与低层反向,越赤道气流不再是以通道出现而是呈现区域特征。越赤道气流ISO特征可以作为台风季节预报的参考量之一。  相似文献   
29.
利用2015—2017年台风影响文昌航天发射场期间26 d浅层风实况和预报数据,对台风影响过程的24 h浅层风预报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平均预报偏差较大。为提高预报技术,利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台风特点与浅层风预报偏差关系,识别出台风强度、象限和台风与场区的距离三个关键因素;再利用2015—2016年台风影响场区实况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场区24 h浅层风预报回归方程。建立预报回归方程时发现台风强度、台风象限两项显著性不明显,可将其剔除,台风与场区距离、数值预报风速两项显著性较好。利用2017年实况数据对回归方程进行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建立预报回归方程能减小预报偏差的标准差,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研究结果可以为台风影响场区时的浅层风预报提供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辉锑锡铅矿(100)解理面的表面结构物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清晰的原子级分辨率图像,并观察到辉锑锡铅结构中因两种基本构造层不匹则导致的调制波结构及超结构长周期现象,同时还观测研究了辉锑锡铅矿的表面微形貌特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