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548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钱志  魏国华  孔庆丰  罗平平  陈雨茂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65-67z1066
正NZ洼陷W井区浊积砂岩储层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为典型的"薄、小、深、隐"类型致密砂岩储层。受砂岩含灰质影响,常规预测方法储层精细描述精度难以达到。针对这一开发现实难题,该文提出了井震约束低渗浊积砂岩储层定量预测技术,通过井驱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技术,提升地震资料品质;利用正演模型模拟砂岩含灰效应,建立相控灰质影响概率体作为约束条件,减少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结果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942.
非饱和带属于地球关键带,与人类生存环境及安全健康关系密切,而CO2对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探索高浓度CO2入侵非饱和带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基于长安大学水与环境原位试验场CO2试验平台,向种植有5种典型植物(黑麦草、小麦、玉米、豌豆和苋菜)的土壤中长期注入浓度为5%、10%和15%的CO2气体,评估CO2入侵对植物和土壤的潜在影响。对表生植物及土壤样品(深度为20~30 cm)的理化性质分析表明:高浓度CO2明显抑制了植物的生长,会导致植株高度、叶片数和果实重量下降;土壤矿相和理化性质也有微小变化,表现为土壤pH值的变化以及氮、有效钾、有效磷等的减少。通过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作用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不同的植物对CO2胁迫表现出不同且复杂的响应,总体上C3单子叶植物黑麦草和C4单子叶植物玉米显示出比其他植物更高的敏感性,表明它们有潜力作为评估CO2生态影响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943.
CFD-DEM耦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岩土流固耦合问题分析,其模拟准确性与其中用于处理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拖曳力模型密切相关。为了探究拖曳力模型精度的影响因素,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中单颗粒沉降数值模型,模拟中考虑了3种典型拖曳力模型以及多种颗粒尺寸,将模拟得到的最终沉降速度与经验公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颗粒雷诺数(Rep)时3种拖曳力模型(Ergun、Wen和Yu模型,Di Felice模型,Hill和Koch模型)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Ergun、Wen和Yu模型以及Di Felice模型的精度均随着Rep的增大而降低,而Hill和Koch模型的精度随着Rep的增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当Rep≤14以及Rep>72时,3种拖曳力模型的精度从高到低顺序为Ergun、Wen和Yu模型> Di Felice模型> Hill和Koch模型;而当14< Rep≤40时,Hill和Koch模型的精度最高,Di Felice模型的精度最低;当40<Rep≤72时,3种拖曳力模型的精度从高到低顺序为Ergun、Wen和Yu模型>Hill和Koch模型>Di Felice模型。  相似文献   
944.
关于青岛建设人工鱼礁改善近海生态和渔业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人工鱼礁的建设对整治海洋国土、建设海洋牧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探讨分析了青岛建设人工鱼礁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人工鱼礁的建设状况,提出了人工鱼礁建设规划、设计与设置要求,以及青岛人工鱼礁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45.
海岸风沙危害防治是一项涉及海洋工程、风沙地貌和空气动力等多学科交叉的难题。由于风水两相耦合作用,海岸风沙活动较内陆沙漠地区有其独特的地域环境特征,加之潮汐作用、海浪的冲刷和台风的严重威胁,以及海水对防沙材料的浸蚀作用,使海岸风沙危害防治与实践更加复杂和困难。根据海岸风沙活动规律及潮汐作用特点,借鉴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危害防治体系的经验,提出了以阻为主、阻固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最终以生物措施替代工程措施的综合防治思路,建立海岸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并对其防护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6.
五垛山岩体是位于北秦岭地体东部的大型复式岩体,花岗岩类型复杂,并呈多期次侵位特征。对岩体中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代表性样品进行锆石U-Pb 定年,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41~431Ma,部分样品保留古元古代至新元古代的继承锆石。五垛山岩体花岗岩具有高硅、低镁、富碱、弱过铝至强过铝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Rb、Ba、K和Pb,亏损Nb、Ta、P、Ti。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分配模式显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为0.36~1.45。五垛山岩体花岗岩的87Sr/86Sr(i)为0.70304~0.71290,εNd(t)值为-4.6~-1.9,两阶段Nd 模式年龄(TDM2)为1.34~1.58 Ga。稀土元素判别图显示这些花岗岩主要由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同位素特征指示源区为北秦岭变沉积岩与幔源物质的混合,其中一部分花岗岩形成于下地壳的深度,另一部分花岗岩形成于中上地壳,而源区的幔源物质可能为早期侵位于地壳中的中基性岩体。结合北秦岭早古生代地壳演化背景,认为五垛山岩体花岗岩反映了早志留世北秦岭地体在后碰撞环境下加厚地壳的垮塌过程。  相似文献   
947.
降水、 气温的空间分布是影响流域水量平衡模拟的关键因素, 运用距离权重反比法(IDW)、 梯度距离权重反比法(GIDW)、 样条函数法(Spline)和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对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43个气象站1995-2009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进行了空间插值, 并以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数据驱动模型, 进行布哈河流域径流模拟. 选用布哈河口月平均流量, 以Nash-Suttclife系数(Ens)、 相关系数(R)和相对误差(RE)为评价指标, 进行校准期(2000-2004年)和验证期(2005-2009年)的径流模拟效果比较. 结果表明: 径流模拟精度较高, GIDW和IDW更适合于布哈河流域的气象要素空间化, 并且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数据误差是引起模型模拟不确定性和参数据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8.
通过福建省重大灾难性地质灾害的历史资料归整、野外核查分析,总结灾害特征及影响作用因素,简要剖析成灾机理,以期为福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指导。福建重大地质灾害特征包括时空分布集中、规模小危害重、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形式及快速冲击效应等。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改造的局部汇水横纵坡形等微地貌、岩浆岩浅表层松散孔隙岩土体及罕见强降雨,表现为持续强降雨及地表水入渗软弱岩土体结构面,形成高孔隙水压及渗流动水压力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949.
锆石U-Pb年龄显示华北克拉通中部带西缘老山杂岩体和狐偃山正长岩形成时间接近(128.7~125.4Ma),代表华北克拉通中部带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两岩体具有如下特征:(1)SiO_2含量中等(57.3%~69.8%),高K_2O(3.0%~8.2%)和Na_2O(4.3%~6.4%)含量,低MgO(0.2%~1.4%)、CaO、TiO_2和P_2O_5含量;(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K)和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HREEs。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如高Ba、Sr含量和K/Rb比值,低Rb、Y含量)与高Ba-Sr花岗岩相符;(3)根据主量元素,相容元素(Cr、Co、Ni、V)和微量元素(Ba、Sr)特征,研究样品可分为2组:组1具有高Ba特征,Sr(~(87)Sr/~(86)Sr(t)=0.7049~0.7053)和Nd(ε_(Nd)(t)=-11.5~-9.7)同位素组成均一,经历了以黑云母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组2具有低Ba特征,Sr(~(87)Sr/~(86)Sr(t)=0.7051~0.7070)和Nd(ε_(Nd)(t)=-18.7~-14.8)同位素组成更加富集且分散,经历了角闪石,斜长石及磷灰石、磁铁矿和榍石等矿物分离结晶。2组样品不同的源区组分和分离结晶组合会显著改变岩浆中特征微量元素(Ba、Sr、Rb)含量和比值(Sr/Y、Nb/Ta、Dy/Yb)。本文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岩石圈地幔富集机制主要与元古代东、西陆块向中部带碰撞拼合时俯冲板块派生流体交代作用有关,该区中生代破坏机制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引起的碰撞后伸展背景下富集岩石圈地幔减压熔融、底侵至下地壳并引起"壳-幔"岩浆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规模深部岩浆抽取。  相似文献   
950.
为研究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在不同温度下(15oC、20oC和25oC)进食冰鲜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后的胃内容物特性变化及胃排空规律,本实验将采用3种常用数学模型(线性、平方根及指数模型)对胃排空曲线进行拟合,比较进食后胃排空过程中胃内容物的水分、pH和消化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数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曼氏无针乌贼胃排空曲线,但是平方根模型对曼氏无针乌贼胃内容物湿重和干重的数据拟合效果最优。根据平方根模型计算,在15oC、20oC和25oC水温时曼氏无针乌贼50%胃内容干重排出的理论时间分别为4.4h、3.7h和3.6h,而完全排空的时间分别为13.8h、12h和12h。在摄食后0—14h内,胃内容物水分含量表现为先逐渐下降后显著上升;pH值在摄食后0—8h内逐渐降低,8—14h缓慢上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淀粉酶则总体保持恒定。曼氏无针乌贼在15oC、20oC和25oC三个温度下进食冰鲜葛氏长臂虾,胃排空过程中的胃内容物水分含量、pH值和消化酶比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25oC水温条件更有利于曼氏无针乌贼的胃排空过程,同时建议在饲喂管理中按照3.6h的间隔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