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央断裂映秀—南坝段地震地表破裂、地表形变及断裂上余震迁移等特征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自映秀至南坝,断层活动方式表现为由逆冲逐渐过渡为逆冲-右旋走滑、再到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大致相当,同时断层两盘滑动伴有相对弱旋转活动;(2)在断层总体走向NE向、逆冲为主兼右旋走滑活动方式下,局部表现为走向NW向、逆冲为主兼左旋走滑活动方式;(3)地震裂缝与单侧破裂面关系,以及地表重叠缩短形变特征表明,断层活动、应变能释放是在近EW向区域构造应力及NE向局部构造应力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依据断层沿线地表裂缝产状的变化,粗略推出映秀至南坝段主应力方向由SEE向NEE方向变化,与前人使用CAP(Cut and Pasate)方法求出的主余震源机制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南口-孙河断裂是北京市区隐伏的正倾滑活动断裂,其地震危险性备受关注.将槽探研究活动断层古地震的经验引入到钻探工作中,提出了通过土芯识别断层崖崩积层的模式,并采用三重管取芯技术在南口-孙河断裂带附近采集了连续的原状土芯.通过断坎前崩积层识别、地层累计位移限定与下降盘地层增厚现象分析等方法,初步建立了断裂带距今60ka以来由13次地表位错事件组成的古地震序列.根据复发间隔的差异,将地震活动历史分为3个时段.距今60~40ka之间发生了3次地震,复发间隔为10ka左右.40~25ka之间发生了6次地震,复发间隔多为2.5ka左右.25ka以来发生了4次地震,复发问隔变化较大,其中最近3次地震的复发间隔为5ka左右.复发间隔小的时期也是断层滑动速率大的时期.单次事件的同震位移为0.8—2.2m,均值为1.4m,矩震级相当于6.7~7.1级.研究认为通过钻探技术研究正断层的古地震事件是可行的,但要获得完整的古地震序列,需要足够密集的钻孔和连续的原状土芯.  相似文献   
23.
以崇明地震台观测井FD-125测氡仪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设计不同的观测实验,探讨FD-125测氡仪的氡测值与不同静置时间之间的关系,找出最佳的静置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1~3h内,测值与静置时间成正比,3h左右达到峰值;之后,测值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4.
文章从"崇明台新井水位处理系统"程序的设计目的、思路、软件功能、系统布设、程序界面、程序应用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程序运行结果表明,该程序在日常水位台阶处理应用中较为适用,能有效解决水位干扰台阶导致日变幅较大的问题,同时能够显示水位的正常日变,为前兆数据准确分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5.
为应对地震观测数据量激增以及发报时间要求日趋紧张的情况,作者开发了一个基于Ftp,具有较高效率的上报数据自动传输程序.本文就程序的开发目的、实现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6.
构造地貌学重点关注构造和地表过程对于地形地貌演化的差异化作用,构造活动速率则是评估这种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河流阶地数据计算河流下切速率从而约束构造抬升速率是常用的方法,但由于阶地成因复杂,这一方法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山前河流地貌序列,基于背斜段与未变形段的阶地拔河高度差以及阶地面形成年龄,计算得到的河流下切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用于估算背斜自阶地形成以来的平均抬升速率。基于该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天山北麓乌鲁木齐河、塔西河、玛纳斯河、金钩河、安集海河及奎屯河等河流在背斜段发育的主要阶地,分析了背斜抬升速率及其时空特征。天山北麓发育3排逆断裂一背斜带,结果表明位于第Ⅱ排逆断裂一背斜带的吐谷鲁背斜自约13ka以来的抬升速率为3.52mm/a,同时期霍尔果斯背斜构造抬升速率为4.8mm/a,玛纳斯背斜东端的抬升速率相对较小,为2ram/a;第Ⅲ排构造带中的独山子背斜全新世抬升速率仅为1.2~1.9mm/a。这可能表明,自山前向盆地方向晚第四纪背斜抬升速率大致呈减小趋势,与背斜地壳缩短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更多的阶地年龄数据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天山北麓晚第四纪背斜构造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27.
元谋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构造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冲沟、山脊等断错构造地貌的卫星遥感图像解析,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观测以及断层露头剖面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元谋断裂一平浪-江边段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元谋断裂一平浪-江边段在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一定正断层分量,其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大致为 0.45~2.60mm/a,其中一平浪-大龙潭一带,水平滑动速率约2.00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7mm/a;   木莲旧-秧田井一带,水平滑动速率接近0.53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6mm/a;   乐胜古-江边一带,水平滑动速率接近1.42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4mm/a。同时表明,断裂表现出至少两期明显活动的分段性特征:  较早期活动时间大致为 50.87±4.32~53.23±5.89kaB.P.,为一平浪-秧田井段的最新活动时间,且一平浪-江边整段均活动;   在秧田井-江边段,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应晚于17.92±1.52kaB.P.。2008年8月30日的攀枝花6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也显示出与元谋断裂晚第四纪左旋走滑的活动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28.
活断层年代研究,其最后一次断层活动的年代确定是至关重要的。确定断层活动年代的方法很多,本文介绍两种,即热释光法和矿物表面形貌结构法。热释光测年要求断层泥在最后一次断层活动中其剩余热释光强度回零,但至今仍没有这方面的可靠证据。实际上,断层活动复杂多样,可能部分回零,部分不回零,这就要求采样过程中注意观察,力求采集到与最后一次断层活动相关的断层泥。此外,断层泥表面形貌结构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次新的活动都可能会破坏它先前的固有结构,而重新在断层泥中留下新的结构。因而断层泥表面形貌结构可以提供断层最后一次活动的信息。所以要得到断层最后一次活动的真实年龄,应该从以上两方面着手,每一环节都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9.
通过河流阶地的变形特征来分析区域构造活动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同级阶地的对比方法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缺少标志地层、风化严重的地区。文章通过横穿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南段的青衣江河流地貌研究,探讨了粒度分析在阶地、冲积扇面等河流地貌面对比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中砾石之间基质砂的粒度,很好地区分了同一地区的不同级阶地,粒度呈现出规律的渐变特征;另外,在不同河谷的同级河流地貌面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主要与河谷的大小规模相关。这表明,基质粒度的变化反映了河流沉积物随年龄增加而风化程度变大的规律;另一方面,从新到老的河流沉积物剖面中基质的颜色有明显的渐变特征,可以应用于野外初步识别地貌面。这些成果为河流地貌面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太行东断裂的性状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新生代断裂,主要有早第三纪NE向保定-石家庄断裂带、太行山南端的新生代NNE向汤东、汤西断裂带,均为倾滑兼右旋走滑断裂。前者经人工地震探查为白垩纪-渐新世早期形成的断裂,之后,在地层中未发现明显的活动记录。后者形成于始新世-第四纪,由错列的汤东、汤西断裂组成,作右阶排列。在断裂间出现反向调节性凸起带——NNE向大赉店凸起。需特别强调的是,汤东、汤西断裂带活动性很强。而在石家庄-安阳间的山前地带不存在大尺度的新生代断裂,构造上为太行隆起的东斜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