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海温与中国黔东南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60—2006年黔东南各季降水与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SST与不同季节降水的相关时间、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印度洋B区和NINO W区SST对中国黔东南地区降水影响显著的月份较多,中、东太平洋SST与秋、冬季降水影响显著。春、冬季降水与印度洋B区和NINO W区SST相关最为显著;夏季降水与黑潮A区SST相关最为显著;秋季降水与中、东太平洋的NINO 3.4区和NINO综合区SST相关最显著。ENSO暖事件与发生年冬季和结束年秋、冬季以及结束年的翌年春、夏季降水关系较为密切,ENSO冷事件与发生年的冬季和结束年的秋季降水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2.
宿迁地区水稻暴雨洪涝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宿迁地区104个乡镇2003—2013年水稻产量资料和2008—2013年保险理赔资料,计算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灾害损失率;在自定义暴雨洪涝灾害指数的基础上,分析水稻灾损率与暴雨洪涝灾害指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各水稻种植区的气象理赔指数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得出:宿迁地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的平均灾损率为-1.83%,达到理赔标准的乡镇比率为37.5%;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最重的是III区,其次是I区,VII区和II区位居第三,其他几个区相对较轻;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影响水稻的孕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对孕穗扬花期以前的生育期影响较小;暴雨洪涝灾害指数对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这一指数制作水稻在灾损率预报准确率较高,达到90%以上;利用气象理赔指数,能较好的预报和模拟宿迁地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灾损率分布,对降低理赔风险,减少理赔费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3.
试验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在底墒充足的条件下采用三种水分处理:I1拔节期一次性供水75 mm; I2返青期供水37.5 mm, 拔节期供水37.5 mm; ICK生长季内无水分供应。生育期内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 I1处理由于有充足的底墒配合有限水分胁迫, 有助于减少冬小麦表土层 (0~30 cm) 的根生物量, 增加根系干物质向土壤深层分配, 挖掘深层土壤水分, 提高了土壤水供应量和有效底墒供水率.另外, I1处理增加了需水关键期的有效蒸腾耗水比例, 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虽然由于前期的水分胁迫降低了I1处理总穗数, 但由于增加了籽粒数和籽粒重, 产量反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4.
水库库岸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王志旺  杨健  张保军  马水山 《岩土力学》2004,25(11):1837-1840
以清江水库库岸台子上滑坡为例,在滑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坡成因进行了研究,并从滑坡可靠度计算和深部位移监测成果分析等方面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滑带抗剪强度参数、地下水位对滑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较为敏感;滑坡稳定性可靠度值为1.64;深部位移监测资料有利于对滑坡体稳定性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因此,对台子上滑坡进行适当的工程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5.
赣东北-浙西北登山群和松木坞群中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浙西北新元古代登山群和松木坞群主要由板岩、砂岩、流纹岩、流纹质英安岩、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组成,火山岩的Rb-Sr和Sm-Nd等时线年龄以及流纹岩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显示其成岩时代为800-900Ma。登山群和松木坞群火山岩呈双峰式产出,其中镁铁质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呈现出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evolvednature),高强场元素(Ti、Nb、Ta等)相对于碱土元素未发生明显亏损,反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镁铁质火山岩具低的Nd值,表明其来源于弱亏损的地幔源,也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改造。酸性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表现出S型火山岩特点,但其变化于-1.9~+28,指示其为先存的长英质基底分熔作用的产物,但存在强烈的地慢物质添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已完成勘探工作的吐鲁—驼马滩盆地和公婆泉盆地的资料分析研究,结合岩石学特征,对沉积旋回、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下白垩统含煤沉积盆地是在印支运动及其以前发生的历次运动形成的复杂结晶基底上形成的内陆型沉积盆地,以NE向和NW向构造为主。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老树窝群下岩组,为一套内陆河流—沼泽碎屑岩含煤建造,旋回结构较为明显,属河流相序含煤建造的旋回结构。煤层多,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为较复杂含煤系数在5%~10%之间,煤质以褐煤为主。  相似文献   
167.
在对隧道两侧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区地质环境背景,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不同地层岩性的含水性和富水性,评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赋存特征,预测隧道开挖时可能发生涌突水的位置。采用狭长水平廊道法、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比拟法和大气降水入渗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算,为隧道施工开挖预防涌突水灾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8.
变质岩是地壳先存岩石在温度、压力的变化及流体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的产物。由于变质岩具有复杂的矿物组合、结构和构造特征,以及人们对其分类和命名考虑角度总是有所不同,所以,至今还没有被大家共同遵循的变质岩分类和命名方案。但必竟这个问题讨论由来已久,许多方面已经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多习惯先按变质作用类型和成因,将变质岩分为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断层岩(动力变质岩)、混合岩、气液变质岩等类型,然后再按等化学系列  相似文献   
169.
邢伟  鲍锟山  韩冬雪  王国平 《湖泊科学》2019,31(5):1391-1402
沼泽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区域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湿地大面积退化和消失,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恢复退化湿地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而了解历史时期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则是建立合理湿地恢复目标的重要前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其中70%的湿地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威胁;但由于数据的缺乏,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形成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探讨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沼泽湿地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约从12 ka(1 ka=1000 cal.)开始发育,在距今8.6 ka以后开始广泛形成,约有35%的沼泽湿地形成于全新世暖湿期(8.0-4.0 ka);而沼泽湿地发育的高峰期则集中在全新世晚期.这种发育趋势与全球北方主要区域沼泽湿地大规模发育趋势显著不同.古气候重建表明,全新世早期东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处在有利于沼泽发育的时期,促进了沼泽湿地的形成;而在全新世晚期,东北地区呈现冷湿的气候组合特征,冷湿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进而促进了沼泽湿地的大规模形成和发育.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时间和规模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而温度和降水则是影响不同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将为我国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0.
胶东金的成矿作用是在以前寒武纪绿岩带为初始矿源层背景上演化的。与各时代地质热事件相匹配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区域两大内生成因系列热液金矿——元古宙变生热液金矿及中生代大气降水热液金矿。成矿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δD、δ~(18)O演化规律及成矿流体化学组分一方面揭示了这两种矿床成因的差异,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它们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