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9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646篇
测绘学   472篇
大气科学   381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1648篇
海洋学   368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41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正5月4日至8日,由省纪委监委驻厅纪检监察组主办的全省国土和人防系统领导干部履行"两个责任"培训班在郑州大学举行。培训班开班式由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郭开艳主持,郑州大学副校长吴宏阳致辞,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汝坤作动员讲话。来自国土、人防两个系统的1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杨汝坤在讲话中指出,举办这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从严治党新要求,强化全省国土、人防系统领导干部履行"两个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为全面履行好  相似文献   
152.
揭示班公湖- 怒江(班怒)缝合带Moho(莫霍面)结构对于认识中特提斯洋壳俯冲和南羌塘坳陷成因具有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基于横跨班怒缝合带的深反射地震数据(88°30′E),本文采用了中长波长静校正、噪声压制、优化叠加和叠前深度偏移(PSDM)等地震处理技术,获得了深度域地震反射偏移剖面、层速度场和高分辨率Moho结构。由深度域剖面显示,班怒缝合带Moho位于地表以下65~80 km,呈不连续北向抬升趋势,指示在拉萨地块与南羌塘地块之间存在岩石圈上地幔断阶,最大阶步可达15 km。综合分析缝合带两侧的Moho形态认为,这些断阶受南侧拉萨地体的岩石圈上地幔以19. 5°北倾俯冲与北侧南羌塘地块的上地壳抬升驱动,可能与深部存在局部熔融相关。班怒缝合带下的Moho结构表明,随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闭合,南羌塘地体由边缘海沉积向前陆盆地转换,形成南羌塘坳陷。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对太行山东麓赋煤构造带中段井田构造的深入研究,认为临城、邢台、隆尧三个矿区的构造成因是重力滑脱运动;重新认识梳理了太行山东麓煤田基本构造形态;矿区内各个井田都是独立的滑脱体、多个滑脱体聚集形成的滑脱体群,覆盖了太行山山前断裂带,断裂的隐伏露头线应向西移动;以滑脱体为主体的井田构造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据其形成机理去解释,传统方法可能导致井田构造解释失真,进而影响到井田经济价值评价和矿井开采。  相似文献   
154.
西菲律宾海作为西太平洋暖池的一部分,重建其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热力学变化、陆源输入变化,对于理解西太平洋暖池在全球地质时间尺度上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古菌与细菌的细胞膜质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对西菲律宾海XT-47孔沉积物的陆源输入及其...  相似文献   
155.
以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九龙江口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泉州湾省级湿地保护区3个红树林分布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底栖软体动物在中等尺度下的共存格局及机制。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基于蒙特卡洛的零模型和网络分析探讨底栖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利用raup-crik零模型识别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测定底栖软体动物的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漳江口、九龙江口和泉州湾湿地共发现37种底栖软体动物,底栖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物种数及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呈现非随机分散和模块化,这些格局同时受到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的调控作用,其中,物种竞争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6.
基于Android的移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峥  赵科科  许皓皓 《气象科技》2014,42(1):99-103
为了丰富移动气象信息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使用Java,C#,VB,Delphi编程,开发了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系统以用户体验为切入点结合智能终端特有的设备特性和移动应用软件特性提供创新型移动气象产品。该系统是一种集气象信息处理、发布和接收为一体的服务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获取气象信息。介绍了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客户端设计。详细阐述了采用Java技术在Android平台上研发移动客户端软件过程中所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手势控制、GIS服务、软件管理、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7.
由于空间大地观测数据传输耗时及处理过程复杂, 导致极移测量值的获取存在时延, 无法满足对高精度的极移预报值有重大需求的应用领域. 针对极移复杂的时变特性, 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SSA)的预报方法. 首先用SSA分离提取极移时序中的高频组分与低频组分; 其次建立最小二乘(least square, LS)外推与自回归(AutoreGressive, AR)模型对极移高频和低频组分进行组合预报. 结果表明, SSA方法能够准确地分离和提取极移低频和高频组分, 对低频和高频组分组合预报可以显著改善极移的中长期(30--365d)预报精度, 与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局(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提供的A公报中的极移预报值相比, SSA方法对极移PMX分量(本初子午线方向)和PMY分量(西90$^\circ$子午线方向)的中长期预报精度改进最高分别可达45.97%和62.44%. 研究结果验证了SSA方法对极移中长期预报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8.
马来西亚沙巴州出露大面积的蛇绿岩套,其中以KET蛇绿岩和Chert-Spilite(Cs)组硅质岩和碎屑岩为代表.笔者以沙巴州Cs组中的砂岩为研究对象,对碎屑锆石U-Pb年龄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样品KDS-Cs-1碎屑锆石年龄具有190~68 Ma(22%)、279~213 Ma(18%)、627~315 Ma(22%...  相似文献   
159.
ENVISAT-1卫星测高数据编辑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环境卫星(ENVISAT-1)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在借鉴其他卫星测高数据编辑标准和大量统计基础上,制定了ENVISAT-1卫星的数据编辑标准,包括冰标志和S波段异常的确定,并给出了各改正项合理的限值。  相似文献   
160.
自2002年9月14日至2004年9月28日,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雪坑中连续观测取样,频率为1次/周。对表层雪样品和粒雪坑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雪的pH值和电导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本区域的主导山谷风风向NE和ENE密切相关。在春季,由于尘暴发生频率的增加,表层雪的pH值呈现较强碱性,电导率达到最大值;在冬季,由于原生气溶胶向次生气溶胶的转化,pH值呈现较弱碱性,电导率达到最小值。在后沉积过程中(2003年10月4日至2004年9月8日),雪坑中不同时期的pH值和电导率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淋溶过程。电导率的峰值P1进入粒雪冰的时间比与它相对应的大粒径(直径>10 μm)微粒的浓度峰值提前40天左右;在有的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峰值出现在污化层附近,与污化层的位置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污化层对可溶性离子的淋溶作用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Ca2+是影响表层雪中pH值和电导率变化的最主要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