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地质学   78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中国矽卡岩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是世界上矽卡岩矿床最发育的国家之一,矿种包括Fe、Cu、Pb、Zn、W、Sn、Mo、Bi、Au、U、TR、稀有元素和非金属等。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主要产于地台活化区和褶皱带的拗陷区,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 与侵入体有成因联系的矿床具有明显的岩浆岩和交代岩成矿专属性。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大多经历了接触变质作用(部分矿床有岩浆期镁矽卡岩阶段)、岩浆期后矽卡岩阶段和酸性淋滤作用,分别形成各类矽卡岩和交代岩,矿化主要形成于矽卡岩晚期和酸性淋滤阶段,各类含矿交代岩常围绕侵入体呈带状分布,但互有成因联系,在一定地区组成一定的交代系列。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碱质和挥发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锐钛矿及其同质异象金红石是钛矿资源中最具经济意义的,也是中国当前的紧缺矿种之一。前人把羊蹄子山矿床确定为铁矿床(点),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勘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以锐钛矿为主的沉积变质型矿床,是钛矿床的一个新的类型。矿体产于中元古代〔(1751±8)Ma〕片岩、变质石英(粉)砂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富矿石具有细纹状构造,表现为以石英为主(含浸染状锐钛矿)和锐钛矿条纹互层。矿石矿物主要为锐钛矿,次有金红石和钛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含一定量的直闪石和黑云母(±石榴子石)。锐钛矿、金红石和钛铁矿的粒度很细,粒径为0.01~0.1mm。富矿TiO2含量为3.14%~15.46%,平均6.91%,而贫矿的TiO2含量为1.2%~2.97%,平均1.76%。矿石含较高的TFe和V。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锐钛矿和金红石的Nb和Cr含量较低,说明矿物的源区来自变质基性岩。钛铁矿微量元素的特点是富锰贫镁,和岩浆型钒钛磁铁矿中钛铁矿的微量元素正好相反。围岩斜长角闪岩恢复其原岩大致相当于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等。岩石化学揭示其生成构造环境为岛弧或岛弧和洋脊的过渡带。硅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不同锐钛矿矿石、石英岩和片岩等的δ30Si值为0.1‰~-0.9‰,与海底热液喷气沉积矿床的数据相似。所有上述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锐钛矿矿石和斜长角闪岩都是海底基性火山活动的产物,矿石具有化学沉积特征,而后来遭到中级(偏低)区域变质作用(1158Ma)的影响,金红石主要形成于区域变质作用。该矿床在燕山晚期〔(118±3)Ma〕由于花岗岩的侵位又局部受到热液改造。  相似文献   
63.
在详细地质勘查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矿区北部磨石山矿带元古宙沉积变质型富锐钛矿矿层和南部羊蹄子山矿带西段与热液改造型富矿体接触的花岗岩体中的锆石,分别进行了较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富矿层的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锆石存在2540~1158Ma(207Pb/206Pb年龄)的年龄谱范围,具有1751Ma、1859Ma和2525Ma3个主要年龄峰,其中以1751Ma左右的岩浆事件最为强烈,可能代表了海底火山热液喷气或喷流作用形成的锆石年龄或与之有关的成矿年龄;1158Ma的数据点为锆石增生事件年龄,可能记录了含矿岩系遭受低角闪岩相或绿片岩相的变质事件或与之有关的变质成矿作用年龄,由此确定火山-沉积岩的沉积作用应发生于1751Ma,时代为中元古代,是华北地台北缘结晶基底最早的沉积盖层,而非前人认为的古元古界上部二道凹群;其他几组较老年龄的碎屑锆石是沉积物源区的或由强烈的海底火山喷发作用从深部结晶基底带来的,它们主要表现为岩浆事件。花岗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118Ma,属燕山晚期产物,代表了羊蹄子山矿带西段局部遭受后期热液改造的成矿期年龄。  相似文献   
64.
胶东西北部金矿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区,其金矿化具有东西成带,北东成列及北强南弱的「空间分布特点。作者借助16条重磁剖面的反演及岩体形成温压条件的计算,确定了玲珑花岗杂岩的岩源及空间形态,并建立了重熔岩浆及其流体的模拟数学模型,指出太古宙基底建造,变质相带,北东及东西构造,玲珑花岗杂岩的空间形态,岩源,重熔机制,形成的物化条件,以及燕山期热事件的强度,综合制约着胶东西北部金矿的区域分布,认为上述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65.
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的交代分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赵一鸣 《矿床地质》1997,16(2):120-129
在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中,交代矿化分带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围绕侵入体接触带或热源中心向碳酸盐围岩方向1,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1。根据有关岩浆岩和矿化组合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匀代分带序列,总的分带序列是:Fe(MO)-Fe-Sn-Sn(W)-Cu-Cu-Zn-Zn,Pb(Ag)。  相似文献   
66.
作者在山东金岭杂岩体内发现了一种由尖晶石-刚玉-碱性长石组成的富铝碱质交代岩。此类岩石以往国内未曾有过报导,实属罕见,根据该岩石产出的地质,岩石及岩石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这类富铝碱质交代岩的形成机理,其成因独具特色,明显不同于由粘土矿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杂刚玉,可能是岩浆晚期富含碱质组分(Na2O+K2O)的伟晶岩流体与杂岩体内中石炭纪的粘土岩,粘土质岩碱或粘土质角央等捕虏体作用时形成的交代产物。  相似文献   
67.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保证程度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一鸣 《地质论评》2004,50(4):396,417-396417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粮食,是发展钢铁工业的物质基础。研究中国铁矿资源现状和保证程度,并提出合理对策,是确保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8.
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含金夕卡岩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一鸣 《矿床地质》1998,17(Z1):187-190
含金夕卡岩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按其产出的构造环境不同,可分为地台活化型和岛弧型两类。它们虽具有一定共性,但有不少差异。前者的控矿围岩为地台型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砂岩,有关侵入岩为浅成中酸性岩类,Fe2O3/FeO>0.5,含金夕卡岩既可能是钙夕卡岩,也可能是镁夕卡岩,辉石均属透辉石,矿石中Au含量相对较低(平均4g/t左右),Cu含量较高,属Au、Cu共生矿,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反映了较氧化的环境;后者的控矿围岩主要为岛弧型火山碎屑岩夹灰岩,有关侵入岩为浅成基性、中性和中酸性小侵入体, Fe2O3<0.5,含矿夕卡岩属钙夕卡岩,常含多量钙铁辉石,矿石含Au高(平均约8g/t),但含Cu很低,常有多量磁黄铁矿和白铁矿,反映了相对为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69.
胶东金矿铅同位素地质特征及成矿年代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胶东据同位素的系统研究表明,本区据及其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胶东岩群,燕山期是本区主要成岩成矿期,招远一莱州矿带放射成因铅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受本区地层结构和岩石类型制约的。给出了在不依赖于其它同位素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利用铅同位素各参量的谐和性解析上交点年龄的方法。从而显示了本区各种同位素测定结果的和谐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70.
含氯角闪石在闽西南矽卡岩铁矿床中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西南部马坑、YS、GS和PD等地区矽卡岩铁矿床中,常能见到一种较特殊的含氯角闪石。它或与磁铁矿紧密相伴而生,组成角闪石-磁铁矿矿石,或交代磁铁矿体附近的钙矽卡岩和其它铝硅酸盐类围岩,属于重要的蚀变矿物之一。含氯角闪石的外表与普通角闪石相近似,长柱状,暗绿至绿黑色。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单偏光下呈非常鲜艳的蓝绿色,所以又称为蓝绿色角闪石;多色性很显著:Ng-浓蓝绿色,Nm-蓝绿色或浅蓝绿色,Np-淡黄绿色;吸收异向性强:Ng>Nm>Np;干涉色为二级蓝,但往往被其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