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华南的广西东攀剖面二叠纪末期至三叠纪早期的牙形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在二叠纪末期同沉积的灰岩透镜体中(第3层和第5-2层)获得了丰富的牙形石. 共鉴定出牙形石P1分子1属8种, 包括一新种: Neogondolella dongpanensis sp. nov. 该剖面牙形石产出的特点表明这些牙形石属于Neogondolella yini带, 且该剖面的第3-5层相当于煤山剖面的24层. 根据牙形石资料和前人已发表的放射虫资料, 认为东攀剖面的Neoalbaillella optima带至少延伸到了N. yini牙形石带的上部.  相似文献   
32.
在英方合作者莱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Leic-ester)地质系主任 R JAldridge教授的推荐下 ,笔者利用正在英国进修的机会于 1 999年 1 2月 1 8~ 2 1日参加了在曼切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Manchester)举行的英国古生物协会第 43届学术年会及会前微体古生物学者的野外地质考察。英国古生物学会第 43届学术年会作为本世纪英国古生物学界的最后一次盛会 ,参加人数较往年要多 ,与会代表人数达 2 1 0人 ,来自英国以外的国外代表共 2 9人 ,其中法国 5人、德国 5人、爱尔兰 8人、瑞典 3人、埃及 3人、挪威 2人、俄罗斯 1人以及中国 2人。除笔者…  相似文献   
33.
秦岭三叠系分带及印支期发展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岭及共邻区的三叠系自北而南可分为四带.北秦岭三叠系具有富含植物化石的陆相上三叠统,其下的优地槽型细碧角斑岩系时代未定.中秦岭下三叠统为复理石夹多层砾状灰岩,后者系斜坡沉积,物源可能来自北方,安尼期为复理石.南秦岭北带在二叠纪晚期已裂陷接受复理石及以砾状灰岩为代表的斜坡沉积.早三叠世至安尼期为深水相黑色板岩、薄层灰岩、复理石并夹火山岩.南秦岭南带及巴顿喀喇从早三叠世至安尼期为扬子地台的一部分,岩相及化百群与之一致,具有发育良好的安尼期陆棚边缘生物滩.从拉丁期开始裂陷.出现鱼鳞蛤页岩、砾状灰岩及巨厚复理石,后者延续至晚三叠世,有放射虫为证.整个中,南秦岭呈现一个由二叠纪晚期开始,延续于印支期的裂陷槽发育史.它的北部—中秦岭和南秦岭北带于二叠纪末及三叠纪初先后裂陷,并于拉丁期褶皱回返.它的南部—南秦岭南带及巴颜喀喇于拉丁期裂陷,并于三叠纪末回返.这个裂陷槽是否构成印支期秦岭的主体,抑或它仅是“北秦岭小洋盆”在扬子大陆边缘的弧后扩张盆地,取决于北秦岭是否存在早、中三叠世优地槽沉积.后者尚未证实.  相似文献   
34.
四川九寨沟隆康、漳扎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四川九寨沟隆康、漳扎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时代及其构造学意义。火山岩呈层状、似层状、与海相碳酸盐岩、硅质岩互层、岩石细碧岩化,属古海相火山岩;以基性、中基性为主;既有碱性的、也有拉斑的、既有钾质的、也有钠质的。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布型介于大陆裂谷型与拉脊山寒武纪、陕甘川邻接区元古宙古宙古洋盆类型之间,是小型陆间洋盆阶段的产物。火山岩的时代经详细调查,证实该地有两期火山岩。其中一期火山岩细碧岩化较强,在与其互层的碳酸盐岩中发现大量泥盆纪牙形石,时代属泥盆纪。火山岩的K-Ar法同位素年龄值为224-277Ma,代表古洋盆闭合造山和火山岩细碧岩化的年代。该期火山岩形成于南秦岭泥盆纪时的南秦岭洋早、中期阶段,在中三叠世印支运动主幕南秦岭主体造山阶段遭受绿片岩相变质而变成细碧角斑岩。另一期火山岩较新鲜,其K-Ar法同位素年龄值为226Ma,是晚三叠世早、中期南秦岭洋再度开裂的产物,晚三叠世末期印支运动末幕的南秦岭终结造山运动不强烈,因而火山岩的变质程度很低。  相似文献   
35.
王方正  赖旭龙 《地球科学》1997,22(3):311-316
西藏羌塘地区火山岩主要见于第三系古坪顶组,主要岩石类型是熔岩被产出的火山熔岩,包括辉石粗安岩、角闪粗面岩、角闪英安岩、黑云母英等,其次可见次火山岩相的黑云母英安质碎斑熔岩和黑云母粗面质碎斑熔岩,以及辉石黑云母花斑岩,它们均为陆相中心式喷发的产物,岩石化学上属钾玄岩组合,可进一步分为钾玄岩系列和高硅钾玄岩系列,具非常典型的二元岩浆混民因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其REE有向量元素特点表明二元岩浆混合前两  相似文献   
36.
川西北若尔盖一带三叠系层序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广泛发育,其地层层序及岩性特征与相邻的西秦岭南部一带十分相似。根据若尔盖—南坪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对比研究,将该区三叠系划分为:中三叠统光盖山组和上三叠统咀朗组、纳鲁组、卡车组4个岩石地层单位。通过沉积相标志的综合分析,该区中—晚三叠世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沉积类型:碳酸盐岩碎屑流沉积,等深流沉积,陆源碎屑浊流沉积,非重力流正常深海盆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表明该区为大陆斜坡至深海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37.
秦岭三叠纪是该区海相沉积的最后阶段,正确认识其沉积发展史对了解秦岭地区的构造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程度很低。由于缺乏确凿的古生物证据,许多地区(图幅)的三叠系仅分到群或岩组,有的群(如官亭群)的时代、归属不明,在地质图上仅标以临时性代号,图幅之间不能对接。过去由于缺乏完整的地层层序,对该区三叠纪沉积学尤其是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存在着极大困难。李继亮等(1978)、姜春发等(1979)对东秦岭陕西凤县留凤关群作了详细研究后,认为留凤关群为早三叠世复理石(浊积岩)沉积,给人们留下“秦岭三叠系是一套活动类型的复理石沉积”的印象,然事实上不尽然。  相似文献   
38.
从采自辽宁省海城县小孤山晚更新世披毛犀化石样品中成功地获得了1 080 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调用Genbank中已发表的披毛犀序列及5种现生犀牛的同源序列,以马作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NJ法)和最大似然法(ME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均显示披毛犀与现生苏门答腊犀亲缘关系最近,且辽宁省海城县小孤山样品处于披毛犀分支的根部;对披毛犀样品进行基因分异度分析结果表明,小孤山的披毛犀样品具有较高的基因分异度,为探讨披毛犀的起源、迁徙及演化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39.
河北秦皇岛灵仙洞斑鬣狗化石的古DNA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鬣狗科动物曾是一个数量十分可观的群体,在5百万年前曾达到演化的鼎盛时期,留下已鉴定化石种100余种.现生的鬣狗科动物仅有4种,仅分布在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由于该科动物演化至今种类剧减、分布区退缩,部分化石种与现生种的谱系演化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成为古生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关注的生物类群之一.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扩增河北秦皇岛灵仙洞中鬣狗类化石的线粒体基因组古DNA片段,通过与基因库中已有鬣狗科动物各属种同源序列的对比分析,从分子水平确定该化石为斑鬣狗化石;基于古DNA序列数据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地的斑鬣狗个体与我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的化石斑鬣狗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西欧洞穴鬣狗及非洲现生斑鬣狗亲缘关系较远,显示出斑鬣狗演化的分子地理谱系.  相似文献   
40.
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物在诸如海洋、湖泊、土壤、冰川、洞穴等许多生态系统的地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对一些单个生态系统的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微生物类脂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的关系等已部分地进行了总结。从分子水平上总结了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着重从核酸(16S rRNA、DNA)和类脂物(磷脂酸、藿醇)两大方面评述了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剖析了地质历史时期的甲烷氧化细菌、绿硫细菌、蓝细菌等一些重要微生物类群的类脂物分子标志化合物特征,揭示了当今分子地质微生物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动态,指出单体稳定同位素研究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结合将使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