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渔用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代谢动力学利用数学方法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以定量了解和预测药物的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程度和消除速率。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对分析模型的研究、对模型解法的研究、对具体药物参数的研究、对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计算机程序的研究、对药物效应与药物浓度之间经时效应的研究,以及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GeoExpl 2005,对磁测(△T)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用其结果来确定板状磁性体上顶地表投影位置和倾向,对磁性体进行定位,以指导探矿工程的布置,达到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3.
苏时雨 《地理学报》1989,44(1):127-127
中国l:100万地貌图编制研究任务,来源于“六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和自然科学地学规划水土资潦和土地台理利用的基础研究。由中国l: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领导这一全国性工作,有60多个单位参加协作,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负责主持编定,现已完成第一批15幅地貌图和总图例表,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24.
125.
该文在分析了黄河下游纵剖面及其横断面的长期变化后,提出了河口延伸情况下河道溯源淤积模型,用比降分析,相关分析及河床质粒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沿程与溯源两种淤积方式对黄河下游纵剖面调整的影响.用最低能量原理和平衡的概念,分析黄河下游平衡纵剖面的形式,说明黄河下游不能达到平衡的原因及现在黄河达到平衡的条件. 经分析作者提出以下论点:黄河下游主要是沿程淤积,溯源淤积居次要地位,其影响范围在艾山以下.横断面形态变化对纵剖面调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6.
本文侧重于全国性资源环境及有关自然条件等专题制图工作的现实基础和成就,作简要总结和回顾。针对提高和重新认识制图效益和重点进行讨论,提出科学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目的,经济效益是根本,为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并提出今后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27.
渤海湾沿岸的盐硷地,北起北戴河,南至山东省的昌邑县,总共约有三千万亩。由於南北的土质、河流等自然情况的不同,其改良与利用的方法亦有所差异。因此,根据自然条件与改良和利用的措施,将渤海湾沿岸的盐硷地划分为二部,天津以北至山海关一段称为北部,天津以南至山东一段称为南部。 渤海湾沿岸的盐硷地,一般称之为海退地。地理学者对于海岸的升沉及其变迁的趋势虽有不同的论点,但这一带盐硷地的生成原因,主要是由於海水浸渍的结果应无异议。 渤海湾沿岸的盐硷地,野草丛生,系蝗虫栖息繁殖之地,华北一带每年蝗虫灾害的发生,均起源於此,然后逐渐蔓延各地。但在另一方面,此带的盐硷地经改良与利用之后,每亩可产稻谷一千余斤,这说明只要将盐硷地对于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消除之后,土地的生产率仍然是很高的。这一带的国营农场经过农业技术措施的不断改进后,农作物产量不断在增长。同时,此带土地广阔,又系国有,宜于建立国营机耕农场。因此,为了根本消减蝗虫灾害,增加耕地面积以及修建国营农场,以提高我国农业产品起见,对於渤海湾沿岸盐硷地的利用与改良问题,实有研究的必要。兹将渤海湾北部盐硷地的自然情况与改良利用的研究结果发表于下,以供读者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128.
目前,各种型号的电磁频率测深仪正在逐步应用于生产。众所皆知,为保证观测质量,必须提高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但是大地上的噪声源一般是无法限制的。大地噪声的种类繁多,强度很大,其幅值常超过有效信号,因此,提高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受到  相似文献   
129.
湘东北文家市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湘东北文家市首次识别出蛇绿岩套残片 ,它由变沉积岩、变玄武岩、变辉绿岩、变辉长岩、变辉石岩类及变硅质岩组成。综合其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 ,提出文家市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有限小洋盆的构造环境。文家市蛇绿混杂岩带、前陆盆地、磨拉石建造和“S”型花岗岩等构造岩石组合记录了碰撞造山的全过程 ,证实了江南雪峰古陆属元古宙造山带。这一发现为华南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格架和地壳演化提供了依据 ,同时该地区也将成为研究早期华南大陆地壳演化———武陵运动的关键地带。  相似文献   
130.
常规DInSAR技术中,时空失相关及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相位解缠结果的精度。永久散射体(PS)InSAR方法间接克服了常规雷达干涉中的时空失相关问题,单独对PS这种高相干目标进行相位解缠可以避免失相关噪声对解缠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相位解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最小二乘的稀疏PS点相位解缠方法,陈述了相应的建模思想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基于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日本ALOS卫星获取的PALSAR L波段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PS数据集进行相位解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