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特大型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大型银矿床在资源占有量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已经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已知的国内外特大型银矿床入手,在成矿时间,空间以及成矿特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特大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及在我国的找矿方向,概括如下:(1)已知特大型银矿床均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内,主要受控于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岩带和裂谷带之中,多数矿床与中酸性一酸性岩浆活动有关,(2)特大型银矿床以成矿系列为主要线索,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5元素型,(3)中国在中新生代火山岩及裂谷发育地区,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带等,具有特大型银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金矿体严格受S-N向和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为发育,以气液包裹体为主.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属于Ca2+(K+、Na+)-SO42-(F-、Cl-)型,具有低盐度(0.8%~9.2%)、低密度(0.895g/cm3)、偏碱性(pH8.05~8.26)、高硫低氧(LogfO2值为-39.4~-39.2)和相对还原环境(Eh值为-0.71~-0.68)的特点:成矿温度为200~230℃、成矿压力为17.24MPa,成矿深度为0.575km;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Au主要是以Au-S配合物的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压力、pH值降低和Eh值升高是导致Au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系列资料分析计算,东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00.56×108m3/a,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80.21×108m3/a.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日趋脆弱.在分析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规划、科学管理、联合调蓄、统筹兼顾、开源节流、综合利用、优化环境、保护水资源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虎拉林金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光谱成分分析,研究成矿流体性质,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少量含CO2三相、含子矿物三相和纯气相包裹体等.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320~360℃,盐度为19.2%~21.8%,密度为0.73~0.90 g/cm3,估算成矿压力为92.1~129.1 MPa,成矿深度为3.07~4.3km.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O2、CH4和N2,微量的C6H6、C2H6和C3H8等,总体属H2O-CO2-NaCl体系.成矿流体是一种不混溶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并可能有幔源组分参与.金主要是以金氯配合物的形式迁移.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类似,应属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存在两种类型的VHMS型银矿床.其一为裂谷VHMS型银矿床,产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中,受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火山活动控制.银、铜为主要成矿元素;其二为岛弧VHMS型银矿床,产于岛弧带之上,其成矿作用与岛弧钙碱性系列火山活动关系密切.两种银矿床分别就位于粗安岩和流纹岩之中,它们的主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整个火山活动的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极为突出.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形式上将其划分为土地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3个类型.防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科学监测、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制定矿区生态重建方案,倡导"绿色矿业".  相似文献   
17.
东北经济区地下水系统退化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春  贾伟光  金洪涛 《地质与资源》2005,14(4):272-273,278
东北地区地下水系统的退化主要表现在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地下水系统自净能力的减弱,其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松辽平原西部荒漠化的加剧和东北中部经济带地下水水质的劣化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大地构造环境控制了不同类型的银矿床。火山弧和岛弧控制了浅成低温热液型和黑矿型银矿床。裂谷带的地垒之上产出有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中深中温次火山热液银矿床、斑岩型银矿床和矽卡岩型银矿床。裂谷带的地堑之中产出有五元素矿床、碱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型银矿床、沉积岩中的块状硫化物型银矿床、砂岩型铜银矿床。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湿地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东北地区湿地分布面积约1060.69×104hm2,约占东北地区陆地总面积的8.5%.在分析湿地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其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湿地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水是湿地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因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首要是加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完善法规,保护湿地资源;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加强综合研究;科学管理湿地,严把开发利用审批关;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实行退牧还泽还草,退耕还沼还泽等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砂金矿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砂金矿以船采为主,水力及挖掘机开采为辅的开采方式及点多面广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砂金矿开采造成的对农田、草地、植被和河道破坏的地质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砂金矿开采区土地复垦、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