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篇 |
大气科学 | 15篇 |
地球物理 | 33篇 |
地质学 | 99篇 |
海洋学 | 3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3.
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效应、生物群落效应和生态系统功能效应特征,构建北方资源增殖型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分析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基于2010—2011年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每月生态环境的调查数据,运用构建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的年平均生态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647和0.614,二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均为健康状况良好的生态系统。综合分析认为,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物群落仍处于发展阶段,需对该礁区进行长期连续的调查监测,以进一步了解人工鱼礁的投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验研究,探讨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曝气量为0.25 m3/h,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cr平均去除率在85%以上,生物浓度高达28.31 mg/L,生物膜活性强,同时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城市地面沉降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地面沉降是城市主要地质灾害之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沉降规模扩大,危害加剧,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地面沉降概况,对地面沉降的成因、危害、机制、数学模拟、监测、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并指出,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孔隙水运移机制、地下水和地面沉降模型耦合、地面沉降生态-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地下水采灌优化设计、地面沉降系统防治、地面变形高精度监测、城市化建设与地面沉降的相互关系等,是今后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8.
基于齐次平衡法的思想,利用高效的G′G展开法,求解了修正的Benjamin-Bona-Mahoney(BBM)方程。修正的BBM方程是一个同时含有耗散和色散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求解难度大。利用对方程解的合理假设和G′G展开法可以将其约化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借助数学软件Maple符号运算功能的帮助成功地求解了该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从而求得修正的BBM方程的精确解。这些解中包含3组更具有一般性质的精确解,它们分别是双曲函数解、三角函数周期解、有理数解。这些解对于研究方程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几组行波解,给出了相应的解的数值模拟图。 相似文献
139.
宁波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人口增长,城市需水量由1985年的7.69亿立方米,将猛增至2000年的14.62亿立方米,特枯年将缺水5.30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产生了一些与地下 相似文献
140.
琼东南盆地中新统梅山组海底扇是南海北部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对其沉积机理、储层主控因素等进行深入研究对该区天然气增储上产有重要意义。根据海平面变化、海底地形地貌、同生断裂组合等因素, 本文将琼东南盆地海底扇分为陆棚扇、斜坡扇和盆底扇3大类。根据大量的钻井岩心及分析测试资料, 对该区海底扇储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 不同物源以及不同地貌单元海底扇储层物性差异较大, 其中来自西部越东物源和西北部宁远河物源的盆底扇储层明显好于北部陵水河和万泉河物源的陆棚扇和斜坡扇。单一海底扇储层受到物源、海平面变化、扇体类型及内部构成以及底流改造等因素控制, 其中海底扇类型及其内部组成、底流改造等是影响和控制深水沉积体储层品质的主要因素。相比而言, 低位时期的缓坡断阶盆底扇、开阔洼地盆底扇和峡谷切割盆底扇是好-优质储层较为发育的深水沉积体, 是重要勘探目标; 而陡坡根部盆底扇和缓坡末级断阶盆底扇由于储层物性较差或储层不发育, 勘探风险较大。因此, 基于物源体系及地貌单元的海底扇储层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深水海底扇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