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425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本文从地面大地网的定向、尺度系统误差的定义及对坐标的影响关系出发,分析了这些系统误差与地面网、卫星网之问转换参数的关系,推导了系统误差对转换参数的影响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换参数的区域性问题,并提出了分离区域性定向误差与尺度比参数的联合平差模型。  相似文献   
792.
根据本文提出的更为严格的地震数据筛选方法——横向分区地震均值筛选法,选取了四川、云南、重庆和贵州地震台网的224个固定台站和49个流动台站在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记录的48,177个地震、372,483条初至P波绝对到时数据以及2,413,407条精度较高的相对到时数据,利用区域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相似文献   
793.
三门湾沿海声层析潮流观测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9月6日至9日在三门湾进行了沿海声层析(Coastal Acoustic Tomography,CAT)潮流观测实验.实验由7台沿海声层析仪组网进行,并分别由渔船定点抛锚于7个站位.实验期间,还进行了定点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观测.通过建立逆模式对声传播时间差进行解析,引入权重因子,用L-curve法确定阻尼因子的最佳值,继而根据阻尼最小二乘法得到流速的最佳解.根据逆模式得到的流速分布可知该海区的潮流以半日潮(M2)为主,M2潮流椭圆呈东南-西北走向,潮流基本都是顺着水道,即涨潮为西北流向,退潮为东南流向.西北向与东南向最大流速分别为1.03 m·s-1和1.09 m·s-1.实验期间该区域的余流是从湾外流入湾内,平均流速约为0.05 m·s-1.CAT与定点ADCP流速的东分量和北分量的均方差均小于0.18 m·s-1.这样大面积的潮流和余流水平分布的同步观测,用传统观测手段很难实现.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沿海声层析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测流方法对强潮海区进行大面积潮流观测,可在我国沿海的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4.
主要研究生成L—Fuzzy子群。首先引入生成L—Fuzzy子群的概念,给出了生成L—Fuzzy子群的代数刻画式:[A](x)=A(x)=∨{[A(%1)∨A(%1)^-1]…∧[A(xn)∨A(xn^-1)],x=x1…xn},任意x∈Co基于L-Fuzzy集上的Zadeh型映射和双诱导映射理论,深入地研究了生成L-Fuzzy子群的若干性质,得到L—Fuzzy正规子群A,B的并A∪B的生成子群仍是L—Fuzzy正规子群,L—Fuzzy子集A的同态映象的生成子群[(fφ)(A)]等于L—Fuzzy子集A的生成子群的同态映象(fφ)[A]等一系列颇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95.
基于SEM和矿物组分分析研究了镇扬大桥桥基优势断裂断层泥的显微结构、显微构造和物质组成等特征 ,并进一步应用优势面理论进行分段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对大桥桥基断裂活动性和稳定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为建在断裂带上的特大型大桥工程的选址、设计以及确保安全运行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96.
中国自然区划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相似文献   
797.
青藏高原达索普冰川浅孔冰芯中δ^18O值与大尺度海表面温度(SST)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显著相关工主要分布在海洋的洋流区,不同海区SST通过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 川的陈水和水汽来源,当大气环流呈出现有利于海洋水汽向青藏高原南部冰川输送的形势时,冰芯中δ^1O值减小,当大气环流呈出现不利于海洋水汽却有利于内际水汽向青藏高原南部冰川输送的形势时,冰贳 中δ^18O值增大,相关分析表明,在诸多影响δ  相似文献   
798.
799.
现代海底低温热液弥散流区微生物生态的发育情况已经成为当前热液系统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大量的分析表明在低温热液弥散流区赋存着丰富的化能自养微生物,以硫、铁等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取新陈代谢能量,这些微生物的分布与低温热液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低温弥散流区微生物生态、关键地球化学过程与微生物新陈代谢耦合关系的认识。此外,低温热液流体是研究洋壳深部生物圈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地壳内部生命的新陈代谢方式,进而理解地球内部微生物与洋壳内部流体、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00.
沿三条水汽输送路径的降水中δ^18O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和比较了沿三条水汽输送路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沿南方水汽路径,低纬度地区取样站降水中平均δ^18O的季节差异较小。自曼谷起,降水中δ^18O的季节差异明显增加。沿北方水汽路径,郑州以西取样站暖半年与冷半年平均δ^18O的季节差异均大于零。随着经度的增加,降水中平均δ^18O的季节差减小。沿高原水汽路径,印度次大陆南部降水中的δ^18O相对较高,随着纬度的增加,降水中δ^18O逐渐减小。在翻越喜马拉雅山后,由于强烈的洗涤作用,降水中δ^18O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