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几种亚热带土壤铁锰胶膜和基质的表面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  洪军  谭文峰  刘凡 《地球化学》2006,35(3):295-303
以我国亚热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为材料,研究了土壤铁锰胶膜和其基质的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和氧化特点。结果表明,与基质土壤相比,铁锰胶膜的比表面积大,电荷零点(PZC)低,这与其富含粘粒、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等有关;铁锰胶膜经脱锰处理后,比表面积明显降低。由盐滴定-电位滴定(STPT)法测得黄褐土、黄棕壤、红壤基质的PZC分别为3.13、3.65和3.90;黄棕壤和红壤铁锰胶膜的PZC分别为3.26和3.42。铁锰胶膜对Pb2 、Cu2 、Cd2 和Zn2 的吸附和对Cr3 的氧化能力比基质的强。铁锰胶膜经脱锰处理后,对Pb2 、Cu2 、Cd2 和Zn2 的最大吸附量比未处理时降低了53%~100%;其氧化Cr3 生成Cr6 的量比铁锰胶膜的降低了87%~100%。说明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的铁锰胶膜中,氧化锰是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氧化Cr3 的主体。  相似文献   
742.
藏北羌塘盆地上侏罗统中硅化木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743.
根据当前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阐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进村入户的必要性,从而探索出增加和完善现有传播渠道的有效方法和相关建议,旨在实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进村入户,使广大社会公众在灾害性天气过程到来之前能及时有效地收到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44.
使用S波段天气雷达和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资料,通过三维变分方法反演风场,分析了2020年6月6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强降水对流风暴三维风场特征:(1)SA雷达因低仰角体扫受遮挡和水平分辨率不够精细,无法反演出对流风暴内部低层水平风场真实特征;SA雷达仰角间隔大和扫描同时性较差致使其反演风场比较平滑.(2)相控阵雷达仰角密集...  相似文献   
745.
根系和裂隙对土体水力和力学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美苏  周成  王林  谭昌明 《岩土力学》2019,40(Z1):519-526
为探究根系和裂隙对土体水力及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降雨过程中裂隙和根土间隙对渗流场的影响,并以渗流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降雨对根系固土作用的影响,采用分区强度折减法对降雨前后根?土复合体进行直剪试验模拟,同时考虑了侧根倾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和根土间隙为雨水入渗提供优先通道,降雨影响深度随裂隙深度增加而增加;有根系时降雨影响深度由主根深度决定,侧根倾角对其影响较小,考虑根土间隙影响的降雨影响深度相较于无根系工况增加了93.3%;根系能显著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相对于垂直主根方向的不同倾角,侧根增加土体抗剪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60o、45o、30o侧根和无根系;雨水入渗降低了土体强度,同时削弱了根系固土作用,使得降雨后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大幅降低,是许多植被覆盖边坡仍发生浅层滑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6.
青藏高原的成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争议的焦点。为了约束青藏高原腹地晚中生代的构造隆升运动。本文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盆地内三个地区采集了14件锆石裂变径迹测年样品,并进行了系统测年分析。结果显示,羌塘盆地在早白垩世(148Ma^94Ma)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由于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块之下不断消减挤压,羌资盆地与拉萨地块之间发生了重要的板块碰撞,从而使羌塘盆地在28Ma^48Ma的时间间隔内发生了快速的隆升运动,岩石迅速从~300℃冷却到~180℃以下,降温幅度达120℃。快速的构造隆升使得羌塘盆地的古海拔迅速增大,进而可能形成一个以南羌塘为核部,地貌向南、北逐渐降低的原始高原。原始高原的出现使得南羌塘地区成为剥蚀区,为拉萨地块内的萎缩海盆提供物源供给。羌塘盆地晚白垩世(89Ma^73Ma)的构造隆升很有限,但此次构造隆升可能在拉萨地块内比较显著,从而导致了拉萨地块内海相沉积的结束和大量陆相粗碎屑沉积的开始,并且可能使原始高原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拉萨地块。  相似文献   
747.
基于硬化土模型(HS模型),利用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上海地区某软土浅基坑中内插H型钢的重力式挡土墙支护开展有限元分析,根据数值试验结果和监测数据对基坑变形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内插H型钢重力坝围护在浅基坑局部开挖7~8 m范围内有着较好的可行性和工程效果,在浅基坑支护中可作为重力式围护的补充手段;(2)使用PLAXIS的HS硬化土模型模拟基坑开挖具有较好的精度和与实际情况较接近的结果,HS模型的参数可以根据工程经验进行取值;(3)实际基坑监测结果表明浅基坑的局部深坑处的内插H型钢重力坝在两端重力坝的约束下其位移发展受到一定控制,可显著提高基坑的整体稳定性,且内插H型钢可以增加围护体本身的刚度,可抵抗部分土压力弯矩,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围护体的位移;(4)实际工程中对内插H型钢重力坝的局部开挖深度要谨慎选择,首先在周边环境保护条件较为宽松的条件下采用,局部深坑深度建议在7~8 m之间,并且基坑整体开挖深度建议在5~6 m之间。通过对软土浅基坑中内插H型钢的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的研究,能对相关基坑支护工程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48.
谭凯旋  张哲儒 《矿物学报》1995,15(2):123-131
本文在对已有示踪扩散系数和极限当量电导实验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离子示踪扩散系数(D^0i,T)与标准偏摩尔熵(S^0i,25)和温度的函数关系:Di^0i,r=(a^1j+b^1jS^0i,25)exp{(T-298)(Cj+djS^0i,25)+ai,j〔(298-22)^-1.5T-298(T-228)^-1.5〕/298RT}应用该方程可计算溶液中离子在任意温度下的  相似文献   
749.
应用卫星影像分析娘子关泉域构造的控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克龙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5,10(4):611-618,T002
山西寿阳地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但多年来该区没有找到适合于煤炭工业生产需要的理想水源。本次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利用TM影像对娘子关泉域进行了系统解释,重新划定了泉域边界,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娘子关泉域遥感构造格架,分析了泉域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总结了地下水动力场发育规律,提出了窄道-寿阳-阳泉、昔阳-平定、盂县-巨城三条强径流带,对泉域,特别是寿阳地区水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0.
新疆阿尔泰地区矿床分布的多重分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新疆阿尔泰地区 175个热液金、铜、铅、锌、稀有金属矿床的研究表明 ,该区矿床的空间分布为多重分形分布。在 q=- 2~ 14范围内 ,标度指数为 - 5.4 915~ 12 .80 71,奇异指数 a( q)随 q值变化较大 ,为 0 .92 4 8~ 2 .2 865,分维谱具单峰曲线特征。q=0时 ,在 1~ 150 km尺度范围内出现二个分形关系 ,在 1~ 16km尺度范围内 D0 值为 0 .2 3,在 16~ 150 km尺度范围内 D0 值为 1.51。导致该区矿床多重分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同尺度下矿床的形成控制机理的不同和矿床的勘探研究程度较低 ,该区还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