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219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628篇
海洋学   25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的动态演化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意义重大。扶余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综合含水率已超过90%。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该油藏,调动剩余油潜力,有必要针对储层的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选取不同含水期密闭取心井的物性、薄片、电镜、压汞及粒度等分析化验资料,通过详实对比分析储层不同含水期的物性和非均质性变化特征,得到了储层高含水期非均质性相关参数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扶余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随含水率上升而逐渐减弱,呈现出由低含水期的中孔、中渗储层向高含水期的中高孔、中高渗储层演化趋势;注水开发对孔隙半径影响较小;储层碎屑颗粒在低含水期以接触式为主,中高含水期转变为孔隙-接触式、接触-孔隙式接触,高含水期以孔隙式接触为主。   相似文献   
102.
本刊讯(记者 吕苑鹃 于德福)10月23日下午,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103.
滩间山地壳自中元古代蓟县纪以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金矿床的形成与本区地壳构造演化密切相关。蓟县纪早期,万洞沟群黑色岩系沉积于NE 向同生断裂控制的凹陷中,矿源层产生;蓟县纪晚期,区域变质作用为成矿奠定了基础;加里东期,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富集有重要作用;华力西期,脉岩型矿石生成;印支期,伴随推覆作用有微弱矿化的叠加;喜山期,氧化矿石形成。因此,滩间山金矿床是本区地壳构造演化的产物,属黑色岩系同构造多因复成金矿床,即滩间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主要根据二维地震剖面并结合野外露头的分析认为,十万大山盆地东南缘的基底断裂是钦防海槽向北西冲断-推覆的前锋断层,断裂两侧的中、古生界在地层层位与厚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钦防海西-印支海槽的西界不应是灵山断裂,而应是十万大山盆地东南缘的基底断裂,其范围远大于现今博(白)—罗(定)—广(宁)断裂与灵山断裂之间的范围。基底断裂为一无根的推覆构造带,其下掩覆了十万大山盆地东南缘的许多区域,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Analysesonthephysio-psychologicalstateoftheexpeditionersinAntarcticaZhangWencheng(张文诚);WuWen(巫雯)andYuYongzhong(于永中)(BeijingIn...  相似文献   
110.
黑木耳的天然生长有较悠久的历史,但人工栽培黑木耳只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生物的生长发育都要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这是由长期进化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遗传性而决定的。黑木耳菌种的生长好坏,温度条件是关键。适宜的温度,可以使菌丝体健壮地生长。目前,虽有人提到制种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但他们只是粗略地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