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湖相沉积物重金属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认为就重金属成因方面应加强区分其主要来源是岩石和矿物风化的碎屑产物、大气降尘、人类活动等的研究;重金属污染方面更应重视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迁移转化机理和重金属“二次污染”的研究;研究手段上,注重运用同住素示踪与定年技术来研究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应用高分辨率沉积物钻心研究环境的变迁。最后提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中国湖泊基准数据库,为探讨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用分形与多重分形的方法研究地球化学场中地球化学指标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多重分形矩方法研究了新疆塔里木盆地艾协克一桑塔木南地区2000km^2内采集的2085个土壤样中20项油气化探指标的多重分形谱函数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主要成油气指示指标的多重分形谱基本上呈单一“钩状”,显示较弱的多重分形或单一分形;而其他指标多显示较强的多重分形特征。这些性质在研究区广泛存在,将对区域含油性研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3.
胡艳华  谢淑云 《云南地质》2006,25(4):392-392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湿地资源之一。近年来受人为因素影响,湿地功能遭受严重的破坏。为探讨洞庭湖的湿地功能,查明东洞庭湖水质污染现状,本文应用现场水质分析仪所测DO,pH,Orp,Cl^-,NH^4+-N,NH3-N,NO3-N等水质指标、ICP-MS所测31件水样中20种元素含量以及11件底泥样品中15种元素含量,对东洞庭湖的水环境质量作出评价,找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水样与底泥样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4.
矿山固体废物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及大冶铜绿山尾矿的环境效应王亚平鲍征宇王苏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山西地勘局水文勘查院,太原030024))关键词矿山固体废物尾矿环境效应大冶铜绿山矿山的环境效应主要是指固体废物的污染。固体废物的污染已经成...  相似文献   
35.
矩分析法及其在粤北韶关地区金属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重分形矩分析法探讨了粤北韶关地区4292km^2内1448个基岩样品的25项元素的分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属地球化学场元素的多重分形谱函数上凸且连续,其多重分形谱函数的开口大小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地球化学场的浓集程度。地球化学场中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连续多重分形特征,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一般服从左侧开口明显大于右侧开口的连续多重分形左偏模式,而非主要成矿元素则对应右侧开口大的连续多重分形右偏模式。  相似文献   
36.
波谱分析法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间地球化学数据波谱分析技术,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以便从多个层面认识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能把握各种信息中所包含的与油气相关的实质性内容,较为准确地提取油气异常信息,客观地预测油气远景区.研究表明,波谱分析的低频分析结果通常给出地球化学场的主特征轮廓,中频滤波结果与油气田有较好的吻合性.高频滤波结果反映的是难以认识的浅表效应和噪声信息.很好地利用低频和中频滤波结果,结合不同频率域的滤波结果,能较为准确地提取油气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37.
热液成矿分带的自孤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银山和铜厂等矿床分带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热液成矿分带特征,并应用非线性科学中的自孤子理论定性地给出了热液成矿系统的属性, 指出热液成矿系统是活性扩散系统,热液矿床是活性扩散系统中的自孤子, 热液成矿分带具有静态径向对称自孤子特征,是嵌套式径向对称目标斑图.利用具体的反应-扩散方程模拟出的结果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8.
地球化学场的连续多重分形模式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谢淑云  鲍征宇 《地球化学》2002,31(2):191-200
研究了粤北4292km^2内1448个基岩样品的35项元素、安徽省江南江北各约22000km^2和18100km^2内5489个和4524个水系沉积物样品的14项元素、塔里木盆地5个含油气区的7419个土壤样品的酸解烃(C1-C5)、蚀变碳酸盐、紫外、荧光等油气地球化学指标值的面积校正累计频率(ACAF)特征。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指标值的ACAF均显示连续多重分形特征,而且具两种特定模式:简单连续多重分析(SCM)模式和具高浓集的连续多重分形(HACM)模式;主要成矿元素和主要油气化探指标均不同程度地显示为HACM模式,而其他指标多表现为SCM模式。不同的分形模式可望用于区域含矿含油性和区域环境评价,而开始出现高含量叠加的“临界”含量值可能作为区域成矿成油强度的一种度量。  相似文献   
39.
湿地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吸收和累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大冶市铜绿山铜矿区人工湿地中芦苇的野外调查和Cu、Pb、Zn、Cd、Cr 5种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测试分析发现,该区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该湿地芦苇对5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累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①芦苇植物体内Zn、Cu、Cd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表现为根>叶>茎,且根组织中Zn、Cu、Cd的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远远高于其他组织(茎、叶),而叶组织中略高于茎组织;②芦苇体内Pb和Cr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表现为根>茎>叶,根、茎、叶组织中的质量分数及分配百分比均较高且基本相当,差异不明显.生物富集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芦苇不同组织(根、茎、叶)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根组织的生物富集能力最大,且容易富集Pb和Cd;而茎、叶组织的生物富集能力较低,易富集Pb.  相似文献   
40.
Dongguan (东莞) City, locat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outh China, is famous for its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ast 30 years. A total of 90 topsoil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agricultural fields, including vegetable and orchard soils in the city, and eight heavy metals (As, Cu, Cd,Cr, Hg, Ni, Pb, and Zn) and other items (pH values and organic matter) have been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ie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an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and possible sources of trace elements. The elements Hg, Pb, and Cd have accumulated remarkably here, incomparison with the soil background content of elements in Guangdong (广东) Province. Pollution is more serious in the western plain and the central region, which are heavily distributed with industries and rivers. Multivariate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differentiate the influences of natural processe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opsoils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CA) and factor analysis (FA) show that Ni, Cr, Cu, Zn, and As are grouped in factor F1,Pb in F2, and Cd and Hg in F3, respectivel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three factors may be well demonstrated by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the first factor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natural source controlled by parent rocks. The second factor could be referred to as "industrial and traffic pollution sources". The source of the third factor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long-term anthropic activities ,ad a consequence of agricultural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atmospheric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