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8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洋含水合物沉积层的速度频散与衰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水合物含量的增加,往往会引起纵、横波速度的增加,同时也会引起衰减的变化.针对含水合物沉积层的速度频散与衰减特征分析,有助于水合物含量的估计.本文以有效介质理论模型(EMT)为基础,研究了海洋未固结含水合物沉积层的纵、横波速度的非线性变化趋势.同时采用BISQ模型替代有效介质模型中的Gassmann方程,具体分析了全频带范围内海洋含水合物沉积层的速度频散与衰减特征.采用该模型,速度与衰减均随着水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岩石孔隙度与泥质含量对衰减系数的影响较小.针对大洋钻探计划(ODP)164航次的实际数据,运用该模型方程计算采用声波测井数据(20kHz)与VSP数据(100Hz),分别获取了水合物稳定带的饱和度数据,平均在5%~7%之间,由于速度频散的影响,VSP估算结果要弱低于声波测井估算数据,均与实测保压取芯的甲烷含量数据、他人研究成果以及神经网络趋势预测结果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对南海神狐海域三口钻位开展了水合物含量预测,与保压取芯结果有着较好的吻合关系.同时基于层剥离法提取该区域某地震测线BSR层的等效Q值,采用本文方法估算了该区域的等效天然气水合物含量15%~30%.数值模拟与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含水合物沉积层的速度频散与衰减特征均随着水合物含量的变化而变化,联合利用这一些变化特征,有助于天然气水合物含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建立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高分辨率层序格架时,提出了整体上以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和概念术语为基础,对于该理论体系中分析较薄弱的更高级别的层序,用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加以研究。这样既克服了Vail理论体系中对高级别层序划分的薄弱环节,又发挥了Cross的高分辨层序划分在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及其地层响应和成因划分对比研究上的优势,形成了一套集各家之所长的综合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23.
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概念,详细地阐述了岩石物理数据、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数据的特征,并根据其数据特征,确定了岩石物理和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数据的三种挖掘思路.用不同的挖掘思路对相应的数据分别展开挖掘,并从挖掘功能的角度分别描述挖掘的成果,即岩石物理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对储层的预测;测井数据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模糊储层的评价,及有效储层的识别;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挖掘成果;地质数据的图表和文本挖掘成果.数据挖掘技术将数据分析方法和对应的数学模型引入勘探领域,从海量的勘探数据中获取潜在信息,用于指导油气的勘探,实现了由数据指导勘探的目的,提出了数据勘探的概念.  相似文献   
24.
天然气的测井识别方法是天然气勘探中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简单分析气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以准噶尔盆地东部五彩湾凹陷为例,分别对以碎屑岩为主的浅层气和火山岩为主的中深层气的测井识别方法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根据研究工区实际的储层特征,给出了部分识别方法的改进思路,并对特殊测井技术的机理以及在气层识别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与基于常规测井信息的识别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最后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和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5.
低饱和度气层广泛存在于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测井响应特征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使其识别比较困难.结合沉积环境、构造特征、成岩和压实作用,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低饱和度气层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宏观方面,造成该区气层饱和度低的主控因素为气藏圈闭构造幅度低,其次为弱水动力沉积条件和成藏时间晚;由于纵向上沉积环境、成岩和压实作用的差异性,其形成低饱和度气层的微观机理不尽相同,但粘土矿物含量、泥质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的"三高",碳酸盐和黄铁矿的广泛分布为其共同特征.造成浅层气层饱和度低的主控因素为泥质盖层封盖能力的微弱性,而深层气层饱和度低的主控因素则为高束缚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26.
南美安第斯前陆盆地斜坡带主要含油气圈闭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圈闭,储层预测是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低幅度隐蔽圈闭识别和描述的重要环节。为了准确预测储层砂体及油藏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高品质3D地震资料,沿层提取包括AVO信息在内的多种地震属性参数,利用地震属性和已知井的地层物性参数建立统计对应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预测了未知点地层的储层物性、砂岩储层空间分布特征和储层含油气性特征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已有钻井吻合程度较高;下一步勘探潜力区位于区块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27.
文中讨论了以成藏组合为基础评价单元的资源评价方法,对计算方法和参数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南美洲28个盆地共计89个成藏组合的资源评价,综合预测南美洲剩余石油可采资源量约348 768.8MMB,剩余天然气可采资源量528 685.5Bcf。南美洲剩余油气资源在平面上呈"两带"展布、"两中心"富集;纵向上已发现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白垩系和第三系中;待发现可采资源量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的主力成藏组合中。南美洲常规油气的勘探方向应重点关注陆上的前陆盆地和海上的被动边缘盆地2个领域,重点选择一类和二类盆地开展勘探活动。单个盆地中,可以通过成藏组合的叠合来确定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8.
沉积学研究中的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解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洪奇 《沉积学报》1995,13(1):82-87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它不仅可以反映地层的岩性界面,而且对于地层的时间当量层理面也有所响应,即当地层的沉积构造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应的地层倾角和侧向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地展倾角矢量图上,根据倾角矢量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五种颜色模式:蓝模式、红模式、绿模式、黄模式和白模式,这五种颜色模式分别反映不同的沉积构造。砂岩体在倾角矢量图上主要表现为三种矢量图模式:a.古水流模式-水流层理、顺流加积和进积;b.底线模式-侧向加积和冲蚀接触;c.地层形状模式-压实模式、古水流模式和底线模式可以指示以水流为其搬运介质的沉积砂体,如河道沉积和三角洲沉积,压实模式可以指示岩礁或砂坝。综合分析地层倾角矢量图、地层倾斜方位频率图和画有横向对比线的地层倾角极板曲线图可以研究如下所述的地层沉积学问题:1)地层的形状特征,如地层的厚度、地层的延伸方向和延伸范围、地层面形状。2)地层界面特征,即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渐变接触还是突变接触。3)层理特征,如块状层理、纹层状层理和非均质层理。4)沉积旋回和韵律。5)古水流方向和砂体加厚方向。6)砂体微相,即当大的沉积环境(如三角洲沉积环境)已知的条件下,可以识别(如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等)砂体微相。  相似文献   
29.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数据中提取隐含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由于数据挖掘具有出色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和自组织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在复杂储层的测井解释中发挥作用。本文用数据挖掘方法识别复杂储层的岩性。将岩性识别作为一种分类任务建立数据挖掘流程,包括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和建立模型等步骤。本文用独立成分分析法从测井曲线中提取信息;然后使用分支定界算法寻找最佳的特征子集,并消除冗余信息;最后采用C5.0决策树算法建立分类模型的测井曲线。模型和实际测井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在复杂油藏的研究中数据挖掘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
南美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发育大量与正断层反转活动有关的断背斜构造,也是非常有利的油气聚集区。文章主要应用比例化物理模拟实验方法,以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为模拟对象,来分析早期正断层的陡缓程度、倾向组合以及断层间距等因素对正断层复活反转过程中断背斜构造形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早期正断层均向挤压端倾斜时,如果陡倾角正断层更靠近挤压端,则陡、缓正断层都易发生反转,并形成断背斜构造。但当缓倾角正断层更靠近挤压端时,则该断层会吸收绝大部分的挤压量,而相对远离挤压端的陡倾角正断层不易发生反转。当早期正断层倾向相对时,距离挤压端更近的陡倾角正断层会吸收一定的挤压量,从而发生反转并形成背斜构造。而相对远离挤压端的缓倾角正断层是否发生复活反转则主要受断层间距的影响,距离越小越有利于断层反转。上述认识对在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寻找与早期正断层反转有关的断背斜圈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