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世纪中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早期的以宗教为依归的自然观相去甚远。水火之争已经结束,灾变论成了禁区。以莱伊尔为旗手的"均变论"成了地学界公认的科学哲学和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古生物学、矿物学、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从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地学王国一片升平。地球科学还需要什么?需要一个统帅全局的大地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12.
白垩纪末期生物大批死亡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DP 524区中生代最晚期和第三纪最早期的沉积物中,保存着白垩纪末期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详细纪录。我们对该孔进行了加密取样,样品间距大致相当于100年或1000年的时间间隔,同时对样品进行了碳酸盐含量、微量元素成分及碳氧同位素分析。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可以解释为白垩纪末期生物大批死亡的结果,当时大量远洋地区的生物扫地以尽。养料锐减导致部分从河流带来的溶解CO_2转移到大气圈,致使在长达40,000年的时间内,空气中的CO_2剧增。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就是氧同位素所揭示的温度升高的原因。 第三纪最早期沉积物中,包括来自“白垩纪生物群”中的化石,有的已经过再沉积作用,有的则是这场灾难的最后幸存者。我们的资料表明,大量远洋生物的灭绝是在第三纪最早期的不利环境中发生的。而这种异常的环境则是生物大批死亡的结果,且持续有几千年之久。恐龙就是因为温度灾难性升高产生的热异常而灭绝的。 大洋中生物大批灭绝的原因,与巨大的天外星体的陨落有关,界线附近的铱异常即其标志,我们的资料与许靖华不久前发表的彗星冲击说是不抵触的。  相似文献   
13.
希曾任名利场上的一场角力中败北,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1966年6月2日,<纽约时报>登载了该报记者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题为"生物演化与磁场的关系"的报道.文章说,生物演化与地球磁场有关是布鲁斯·希曾博士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奥泼代克博士、德拉戈斯拉夫·宁科维奇博士和吉米·黑斯博士等都是课题组的成员.消...  相似文献   
14.
洋底地质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8年以前,研究洋底地质学的手段主要是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地质学.1968年,联合海洋研究所深部取样组织(JOIDES)成立,并在同一年发起开展深海钻探计划(DSDP).从1968年到1983年,格拉玛挑战者号钻井船做了多次环球航行,在96个航次中总共完成了624个钻孔.这些工作使海洋地质学发展成为一门可以与大陆地质学并驾齐驱的学科.现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深钻或直接研究深海岩芯来验证早先根据地球物理调查提出的各种理论推测,钻探本身还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些新数据、新思想和新结论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海洋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试图就我们在深海钻探计划实施15年以后获得的主要成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16.
南华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证据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继亮  许靖华 《地质科学》1989,2(3):217-225
华南的大地构造有两种解释,一种可称为加里东造山模式,另一种可称为华南阿尔卑斯模式。前者认为华南是一个早古生代造山带,其后便成为准地台。中生代时受到活化导致盖层与基底的褶皱、断裂、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但这个模式不能解释许多地质事实。 本文继许靖华等(1987)的模式之后,给出了一些新证据,其中包括皖赣蛇绿混杂岩、蓝田、西山和乐平构造窗以及庐山飞来峰。这些证据为华南的三叠纪造山作用和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人们简单地认为现代大洋的盐分来自陆地岩石的风化作用。按照这一模式,如果大洋的体积不再增加,大洋水的盐度势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来愈高。  相似文献   
18.
<正>魏格纳是一位勇于实践、热衷探险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形成与研究以及人类对海陆起源的探索做出了伟大贡献。魏格纳,1880年11月1日出生于德国柏林。他的父亲是福音派新教的一位传教  相似文献   
19.
在18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地学界,"水火之争"可谓无处不在,无远勿届。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可能诱发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并没有维持多久,就以"水成论"的失败而告终了。埋葬"水成论"的革命之火,来自维尔纳的"后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察尔汗湖钾盐蒸发岩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