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合肥盆地最古老的中生代地层防虎山组下部地层中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范围从200 Ma至大约2500 Ma. 它反映了可能为早侏罗世时期的大别造山带源区的复杂性. 此时期大别造山带物质组成主要包括: 三叠纪的高压- 超高压变质岩, 碎屑锆石年龄234~200 Ma;可能相当于代表中-朝克拉通南缘的秦岭群和二郎坪群的部分岩石, 碎屑锆石年龄481~378 Ma; 原来属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的岩石, 碎屑锆石年龄799~721 Ma; 以及原来可能属扬子克拉通、大约相当于碎屑锆石年龄2000 Ma和2500 Ma的古老变质基底物质.  相似文献   
22.
西藏聂拉木群主变质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高喜马拉雅出露的结晶岩系,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在Himachal Pradesh Vaikrita群(Hayden,1904),在库蒙地区称作中央结晶岩带(Heim等,1939),在尼泊尔称作西藏岩块(Bordet等,1972)和喜马拉雅片麻岩带(Ohta等,1973),在大吉岭和锡金称作大吉岭片麻岩(Ray,1974),在不丹称作Talhtsang群(Gansser, 1964),在我国称作珠穆朗玛群(应思淮,1947)和聂拉木群(张旗等,1981),它们形成一个连续的带,延伸整个高喜马拉雅(图1  相似文献   
23.
微量及颗粒锆石U—P 定年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4.
西昆仑山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的发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以来,先后做了4条横穿昆仑山的综合路线地质调查。它们是:中-巴公路沿线;新-藏公路沿线;于田县普鲁村-苏巴什-硫磺达坂路线;青海茫崖镇-祁曼塔格路线。在西昆仑山北部的调查区内,都有钙-碱性的深成岩体出露。通过对这些岩体系统地做U-Pb、Ar-Ar及Rb-Sr定年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早古生代年龄(384—480Ma),延伸上千公里,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常与属于蛇绿岩套的组分相伴生。这充分说明在青藏高原内部存在一条新发现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25.
从中酸性的岩浆活动论西藏高原地壳运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 view of their distinct NWW trending and their decreasing geological age from north to south, intermediate-acid magmatic rock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Xiza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trographical belts in general: (1) the Kangdese belt (120--10 m.y.). The major part of the belt is mainly composed of diorite, granodiorite, etc.,more intermediate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ranges from 120---70 m. y. in age; (2)the Lhangoi Kangri belt (30 m. y.) ; and (8) the Himalaya belt (20--10 m. y.). From their intruding features, spatial-temporal consistency, intruding scale, petrological characte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three petrographical belts secm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plate underthrust and collision.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 major part of the Kangdese belt is resulted from the underthrust of the Indian Ocean Plate towards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Plate while the Lhagoi Kangri belt and the Himalaya belt are the results:of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al Plate overlying the .Indian Plate with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Plate.  相似文献   
26.
西昆仑山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的发现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荣华 Vidal  P 《地质科学》1994,29(4):313-328
1987年以来,先后做了4条横穿昆仑山的综合路线地质调查。它们是:中-巴公路沿线;新-藏公路沿线;于田县普鲁村-苏巴什-硫磺达坂路线;青海茫崖镇-祁曼塔格路线。在西昆仑山北部的调查区内,都有钙-碱性的深成岩体出露。通过对这些岩体系统地做U-Pb、Ar-Ar及Rb-Sr定年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早古生代年龄(384-480Ma),延伸上千公里,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常与属于蛇绿岩套的组分相伴生。这充分说明在青藏高原内部存在一条新发现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27.
西藏南部某些中酸性岩体的铷-锶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藏高原南部广泛分布着中酸性岩类岩石。涂光炽教授等根据K-Ar年龄数据,探讨了冈底斯岩带(北带)、拉轨岗日岩带(中带)和喜马拉雅岩带(南带)在时空分布上的规律性。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三个岩带的时代和成因,我们对北带曲水岩体中的花岗闪长岩、中带康马岩体的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和南带告乌岩体的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的岩石样品进行了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测定,并分别求得了它们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