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降水天气及其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ICAPS常规地面高空、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降水天气的总体特点、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几次主要降水过程的降水量分布和环流形势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该期间降水天气的总体特点为:降雨过程多、降水量异常偏多、降水的局地性和突发性较强、城区降水多出现于午后和凌晨。奥运期间平均的高空环流形势与常年接近,但从500hPa位势高度沿116°E的时间-纬度剖面图上在40°N一带存在槽脊间隔分布的低高低高的随时间演变规律,经向风分析表明8月8日至14日冷暖空气在华北地区的活动相当频繁,造成了一次次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其中,8月8—14日共出现4次明显降水天气,其过程雨量分布特点明显不同,分别为部分地区型、带状分布型、城市中心型、波状分布型。其对应的环流系统属于造成夏季暴雨典型天气型中的副高西来槽型,但处于西来槽和副高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虽然四次主要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相近,但造成的降水分布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物理机制产生的中小尺度系统不同。  相似文献   
992.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是古生代经过俯冲-增生形成的复合造山带,该地区分布有多条蛇绿岩带,其中之一的西准噶尔达拉布特蛇绿岩被认为是最大的一条蛇绿岩带,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壳的残余。本文的资料显示蛇绿岩带内的镁铁质岩呈现出N-MORB、E-MORB和似OIB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阿克巴斯套岩体中的浅色辉长岩LA-ICP-MS锆石年龄测定,获得达拉布特蛇绿岩E-MORB型镁铁质岩的年龄为302±1.7Ma。鉴于达拉布特蛇绿岩中E-MORB和似OIB型镁铁质岩成因的复杂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辉长岩锆石U-Pb年龄所代表的意义存在两种可能性:(1)E-MORB型和似OIB型镁铁质岩可能是弧后盆地扩张后期的产物,代表蛇绿岩的年龄,其表明西准噶尔地区可能晚石炭纪还有洋盆存在;(2)E-MORB型镁铁质岩是蛇绿岩消亡阶段由于扩张脊和俯冲带碰撞作用而形成的弧前海山,形成时代晚于达拉布特主体蛇绿岩,但其成因与蛇绿岩的演化密切相关。本文侵向于第二种可能性,认为新疆北部晚石炭-早二叠可能仍存在活动陆缘,俯冲作用仍然存在,扩张脊俯冲形成的板片窗效应导致地幔楔、俯冲板片和沉积物等熔融促使基性岩浆向长英质酸性岩浆转变,从而引发了二叠纪大规模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了该时期的构造-岩浆-成矿-造山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弓虎军  朱赖民  孙博亚  李犇  郭波  王建其 《岩石学报》2009,25(11):3029-3042
东江口花岗岩体位于商丹与勉略缝合带之间的南秦岭中部,其中存在大量基性暗色微粒包体.锆石的LA-MCICPMS联机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东江口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23Ma,其包体锆石的结晶年龄为222Ma,与寄主岩体大致同时形成,指示秦岭造山带印支晚期岩石圈构造体制属性从挤压.伸展转变发生在220Ma左右.锆石的Lu-Hf同位素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南秦岭晚三叠纪花岗岩是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亏损的幔源岩浆与南秦岭(或扬子)的基底地壳物质可能为南秦岭地区晚三叠纪花岗岩的源区物质,它们的形成起因于秦岭造山带在主造山期后发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大约220Ma开始,南秦岭岩石圈构造应力性质从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变,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底侵于下地壳,诱发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过程中,幔源岩浆与寄主岩浆发生成份的交换,两种岩浆混合过程中不完全混溶,最终形成寄主岩体和暗色基性微粒包体.  相似文献   
994.
《地图》2005,(3):8-9
在收到这些地图的那一刻,我就被它们在纯粹形式上的美感所深深吸引。我用读“画”的逻辑在读它们,而不是在地理上对“地图”进行判读。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极其精彩地论述了在文学审美中“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如果放到这里感受一下,不用串通五官,只是从视觉到视觉,从主观创作出的视觉美感,变成工程技术偶然制作出的视觉美感,这里,怕也是另一种“通感”呢!  相似文献   
995.
《地图》2005,(3):88-91
我收藏有一套民国元年(1912年)胡晋接先生编著的《中华民国地理新图》。这套图是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的,全图彩色印刷.共21幅.起首两幅就是“前清乾嘉以前中华领域图”和“前清乾嘉以后中华领域损失图”。后面有植物、动物、物产、铁路、民族.甚至全世界华侨分布的一系列专项地图!  相似文献   
996.
在尚未取得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资料的情况下,笔者着重野外观察、室内鉴定,结合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龄等所提供的信息,探讨了桃坪花岗岩的物质来源、构造类型和成岩方式;揭示了桃坪花岗岩与围岩变彬、变质作用的成因联系;并提出桃坪花岗岩在成因上属于S型、同构造、晚运动、半原地花岗岩。  相似文献   
997.
鲁南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常与苍山ML5.6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方法分析一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发现在苍山ML5.6级地震前,鲁南地区23个月无ML≥2.5级地震;在1985年6月新泰ML4.1级地震以后,ML≥3.0级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苍山-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1974年以后沿苍尼断裂的ML≥3.0级地震都发生在5.6级地震震中附近。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山西省高平市曲辉公路刚使用两年的遇仙山隧洞变形破坏成因和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为隧洞的工程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在麻粒岩相条件下,荣成含蓝晶石榴辉岩发生退变质,其中的绿辉石退变质成透辉石+中长石组成的后成合晶,蓝晶石大部分被冠状体取代,基于详细探针分析结果的成分迁移估算显示,冠状体的形成需要从绿辉石的分解中获取CaO,MgO,FeO,绿辉石的分解包含两个反应:一个为绿辉石中的硬玉分子与石英结合形成钠长石;另一个发生在绿辉石内部各端员组分之间,后者不但形成后成合晶,而且为蓝晶石周围冠状体的形成提供CaO,MgO,FeO,蓝晶石的分解未能给后成合晶的形成提供SiO2,绿辉石与蓝晶石在分解时并冰形成一个封闭体系,它们均从周围环境中获取SiO2。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泥质岩直接盖层的毛管压力曲线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连续施加压力至300MPa,所获孔喉中值直径、中值压力、变异系数、喉道半径、频率分布及其渗透率贡献等参数都表明,泥质岩直接盖层具有中等以上的封闭天然气的能力,具有孔喉中值直径与最大进汞饱和度呈正比;与中值压力和变异系数呈反比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