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除要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渗外,还需要有卓越的导热性能。为此,论文以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混入高导热率天然石墨,配置兼具防渗-导热功能的缓冲材料。按照相同的石墨掺入率(20%,质量比),把最大粒径为50目、100目、200目和325目的石墨分别掺入膨润土,形成均匀的石墨-膨润土混合物。开展膨润土-石墨混合物自由膨胀率、恒体积膨胀力和渗透等水-力特性试验,探讨石墨粒径对膨润土-石墨混合物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石墨掺入率下,最大粒径100~200目的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可以形成更好的缓冲材料,其渗透系数最小,而膨胀力最大。究其原因,应与石墨-膨润土的接触方式相关。石墨呈扁平状结构,粒径较大时,石墨和膨润土被压实后,容易在扁平结构末端形成未被充填的孔隙;而石墨粒径较小时,石墨和膨润土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石墨属于憎水性材料,膨润土-石墨界面处提供了更多渗漏通道。研究结论为配置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材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2.
南秦岭北缘小茅岭复式岩体主要由宋家屋场基性辉绿(辉长)岩,迷魂阵、磨沟峡和叶家湾中性-偏酸性闪长岩组成,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870~840 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宋家屋场基性岩属亚碱性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Ti、P等具有弱的负异常,Zr、Hf等高场强元素的含量较高,Zr/Y、Ta/Yb比值较高,Zr/Nb比值较低,与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投于火山弧岩石区域,一些元素的富集特征可能来源于受俯冲块体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迷魂阵、磨沟峡及叶家湾闪长岩体均属准铝质亚碱性系列岩石,具有岛弧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宋家屋场岩体主要来自亏损地幔源区,磨沟峡和叶家湾岩体主要为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迷魂阵岩体主要为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上述特征表明小茅岭复式岩体各组成部分可能形成于870~840 Ma俯冲相关的岛弧构造背景,俯冲块体脱水形成的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这种地幔部分熔融形成了宋家屋场角闪辉绿(辉长)岩,由于基性岩浆的加热,诱发新生基性下地壳及原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磨沟峡、叶家湾及迷魂阵岩体。结合陡岭地区~850–780 Ma变质作用及岩浆事件相关报导,在南秦岭北缘小茅岭—陡岭隆起带上,新元古代早期存在一期构造-岩浆-变质事件,该事件的区域大地构造属性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44.
对地观测卫星遥感能够提供广泛可靠的空间信息,是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为阐明卫星遥感技术对洪水研究的推动作用,回顾了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技术需求,以对地观测卫星遥感三大阶段的发展轨迹为主线,分析了遥感空间信息在洪水研究中的历史性贡献和阶段性效用,讨论总结了危险分区法、水文模型和微波遥感监测等3种洪水研究典型方法的应用进展。提出未来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的重点:遥感空间信息与模型算法的深度结合,遥感反演算法与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典型洪水研究方法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大数据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以期为提升洪水应急响应能力与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5.
松树沟超镁铁岩─铬铁岩的稀土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米仓山碱性岩中的主要矿物研究及其成因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米仓山碱性岩中的主要矿物为富铝的(次硅)铝铁质透辉石、钙质角闪石、霞石等,且大量出现霞石,但无或极少有碱性暗色矿物。研究表明:氧逸度低是碱性岩浆不能结晶出碱性暗色矿物的原因。本区这种无碱性暗色矿物的碱性岩是在封闭体系及深成条件下结晶的,而其它地区含有碱性暗色矿物的岩石则是在开放体系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7.
48.
一个与大尺度模式耦合的边界层温度诊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个与p—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耦合的边界层温度诊断模式。应用大模式提供的温度场作为边条件数值求解边界层热力学方程得到边界层温度。用FGGE资料一次寒潮过程进行试验,说明结果达到一定精度。本边界层模式原则上可应用于其他大尺度模式。  相似文献   
49.
由于FM-CW雷达硬件、信号处理以及多普勒偏振FM-CW雷达DARR可用性方面的进步,FM-CW对流层雷达领域可能出现新的突破。DARR具有很高的距离、多普勒速度和偏振分辨率。该雷达能获得每秒几厘米的多普勒分辨率,及每秒±9米的最大多普勒范围。使用两个直接安装在发射和接收天线中心馈电器后面的机械偏振器,工作时偏振角的范围在±90度之间。本文给出了实测的多普勒速度和测偏振反射率廓线。根据这些廓线对层状云降雨融化过程和雨滴谱进行了模拟和验证。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四川省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发展现状的综合评价,结合90年代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的分析,指出本世纪末全省主要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完成目标在对策上应遵循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