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篇 |
大气科学 | 23篇 |
地球物理 | 68篇 |
地质学 | 262篇 |
海洋学 | 51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9篇 |
自然地理 | 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拆沉陆壳物质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来自橄榄岩捕虏体中角闪石的成分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并讨论了角闪石成分与改造岩石圈地幔熔体的性质与来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岩类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主要为交代成因。在化学上,它们属于钙质角闪石。太行山南段符山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属于镁质普通角闪石和浅闪石或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鲁西铁铜沟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为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和镁绿钙闪石质普通角闪石。与板内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相比,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具有相对高的Mg#(鲁西:86.0~90.8;太行山:90.7~94.2)和SiO2(鲁西:44.04%~46.98%;太行山:47.09%~49.79%)以及相对低的Na2O(1.92%~2.51%)、TiO2(0.01%~1.46%)、Nb(0.29×10-6~1.98×10-6)和Zr(1.61×10-6~5.34×10-6),这与来自俯冲带之上地幔楔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相类似。综合橄榄岩捕虏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判定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岩石圈地幔遭受了起源于拆沉陆壳物质熔融熔体的改造。 相似文献
432.
本文报道了徐淮地区5个早白垩世adakitic岩体全岩的Pb同位素组成和其中3个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并讨论了岩浆源区的性质和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早期的构造演化.结果表明,班井、丰山和蔡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7±1Ma、129±2Ma和131±1Ma.利国、班井、夹沟、丰山和蔡山岩体的全岩(206Pb/024Pb)t、(207Ph/204Pb)t和(208Pb/204Pb)t初始比值分别变化于17.957~18.620、15.508~15.655和38.129~38.710之间.综合早白垩世adakitic岩石高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以及继承锆石年代学和其中榴辉岩类捕虏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华北克拉通东部徐淮地区早白垩世adakitic岩石的岩浆源区以断离的扬子克拉通俯冲板片(基底物质)为主,并有拆沉的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参与.这与扬子克拉通沿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构造模式相吻合. 相似文献
433.
新疆东昆仑白干湖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矿带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Ⅰ)南部,柴达木微陆块(Ⅱ)南缘的祁漫塔格加里东褶皱系。区内各矿种成矿与地质背景的专属性明显:研究区东部鸭子泉一带的鸭子泉混杂岩带控制着区内铜、金、铁多金属矿产的分布;中东部白干湖—黑山一带下元古界金水群、志留系白干湖组与阿尔金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构造白干湖断裂,以及北东向展布的加里东—华力西期侵入岩带控制着区内钨锡矿产的分布;中部古尔嘎一带奥陶系祁漫塔格群、阿尔金和碧云山两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以及华力西期侵入岩带控制着铜、金矿产的分布;西部黑山—吐拉一带金水口群与碧云山断裂的次一级构造及东西向展布的华力西期岩浆岩带控制着区内铜、金矿产的分布。成矿带内划分了5个找矿靶区。近年,在各靶区内钨、锡、金、铜以及多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先后发现了以白干湖钨锡矿田为代表的一批矿床和有希望、有新突破的矿产地多处。该区有可能成为我国主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34.
许文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6(1):61-62
为了全面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来引导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并提出了从感性知识入手,诱发思维动机;抓住关键,疏通思路;制造矛盾,设疑问难;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5.
华北地块东南缘中生代侵入杂岩中所含榴辉岩类包体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块东南缘中生代侵入杂岩中所含榴辉岩类包体中矿物的分析结果表明, 组成榴辉岩类包体的各矿物之间元素的分配在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已经达到了化学平衡;石榴石中Al、Fe、Mn, 单斜辉石中Na、Mg、Ca, 角闪石中Na、Mg、Fe等主量元素含量与其全岩之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 受全岩成分制约;石榴石明显富集HREE、贫LREE, 单斜辉石相对富集LREE、MREE、贫HREE, 两者轻、重稀土含量呈相互消长的互补关系, 石榴石和单斜辉石中分别富集Y、Sr, Ga和过渡族元素Sc、Ti、V、Cr、Co等含量较高, 其含量受全岩成分控制;金红石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很少, Fe、Al、Mg、Ca、Mn、Nb、Ta、Cr和Zr含量相对较高, Rb、Sr、Ba含量极低, 部分微量元素(如Nb、Cr、Fe、V、W等)含量与其原岩有继承和对应关系;部分原生或/和退变角闪石的REE配分模式分别与单斜辉石和石榴石相似, 过渡族金属元素等的含量与石榴石、单斜辉石和全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角闪石容纳Na、K、Sr、Rb、Ba等元素的能力较强, 其成分除受全岩成分的制约外, 石榴石、单斜辉石对其形成也有影响。榴辉岩类包体与其寄主中生代侵入杂岩中部分高价态/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HREE)呈相互消长的关系。榴辉岩的形成与扬子地块和华北地块之间的俯冲-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36.
国外无氯钾肥研究及应用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无氯钾肥 (硫酸钾、硝酸钾、钾镁硫酸盐复合肥等 )在农业上的应用品种及数量不断增加。智利、埃及、以色列、约旦、墨西哥、美国等在开采钾矿开发计划中 ,都列入了无氯钾肥的项目。世界上一些主要钾盐生产商不断改进相关的生产工艺并开发出无氯钾盐的新产品。这些研究及应用动态 ,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37.
松辽盆地南部基底花岗质岩石锆石LA-ICP-MS U-Pb定年:对盆地基底形成时代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限定松辽盆地基底的形成时代,对松辽盆地南部7个基底花岗质岩石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7个基底花岗质岩石中的锆石均呈自形晶,且具有典型的岩浆生长振荡环带.测年结果表明,位于西部斜坡区洮6井(T6-1)石英闪长岩形成于(236±3)Ma;位于东南隆起区北部榆参1#(YC1-1)井下部(2126 m)闪长岩形成于(319±1)Ma,其中有(364±3)Ma的捕获锆石,其上部(1994 m)钾长花岗岩(YC1-2)形成于(361±2)Ma;位于东南隆起区南部十屋断陷内秦2井(Q2-1)、松南121井(SN121)、松南122井(SN122)和松南72井(SN72)基底花岗质岩石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61±5),(165±2),(165±1)和(161±4)Ma.统计结果表明,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构成了基底花岗岩的主体,同时基底中发育有海西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这暗示松辽盆地是在中生代中侏罗世造山作用之后发展起来的中生代晚期陆内或陆缘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438.
井灌区限量开采地下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灌区限量开采地下水,既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增加灌溉水源,防止因过量超采地下水诱发的种种危害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对山西省运城地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地下水环境变异及其带来的种种危害进行了调查,并就其解决途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9.
鲁西中生代高镁辉石闪长岩中超镁铁质捕虏体成因:氧化态和铂族元素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莱芜晚中生代高镁闪长岩中含丰富的超镁铁质捕虏体,主要为纯橄岩(>80%),少量方辉橄榄岩(<5%)和橄榄辉石岩(<15%)。测定了代表性捕虏体的亲铁、亲铜元素含量,根据其矿物化学成分计算了捕虏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方辉橄榄岩遭受了不同程度富Si熔体的交代,全岩富含Cr、Co、Ni和IPGE,高IPGE/PPGE值,是地幔深度部分熔融的残留。纯橄岩由铬铁矿和高Mg橄榄石组成,全岩富含Cr、Co、Ni,贫IPGE,低IPGE/PPGE值,可能为一种镁铁质熔体的堆晶岩。纯橄岩中橄榄石成分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范围,局部镁橄榄石(Fo)成分高达94,可能是堆晶中橄榄石与足够的铬铁矿反应的结果,原始熔体可能为玻镁安山质岩浆。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都显示高fO2值,FMQ+1.4~+2.4,与研究区早古生代相对还原的陆下岩石圈地幔(fO2低于C-CO2缓冲反应)形成鲜明对比。数据表明,中生代扬子大陆和华北克拉通碰撞之前,特提斯大洋板块和扬子大陆边缘相继俯冲到华北克拉通东缘之下,导致当时岩石圈地幔的fO2陡升。 相似文献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