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穆克敏教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88年3月18日在长春病逝,终年61岁。穆克敏教授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195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后留校任教。1952年调至东北地质学院地质系任教,历任岩石教研室主任,地质系主任等职,生  相似文献   
112.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主办,矿产地质研究院主编的《矿产与地质》,在国内公开发行了。这是地质界一件大喜事,更是有色金属系统地质界的一件大喜事。值此公开发行之际,我表示热烈祝贺!祝愿这一刊物能为促进地质科技、特别是有色金属地质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矿产与地质》是在办了六年时间的《矿产地质》(即我院学报)的基础上创刊的,它将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综合性地质刊物,它有较强综合  相似文献   
113.
地幔交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幔交代作用是地球内部的一种化学变化。从200公里深处由高速喷发带上来的地幔岩块的研究表明,在熔融之前某些含挥发组分的交代矿物已经存在。地幔交代作用的提出,是用以解释硷性岩浆的化学组成和同位素体系变化的原因。硷性岩浆作用广泛的时空分布表明,地幔交代作用是广泛的,并且是长期的一种地质作用。它不仅是引起地幔化学上和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是产生硷性岩浆的理想源区和引起克拉通地区陆壳抬升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4.
华北克拉通显生宙岩石圈的演化是近年来国内外地质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时代构成为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时间与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15.
随着光学天文望远镜口径不断增大,望远镜主镜多采用拼接镜面形式,而微位移促动器作为镜面拼接技术的关键部件,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双螺旋滚珠丝杆代替传统机械式微位移促动器中减速器加滚珠丝杆结构,利用差动螺旋原理进行微位移输出,使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并对负载时电机所需的转矩进行分析。微位移促动器的输出位移精度、行程及负载能力是重要技术指标,本文从这三方面的要求出发,开展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微位移促动器总行程为5 mm,理论最大可承载1 200 N,在200 N的负载下实现200 nm的步长分辨率,开环单向位移精度优于0.65μm,闭环单向位移精度优于0.2μm。验证了所提出的微位移促动器具备高精度、大行程和高负载的要求,为我国未来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设计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16.
桂西南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由浅水陆棚、地台边缘—斜坡、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和深水盆地4种主要的沉积类型组成,自北向南呈现由浅到深的规律性分布。深水区地层以含锰粘土岩、硅质岩、滑塌角砾灰岩和普遍发育玄武岩为重要特征,与盆地边缘差别显著。以斜坡相区生物地层控制良好的层序地层和重要事件为桥梁,建立了深水区地层序列、主要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及其与不同相区的年代地层对比关系。深水区岩浆活动可识别D1晚期—D2早期、D3晚期—C1早期、C2中期—P1早期以及P3—T1早期4个幕式活跃期;以洋岛型玄武岩(OIB)为主,滇—桂—越边境地区具洋岛—洋脊型(MORB)过渡特征。枕状玄武岩主要集中在C1早期、C2中期—P1早期和T1早期三个时段,其中C2—P1玄武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研究表明右江盆地是晚古生代发育于扬子与印支地块间的小洋盆,属东特提斯多岛洋的一部分。其沉积演化经历了浅水陆表海盆地(D1)、深水裂谷盆地(D2—D3)、扩张洋盆(C1—P2)、收缩洋盆(P3—T2早期)、残余盆地(T2晚期—T3早期)五个阶段。盆地西南缘可能属印支地块的北部边缘,而盆地北部属扬子地块的西南缘。  相似文献   
117.
辽西阜新中生代碱性玄武岩的K-Ar同位素年龄为84.76±1.67Ma, 其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岩石捕虏体, 包括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含长角闪二辉石岩、二辉麻粒岩和辉石斜长片麻岩等。与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同类捕虏体相比, 橄榄岩类捕虏体中橄榄石的成分相似 (Fo= 86~91), 透辉石具有富Al、贫Cr 和Ca 的特点, 尖晶石的成分以MgAl2 O4 为主, 有的橄榄岩捕虏体中含少量韭闪石。二辉麻粒岩捕虏体中的斜方辉石为紫苏辉石, 单斜辉石为普通辉石, 斜长石属于更长石。橄榄岩类捕虏体的平衡温度为1012.6℃~1272.1℃; 压力为1.825~2.935GPa, 二辉麻粒岩和片麻岩的平衡温度为892℃~1157℃。该类深源岩石捕虏体的发现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上地幔和下地壳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采用中国地震局陆态网络数据,解算并对比南北地震带北段速度场、速度投影、基线时间序列。对比发现:①各点速度矢量呈顺时针旋转;②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2011-2015年银川地堑各站(银川、盐池、中卫、海原等)沿NNW方向扩张;③祁连断裂表现为左旋剪切和逆冲挤压,2013年起闭锁加强;海原断裂表现为稳定的左旋和逆冲,2013年起剪切加速;六盘山断裂表现为持续并放缓的逆冲和较弱的右旋;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段呈高速且放缓的逆冲以及高速但低应变累积的左旋,东段保持高速稳定的左旋和持续逆冲。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消瘀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采用益气消瘀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B组单用益气消瘀汤治疗,C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变,血清TNF-α、IL-2及IL-6含量变化。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3.3%,B组为70.0%,C组为90.0%,A、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血清TNF-α、IL-2及IL-6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瘀汤联合耳穴压豆可以有效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增加血清IL-2含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0.
高质量地图点要素标注及自动配置问题是地图制图中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地图点要素标注中的重叠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局部优化功能实现防重叠冲突的地图点要素标注。该文首先通过地图点要素标注的位置分配问题,建立基于点要素的八位置候选模型。其次,针对地图点的防重叠冲突问题,提出地图点标注的重叠数量评价函数和重叠面积评价函数,记录每一次迭代过程中点要素标注的重叠个数和重叠面积,得到标注重叠质量得分,进而得到适应度评分。最后基于3种评分结果建立新的终止条件,将数次迭代后满足该条件的标注设置为最终的配置方案。实验采用随机模拟数据和福州大学城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和防重叠冲突的点标注配置与一般的标注配置相比,其重叠个数减少了89%。在迭代过程中最后一代相较于第一代的重叠面积减少了75%,标注的适应度提升54.5%。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计算出群体点标注的近似最优解,显著提升地图标注的美观性和位置平衡性,适用于网络地图和专题地图点要素的自动化标注和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