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788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44年   2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疆哈密红山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Cu-Au矿床的氧化带呈漏斗状产于原生硫化物矿体的上部,延深50~60m,以硫酸盐矿物为主。X射线粉晶衍射、湿法化学和差热分析研究表明,钾铁矾、板铁矾和副基铁矾3种硫酸盐矿物均系在中国首次发现。钾铁矾湿法化学分析为:H2O6.35%,SO349.72%,Na2O0.15%,Fe2O326.00%,K2O12.47%,FeO0.25%,SiO23.25%,不溶物0.85%,CaO0.11%,总计99.15%;XRD特征谱线为:4.40(100),4.26(70),6.58(47)。板铁矾湿法化学分析为H2O26.51%,SO349.91%,Na2O0.03%,Fe2O322.52%,MgO0.01%,CaO0.03%,总计99.01%;XRD特征谱线为:9.16(100),3.29(9),4.06(8)。副基铁矾湿法化学分析为H2O24.82%,SO338.53%,Al2O30.18%,Fe2O336.10%,MgO0.02%,CaO0.04%,总计99.69%;XRD特征谱线为:5.00(100),3.11(41),5.85(39)。热分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化学分析的可靠性,并对这些硫酸盐热反应机制作了解释。该类硫酸盐矿物已作为新型资源直接制酸用于湿法炼铜,具有选矿和环保上的巨大优势。对该类硫酸盐矿物的共生组合、形成次序、形成条件的深入研究还可用来反演古环境和古气候。  相似文献   
992.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自然资源全域管理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潍坊市北部盐碱地保护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经过实践检验的盐碱地保护利用成功路径、方法、模式,包括扩大农业生产空间、营造绿色生态空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拓展产业项目用地空间等,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科学复垦耕地,合理进行项目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大陆印支碰撞造山系及其造山机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古特提斯洋盆的闭合导致了诸多的微块体于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T3-J2)碰撞,形成东亚大陆南部巨型印支造山系。中国大陆的印支碰撞造山系呈现巨大的"T"型复合造山系,位于西部的印支造山系(巴颜喀拉-北羌塘-南羌塘-拉萨印支造山带)形成于"多洋盆、多地体、多岛弧"的古特提斯的构造背景,伴随古特提斯多洋盆的俯冲和闭合,产生广泛的岛弧、增生楔和高压变质带的增生造山,以及多地体的碰撞造山作用,形成大型造山拼贴体,伴随以紧闭同劈理褶皱和逆冲、走滑断裂为特征的地壳变形。而位于中东部的印支造山系为北中国与扬子陆块之间的直接碰撞的产物,在扬子被动陆缘之上形成的松潘-甘孜、南秦岭造山带显示深层滑脱为造山机制的大规模地壳上部剪切应变;由于扬子地壳印支期深俯冲(>100km)和山根挤出机制,造成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大规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出露。  相似文献   
994.
周代许 《地理教学》2012,(12):18-20,14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高考地理试题也不断体现着新课标的思想: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增加,结合生活现象与实际设置的情境题增加。针对日常教学中的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开展提出了生活化地理素材搜集的六种方法,并提出生活化地理教学的现象递推模式、实际问题解决模式、延伸课堂模式三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95.
梁宝寺区煤矸石及其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煤矿建设之前,对梁宝寺区煤矸石进行了研究和评价,预算了该区煤矸石在煤矿建设和生产各阶段的产出量,详细分析了其物理化学特征,提出了今后煤矿对各种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为煤矿日后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6.
粤东白云嶂火山喷发盆地碱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惠东地区白云嶂火山盆地中侏罗-早白垩世火山岩广泛发育,在其上部新发现一套碱性火山岩,岩性主要为碱长流纹质-粗面质火山碎屑岩,根据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及与上下层位的接触关系,将其命名为白云嶂组。其层位位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南山村组之上、早白垩世官草湖组之下,其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997.
董守玉  许健民  刘景秀   《气象》1985,11(10):11-14
一、引言 目前许多气象台采用统计方法预报台风路径,随着统计方法的增多,发展了多种综合方案。上海市海洋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的“台风路径预报的一种复合模式”就是其中一例。在国外也多采用综合方案,如美国的。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提取的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邻近象元特征差异的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栅格运算识别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突变,结合阈值法准确提取建设用地边界。将该方法应用于2009年中国大陆34个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提取,并与基于TM数据以及基于DMSP/OLS数据传统全局阈值法和局部优化法提取的建设用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提取的建设用地象元数与TM影像提取的象元数呈较好的相关性(R2=0.966),均方根误差为191.64个象元,相对精度为82.79%,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边缘面积比指数和连接度指数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R2分别为0.475 4、0.366 2、0.858 9和0.915 3)。该方法不仅能准确识别大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斑块边界,而且不会漏掉小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斑块,克服了传统全局阈值法和局部优化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9.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3个时期遥感图像解译,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认为毛乌素沙地近20 a来沙漠化程度有所减轻,植被覆盖有所增加。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导致植被覆盖增加的决定因素,近20 a中该区年际气候变化表现为增温和降水波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 气温升高是促使本研究区植被覆盖增加的主要气候因素,气温升高引起的生长季节的延长和生长加速是研究区NDVI增加的主要原因,即气候变暖促进了该区植被覆盖增加。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在20 a来农田和林地的大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详细讨论了地球自转变化的天文地球动力学效应。地球表面的任何方向的水平运动,在惯性空间中看来都是转动,由此产生的离心力矩是地壳极移运动的原因,极移使地球发生相应的形变,也是大规模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原因之一。此外,地球自转产生的Coriolis力是重力分异中的地球各圈层产生差异旋转运动的原因,地球的差异旋转是地球自转速率近十年变化、黄赤交角的非摄动长期变化以及近周日自由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