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6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9 毫秒
21.
访韩纪行     
访韩纪行许东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430071)应韩国资源工学会的邀请,我和我夫人李贤淑于1994年5月12日到5月25日访问了韩国。在韩国资源工学会1994年春季学术交流大会上作了特邀报告,参观访问了汉城大学和江原大学以及韩国资源研...  相似文献   
22.
中等主应力变化引起的岩石破坏与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东俊  耿乃光 《地震学报》1984,6(2):159-166
用真三轴试验机对福田花岗岩和山口大理岩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如果从一定的应力状态开始,保持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不变,单独改变中等主应力可以引起岩石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破坏前声发射率急剧增长的前兆比由最大主应力增加引起岩石破坏时的声发射前兆出现晚得多.联系这一现象对中等主应力变化引起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应力途径对砂岩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姚孝新等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脆性-延性变化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了两种加载方式。A型:在一定的围压下增加轴压使岩石破坏(即常规的三轴实验);B型:在一定的围压下增加轴压到岩石破坏前的某一应力状态,然后停止加轴压转而减小围压使岩石破坏。实验表明,在同样的应力状态下,一种岩石在B型实验中表现得比在A型实验中脆。  相似文献   
24.
高孔隙性软弱砂岩在一般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东俊 《岩土力学》1982,3(1):13-25
本文作者利用茂木清夫教授的岩石真三轴压缩仪,研究了抗压强度为300公斤/匣米2左右,孔隙度高选27%,容重仅为1.85克/厘米3的高孔隙性软弱砂岩的力学特性.在室温下,把围压加到500公斤/厘米2,就观测到变形和破坏特性,从脆性过渡到韧性的全过程.同时,分别在50和100公斤/厘米2的恒定围压下,成功地把中间主应力σ2从σ2=σ3的下限加到σ2=σ1的上限,观测到强度随中间主应力的增长而连渐增加到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的全过程;在100公斤/厘米2的恒定围压下以及σ3=100,σ2=295公斤/厘米2的一般三轴应力状态下。  相似文献   
25.
软弱岩体流变特性及长期强度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东俊 《岩土力学》1980,2(1):37-50
所有岩体,特别是软弱岩体,在一定载荷的长期作用下,都具有变形随时间增长而影响其强度的流变特性.这一点,早被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及岩体工程实践所证实. 众所周知,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以及被松软物质充填的各种结构面(以下统称弱层)的流变性质更为显著.弱层是许多工程基岩或围岩经常碰到的.因此,对弱层流变特性及其对强度的时间效应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葛洲坝工程基岩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我所71~78年来为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一期工程进行的基岩稳定性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地应力对基坑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粘土岩软弱夹层,特别是泥化夹层的长期稳定性和长期强度。通过地应力实测,证实了即使在褶皱轻微、地形平缓的红色岩层中仍可能有较大的构造应力存在,它的局部释放会直接影响岩体稳定。并且有力地说明了构造运动作用是粘土岩泥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对粘土岩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以及物质结构特性的研究,指出了在外力作用下,当其亚微观结构或微观结构受到破坏时,因粘土颗粒大量吸水膨胀而可能产生泥化。根据现场和室内的剪切蠕变和室内的剪切松弛以及扭转蠕变试验结果,指出了粘土质粉砂岩、砂岩、粘土岩软弱夹层均具有显著的流变特性,提出了确定长期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茂业从来靠苦勤木树多年始成荫清风明月好光景夫子之德长追寻1999年12月28日是日本著名地震学家茂木清夫教授70寿辰。作为茂木教授的学生,我们恭祝茂木教授健康长寿。笔者撰写的《日本著名地震学家和岩石力学家茂木清夫生平简介》曾在本刊1989年第12期刊出。祝贺茂木清夫教授70寿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耿乃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体土力学研究所@许东俊  相似文献   
28.
时序分析在边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对边坡变形规律的研究,建立了边坡位移序列的叠合时序模型。将边坡位格分解为确定性位移和随机性位移两部分,并实现了基于误差方差最小原则的边坡位移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29.
应力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五年来应力途径研究工作的进展。实验表明几种岩石的强度、延性和脆性、体积变化和破坏前兆等与应力途径有关。三个主应力的变化(最大主应力的增加,最小主应力的减小和中等主应力的增加或减小)都能引起岩石的破坏,而破坏前兆的表明却有很大差别。这对了解岩石的性质和研究地震成因及前兆规律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PT3型岩石高压真三轴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s and functions of the rock high pressure true triaxial machine newly developed and some research results with this machine. By the rock high pressure true triaxial machine, three principal stresses can be controlled and changed independently, so that any stress state and stress path in engineering rock mass and earth’s crust can be simulated. It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f Karman type general triaxial machine. By RT3 type rock high pressure true triaxial machin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can be applied up to 800 MPa, the intermediate and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up to 200 MPa. The strains and parameters of sonic wave in the directions of three principal stresses can also be determined. The machine is used well for studying the basic theory on rock mechanics, the stability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 and the behaviors of earthquake precurs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