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研究盱眙黏土团粒大小对改良填料水稳性的影响,结合苏北某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不同团粒粒径的石灰土、新型固化土的8组试样进行了加州承载比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土、新型固化土的膨胀量、吸水量随团粒粒径的增大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加州承载比值随团粒粒径的增大则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对比两种改良方法,新型固化剂的整体改良效果好于灰土,且在较大的团粒粒径处达加州承载比最大值,同时填料水稳性受团粒粒径影响不及灰土大。在以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就盱眙黏土的团粒大小对填料水稳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2.
南海真光层深度的遥感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水真光层是指海洋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层,海水真光层深度的反演有利于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估算。介绍了真光层深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并根据实测资料,通过经验拟合得到南海海水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衰减系数Kd(490)的关系:zeu=2.784/Kd(490)。经过与实测资料的对比发现,与其它通过叶绿素估算真光层深度的算法相比,本算法的精度明显提高。利用遥感估算的Kd(490)数据计算2003年南海的真光层深度,结果表明,南海陆源营养成分的输入以及南海环流是影响南海真光层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30a来伶仃洋海岸线变迁及海底冲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Kriging网格化等方法,构建了伶仃洋1990年和2008年2期海底地形四维时空模型,结合210Pb测年,分虎门区、淇澳岛区、伶仃洋浅滩区、伶仃航道区和铜鼓航道周边区等5个亚区定量分析了1975年以来伶仃洋海岸线变迁和海底冲淤时空变化。30a来,全区陆地面积增加216.0km2,水域面积减少84.6km2,滩涂面积减少131.4km2,水域容积减少19 783.7×104 m3,年均淤积量达到477.4×104 m3,河口整体处于不断淤浅萎缩中。5个亚区的年冲淤量分别为-236.6×104,135.3×104,663.7×104,-452.7×104和367.7×104 m3;平均冲淤速率分别为-4.46,0.93,1.27,-5.49和2.93cm/a。虎门区和伶仃航道区总体水深加深,其他区域水深变浅,铜鼓航道周边淤积最为严重。虎门区水深加深主因是自然冲刷和人工采砂,伶仃航道水深加深是人工清淤的结果,铜鼓航道为新开挖的人工航道。受人工疏浚抛泥影响,各航道两侧水深明显变浅,其他区域水深变化系三角洲自然演变结果。随着伶仃洋两岸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已成为该区海底地形地貌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隧道变形测量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近一年多种隧道变形测量采集整理分析为例,详细总结和讨论了地铁隧道变形测量的方法,对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附近上下行隧道变成进行了规律分析,同时对地铁一号线隧道运营以来整条隧道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8.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以后 ,温排水主要影响核电站以东沿岸水域 ,温升 2℃的范围大约在2km以内。邻近水域的鱼卵和仔鱼数量仍然比较丰富 ,季节变化亦无大异常 ,但是在种类组成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 :小沙丁鱼Sadinellaspp .鱼卵和仔鱼数量明显增多 ,斑Clupan odonpunctatus和鲷科 (Sparidae)鱼类的鱼卵和仔鱼数量显著减少 ,并且未见鱼Engraulisjaponicus和小公鱼Anchoviellasp .鱼卵以及科 (Engraulidae)和银汉鱼科 (Atherinidae)仔鱼的出现。鱼卵的数量分布与温排水有关 ,而仔鱼与之无关 ,鱼卵死亡率与温排水的关系亦不显著。文中还讨论了温排水的影响范围、鱼卵死亡率与温排水的关系以及温排水对成鱼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邻近水域鱼卵,仔鱼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以后,温排水主要影响核电站以东沿岸水域,温升2℃的范围大约在2km以内,邻近水域的鱼卵和仔鱼数量仍然比较丰富,季节变化亦无大异常,但是在种类组成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小沙丁鱼Sadinella spp.鱼卵和仔鱼数量明显增多,斑Cluparl odon punctatus和鲷科(Sparidae)鱼类的鱼卵和仔鱼数量显减少,并且未见鱼Eenraulis japonicus和小公鱼  相似文献   
110.
搅拌是海水混合的重要组成,其强度可由基于拉格朗日观点的有限时间李亚普诺夫指数(Finite Time Lyapunov Exponents,FTLE)定量计算。文章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统计分析了2002~2011年间南海地转流场的FTLE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FTLE在越南东南海域强度最大,对应水平搅拌作用最强;而在南海西北、东南区域其值偏低。近10年的南海水平搅拌呈缓慢增强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较强而冬季偏弱。FTLE的空间分布与基于欧拉观点的涡动能和应变速率相似,强搅拌的区域,其涡动能和应变速率亦较高。与Okubo-Weiss参数的比较则显示,构成流场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agrangian Coherent Structures,LCS)的FTLE脊线与流场中涡旋联系紧密,FTLE低值集中在旋转主导的涡旋内部,而高值多在涡旋周围应变主导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