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外开放对河南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与河南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河南的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河南经济发展还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河南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在18个地(市)分布格局都是集中于局部地区,集中程度先增大后减小。这种格局对各地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2.
为协调海岛开发利用需求与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做好广西海岛开发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本研究将单个海岛及周边海域作为一个整体,在宏观尺度上,以海洋生态红线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广西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围填需求,研究划定填海红线。经综合研究分析得到,近期可能有围填需求的海岛共128个,其中北海市6个,防城港市55个,钦州市67个。填海红线海岛共163个,其中禁止填海海岛152个,限制填海海岛11个,163个海岛中海洋保护区内海岛4个,重要滨海旅游区海岛16个,特殊保护海岛4个,重要河口区海岛107个,红树林区海岛32个。本研究可为海岛管理部门提供审批决策依据,为海岛的有序、科学、合理开发保驾护航。但对于单个海岛周边具体海域的围填海适宜性,还需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据有关部门预报,2010年1月15日的日环食全程持续约5个小时,环食带宽达500千米以上;日环食约于15日13时13分从非洲中部的乍得开始,经过印度、缅甸等国家,16时37分从中缅边境云南省瑞丽地区进入中国,16时58分在中国胶东半岛结束。  相似文献   
144.
采用大肠杆菌重组?-干扰素(rIFN-gamma)单独和联合处理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头肾巨噬细胞的方法, 进行了重组?-干扰素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研究。结果表明, 溶藻弧菌感染巨噬细胞后暴露于?-干扰素的细胞内细菌存活数量[(1380±80)CFU/mL]明显降低。然而, 在24h, ?-干扰素及脂多糖联合处理组巨噬细胞内溶藻弧菌的存活数量[(463±32)CFU/mL]比暴露于含有或者不含有脂多糖, NG-单甲基-L-精氨酸(NMMA)和过氧化氢酶的?-干扰素处理组少。采用?-干扰素, ?-干扰素和脂多糖, ?-干扰素、脂多糖和NMMA, ?-干扰素、脂多糖和过氧化氢酶四种方式处理24h能提高巨噬细胞过氧化氢的释放, 而不能提高NO2?的产物。另外, 经过?-干扰素处理能够明显降低巨噬细胞对溶藻弧菌的的吞噬作用, 但不影响对溶藻弧菌的杀伤作用。本文数据表明, 过氧化氢的释放和细胞吞噬作用能明显减少溶藻弧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对北武夷地区资溪-光泽杂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资溪岩体的年龄为236~238 Ma。结合收集的华南内陆地区已有的印支期岩浆岩的年龄资料,观察其年龄在SE-NW向和SW-NE向的时空变化情况,发现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岩年龄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到北西内陆地区呈逐渐年轻的趋势,而在大致沿武夷山走向的南西到北东方向上呈宽阔的近水平的线性分布趋势。印支期沿海岩浆弧在~260 Ma消失20 Ma之后,~240 Ma在距离海沟大约400~500 km的武夷山地区大规模出现,是水平俯冲造成的华南内陆新生岩浆弧形成,类似于新生代北美拉拉米造山和墨西哥中部的水平俯冲情况。由于加厚的中、下地壳温度较高,少量水平俯冲前端脱水形成的地幔岩浆侵入中、下地壳,带来的热很容易造成中、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北武夷地区大量印支期花岗质岩浆岩。  相似文献   
146.
广西岩溶峰林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及钻探成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梳理广西岩溶峰林区近年来抗旱找水成井的钻孔资料,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与成井的关系,结果表明:构造、岩性和岩溶发育层位是控制钻孔是否成井的主要因素。断层破碎带、向(背)斜以及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接触带等蓄水构造为有利的成井位置;石炭系地层(C1、C2)和上泥盆系地层(D3)为主要的成井地层,占成井总数的55.24%,平均单井出水量为261 m3·d-1,平均开采深度为37.67 m。通过对区内的岩溶水赋存特征及规律分析总结,归纳成6种钻探成井模式:压扭性断裂旁侧富水模式、相对隔水岩层阻水模式、挡水墙阻水模式、圈团褶皱蓄水构造模式、向/背斜轴部富水模式、自垩系红层盘地找水模式,并提出了几种常见的地形地貌特征找水标识。   相似文献   
147.
研究测定了百朗地下河大石围天坑段沉积柱芯中金属元素和沉积有机质(SOM)浓度,结合210Pb定年和历史事件记载,恢复了1932-2007年间百朗地下河流域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河沉积柱中主要有毒重金属Cd、Hg分别超过广西土壤背景值3.4和0.6倍,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11.2和2.7倍;1932年至2007年间;总体上沉积柱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趋势相似,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并推演了历史上农民运动、抗日战争、大跃进、改革开放初期和经济快速发展期等事件是造成百朗地下河流域金属元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沉积柱中钙与镁的垂直变化显示了1983年以来流域岩溶石山地区进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Cr、Pb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Fe、Cu、Ni、Zn、As、MgO来源为自然和人为混合源;Cd、Hg、Mn、CaO和SOM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与多环芳烃相关性分析显示Zn、Cd和As部分来源为人为的燃煤污染。因此沉积柱较好地记录了百朗地下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历史。   相似文献   
148.
本文根据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桂江桂林站的采样分析数据,讨论桂江上游的水化学组成及河水离子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HCO3-和Ca2+是主要的阴阳离子,主要来源于流域内碳酸对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河水主要离子浓度受流量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冬高夏低的趋势。同时,流域内硫酸也参与了碳酸盐岩的风化。此外,虽然流域内碳酸盐岩仅少量分布,但河水水化学特征仍受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共同控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因子贡献率为38.8%,与K+、Na+、Mg2+、Cl-、SO42-、NO3-相关性较大,在本研究中代表人类活动及大气沉降的影响,其中NO3-主要来源于流域内农业活动的面源污染;第二因子贡献率为28.2%,与HCO3-和Ca2+相关性大,代表碳酸盐岩的溶解;第三因子没有明显具有高载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9.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及MODTRAN中透过率计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用遥感影像反演地面参数时,即使天气晴朗,也要受大气、气溶胶、云的影响。因此大气校正成为提高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在介绍大气传输的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对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方程和参数做了介绍,同时介绍了怎样用MODTRAN获取这些参数,并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0.
用MODIS影像和单窗算法反演环渤海地区的地表温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地观测卫星MODIS的16个热红外波段中,其中有5个波段是针对地表温度来设计的,其中第31(10.78-11、28μm)和32(11.77-12.27μm)与TM的第6波段区间基本相同。运用单窗算法分别对这2个波段建立方程,然后通过对布郎克方程的辐射率和温度计算模拟,发现温度和辐射率近似线性相关,由此建立辐射率与温度T的线性方程,从而可以简化单窗算法的计算过程一最后运用单窗算法对31和32通道分别反演了环渤海地区的温度分布,并对环渤海地区的土地资源环境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