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301篇
地质学   1132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2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5篇
  1947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马衔山玉”是近几年甘肃玉石市场上时常出现的一种玉石品种,由于数量少且价格昂贵。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马衔山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马衔山软玉颜色多为青绿、黄绿色且籽料常见灰白色伴有“水草花”杂质的石皮。马衔山软玉透闪石颗粒细小,主要呈纤维交织结构,质地较新疆软玉稍差,油润度较青海、俄罗斯软玉强。  相似文献   
102.
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是冰冻圈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是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跨学科集成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步于2007年的中国冰冻圈变化适应研究,经历了早期的探索,研究重点由评价脆弱性发展为量化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形成以影响/风险—脆弱性—适应全链条的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的指标体系赋权法的不足,初步实现了定量化,有机结合影响/风险、脆弱性、适应三方面的研究结果,使冰冻圈变化的适应措施由偏重宏观性、普适性开始转向更有针对性。未来中国冰冻圈变化的适应研究应拓展、完善和深化现有的理论体系,构建冰冻圈与社会经济耦合模型,科学量化冰冻圈全要素变化的影响,建立不同利益相关者与科学家共同参与的研究新模式,科学有效应对与适应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新疆雅满苏组层控型铁矿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变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显著的变化已经对冰冻圈水文过程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本文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尤其是近10年以冰川融水、融雪径流、冻土水文等为主体的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变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①在冰川融水变化研究方面,对不同尺度的冰川融水开展了全面研究,发现冰川融水呈现全面增加之势;对冰川融水"拐点"是否出现进行了科学辨识,有了基本认识;对冰川融水过程进行了模型模拟,取得显著进展。②在融雪径流变化研究方面,通过对不同流域融雪径流估算,可基本掌握各河流的融雪贡献率;中国融雪径流变化差异较大,增减不一;融雪期变化具有普遍性,突出特点是峰值提前。③在冻土水文研究方面,通过对地表水-活动层壤中流-多年冻土层上水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冻土区径流形成的重力和热力耦合机制;多年冻土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已经显现,主要表现在冬季(枯水季)径流增加;已经发现多年冻土退化对径流有直接补给作用,在一些流域补给量可能达到一定量级。  相似文献   
105.
详细阐述了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107.
关于全球规模的白垩纪-第三纪边界沉积物中铱富集的问题,似乎在Alvarez等提出的冲击说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然而,某些批评者则倾向于完全排除地球外影响的另一种设想。他们将这种铱的异常富集现象归因于全球规模的火山作用。本文将这个关于K-T边界沉积中出现异常沉积而引起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其中包括了铱的富集、球粒和冲击石英的出现、在微化石中观测到^87Sr/^86Sr比值异常和黑烟灰的存在等问题。这样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