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通过遥感影像观察可以发现禄丰恐龙谷南缘山地构造较为特殊,为了解其特殊地质构造,本文以高分二号GF-2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技术,对研究区内山地进行线性特征遥感解析,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内山地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重心邻近,山脊线和山谷线呈环状分布.山谷线的面积和周长约为山脊线的两倍;(2)研究区内,山脊线和山谷线较标... 相似文献
12.
漫湾电站移民安置地的土地覆盖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应用1988、1996、2000年的TM数据,以漫湾电站建设中远迁移民安置地作为研究试验区,监测移民安置地试验区内相应时段的土地覆盖状况,分析因电站建设以来试验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时空分异特性与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试验区移民安置地的土地覆盖在结构上表现为以旱地及其他混合类型为主要优势,在时间动态方面,移民安置地的旱地及其他混合类型出现急剧增加,而灌木林地急剧减少。究其原因是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而电站移民因生活与生产需要,大量开垦灌木林地进行农业开发利用活动所致。由此得出,对于电站建设所必然出现的山区远迁移民安置地建设,自然力和人为作用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正效应和负效应的根本驱动力,因此,对于电站建设中的山区移民安置点土地利用,必须坚持规划指导与管理,促进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三维建模及其应用逐渐出现于各行各业中,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三维建筑物的单体化尤为重要,单体后的建筑物才能够赋予相应的属性信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本文以校园实景建模为例,在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开展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外业数据获取和利用Context Capture内业建模处理试验,对比生...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原山区区域的无人机影像受到地形起伏,纹理信息不突出的影响,导致 ORB算法的匹配正确率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文中提出适应高原山区区域的无人机影像特征匹配的改进算法.该方法集成了 ORB 算法、小波影像金字塔、BRISK关键点描述符、GMS算法和随机抽样一致算法(RANSAC)模型约束改进的方法.首先将 ORB算法中的高斯金字塔替换为小波影像金字塔并进行特征点检测;然后,结合BRISK描述符生成适合影像特征的二进制描述符;其次使用暴力匹配算法和 GMS算法,对特征点进行第一次约束优化提取;最后利用 RANSAC 算法对匹配点对进行第二次约束优化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高原山区区域无人机影像特征匹配的实验中,匹配正确率和匹配耗时均有着显著的优势.相较于传统 ORB算法,文中算法的匹配正确率和匹配耗时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手持激光点云数据是否可用于进行复杂山地土壤侵蚀和地表剥蚀测量为典型实例,试验对比分析了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坡度滤波算法及布料模拟滤波算法在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分类中的性能。具体分别采用了3种滤波对应的参数对试验数据集进行测试以获得最高性能,并对比分析而获得每种算法的最优滤波。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平缓裸露地貌的滤波处理,布料模拟滤波效果最好,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次之,坡度滤波算法效果最差;对于复杂山地地貌的滤波处理,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滤波效果最好,布料模拟滤波次之,坡度滤波算法效果最差。试验研究成果为优化滤波算法的参数以提高其检测微地形变化的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验证了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在复杂地区滤波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泥石流区灾害应急中使用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特征匹配时时效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AKAZE无人机影像特征匹配的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AKAZE特征点检测算法提取局部稳定不变特征,用二进制描述符BEBLID描述检测到的特征点,采用最近邻次近邻距离比(NNDR)完成初步匹配;然后采用核线几何约束计算变换矩阵,达到内点提纯、提高匹配质量的目的;最后选取5组同一无人机序列影像进行特征匹配试验,分别与经典SIFT算法、AKAZE算法、ORB算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匹配准确率与SIFT算法接近,略高于AKAZE算法,明显优于ORB算法,计算速度明显优于SIFT算法和AKAZE算法,基本达到ORB算法的计算效率。本文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对匹配精度和匹配时效均要求较高的泥石流场景无人机影像数据处理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3D特征点提取方法易造成边界点遗漏和尖锐点错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参数的3D特征点检测方法.首先在3D特征点提取过程中,利用相邻投影法向夹角的大小提取边界点,以保证边界的完整性;其次针对点云尖锐点的提取,通过将k邻域中曲率权值、法向量夹角均值和距离均值用于定义特征点识别参数;然后根据曲率最大值和相邻点间的距离均值定义3D特征点识别阈值,并将识别参数与阈值进行比较而判定特征点;最后将所提出的方法分别与现有的基于曲率和法向量的3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因素参与的3D特征点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点云尖锐点,并且能够保证边界点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获取复杂地貌构造的特征参数,需要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在复杂地貌特征探测中,基于无人机航测结合成像点云,可以快速、高效、安全、准确地完成复杂地貌空间探测任务。针对禄丰恐龙谷南缘环状地貌的典型局地场景,采用无人机测量技术获取测区高分辨率的地貌影像数据,构建实景三维场景模型并对其地貌特征进行探测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基于无人机成像点云构建0.2 m分辨率DEM数据能够精准表达研究区真实地貌特征。②通过构建环状场景"内-中-外"7条典型高程剖面线,对比分析证实了研究区地形呈现环形"盆缘"形态特征,内外两侧高程逐渐递减,并且"盆缘"外部剖面高程起伏变化剧烈,地形相较于内部地貌更加复杂。③为进一步探测提取微形地貌特征信息,利用无人机成像原理构建的精准DEM数据结合测区实景三维模型,定量提取了该区坡度、坡向、相对高差、等值线、山脊线、山谷线等相关参数进行精准定量测量及分析探讨。④利用立体三维模型的多视角目视解译与典型场景分析,可清楚辨别出测区冲沟发育以及地质体的节理层理面等微地貌特征。通过以上对地貌三维场景探测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实景三维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呈现测区地貌形态特征,并且成像点云数据综合分析,能够量化、半量化揭示区域构造地质信息。总体而言,无人机测量技术与成像点云3D产品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具有实用意义,并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9.
GPS对滇西北土地覆盖的遥感多波段光谱响应特性分析 --以大中甸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覆盖地物的遥感光谱响应特性对于利用遥感监测土地覆盖是非常必要的。基于GPS实地调查,利用ETM 数据,采用全数字化遥感定量方法对大中甸乡典型土地覆盖地物多波段光谱响应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13种典型覆盖地物,同属于非植被类型与同属于植被类型覆盖地物所表现的响应特性曲线形态具有明显差异,NDVI表现出以数值0为分界限,大于0为植被地物,小于0为非植被地类;另外,光谱响应分析还应考虑遥感信息获取的时相特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尺度球面小波分析云南地区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GAMIT/GLOBK软件处理2011~2016年云南地区GPS区域站观测数据,扣除同震影响、区域欧拉均匀旋转矢量后,得到该区域的GPS水平速度场,并采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模型获取分解尺度分别为6、7、8和9时的云南地区GPS应变场,然后结合云南地区历史MS5.0以上地震信息,以及小江、红河等区域断裂活动情况分析该区域应变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区域应变场整体解算中,利用球面小波方法能够适应测站点的疏密变化,多尺度估计地表应变场。主应变、面膨胀和剪应变等分析结果与区域历史地震信息及对应区域断裂活动性质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从应变结果看,红河断裂可能是具有重要构造意义的活动断裂,应变特征显示云南区域被红河断裂划分为2个特征区域;云南地区的鲁甸、腾冲、普洱、大理区域可能是地震活动较为剧烈的区域;小江断裂带中的嵩明区域在不同应变特征中均表现出高度异常,后期应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