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627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6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辽东湾柱状沉积物中无机碳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沉积物中无机碳的结合强度,运用连续浸取的方法将沉积物中的无机碳分成5种不同的形态:NaCl相、氨水相、NaOH相、盐酸羟胺相、HCl相。并以渤海辽东湾柱状沉积物为例,探讨了各形态无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辽东湾不同层次沉积物中各形态无机碳的含量特征比较明显:氨水相>盐酸羟胺相≈盐酸相>NaOH相>NaCl相。氨水相、盐酸羟胺相和盐酸相无机碳占沉积物中总无机碳的绝大部分,大于80%;NaCl相和NaOH相无机碳只占总无机碳的一小部分。沉积物中各形态无机碳含量的变化受沉积环境如pH、Eh、Es、含水率、Fe3 /Fe2 、有机碳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NaCl相无机碳受pH、Eh影响较大;氨水相无机碳主要由含水率、Fe3 /Fe2 、pH、Eh控制;NaOH相无机碳主要由含水率、Eh和pH控制;盐酸羟胺相无机碳主要受含水率、Eh、有机碳的影响;HCl相无机碳的控制因素和盐酸羟胺相的相似,但它受pH和Eh的影响更显著。虽然有机碳和各个形态的无机碳都呈负相关关系,但它对每一形态的影响都不相同,其作用受其它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的氧化能力越强,pH值越小,越不利于盐酸羟胺相和盐酸相无机碳的保存,而有利于NaCl相、氨水相和NaOH相无机碳的形成;环境的还原能力越强,pH值越大,越有利于盐酸羟胺相和盐酸相无机碳的保存,而不利于NaCl相、氨水相和NaOH相无机碳的形成。辽东湾沉积物的弱氧化-还原环境有利于盐酸羟胺相和盐酸相无机碳的保存。  相似文献   
992.
强脉冲是一种特殊的单脉冲辐射,表现为较强的射电爆发.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研究了PSR B1237+25的强脉冲辐射特性.发现探测到的793个强脉冲出现在积分轮廓的所有辐射成分中,峰值流量密度是平均脉冲的10.2至82.5倍.用对数正态分布对强脉冲的峰值流量密度比、信噪比和脉冲宽度的分布进行了拟合.在15...  相似文献   
993.
以沙颍河水平定向钻2号管穿越工程为例,应用理论分析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导向孔钻进6次、扩孔扭矩大且耗时长、回拖管道时发生扩孔器断裂事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大直径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南水北调等资源和能源管道项目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借鉴。研究结果显示:地磁有线控向系统+无线控向系统的双控向系统可有效降低导向孔失败风险;泥浆配制及净化设备不完善是引起沙颍河穿越工程施工不顺利的重要原因;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具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回拖扩孔器断裂的原因是疲劳断裂,采用人工顶管法处理事故有借鉴意义;松散地层中连续施工可降低孔壁失稳风险。   相似文献   
994.
胶东玲珑金矿田地表以下2070 m处发现黑云母二长岩,不仅可以探索该区金矿成矿物质的来源,而且对研究矿床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黑云母二长岩在胶东金矿集中区地表及其他钻孔岩芯中尚未见报道,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鉴定,具有典型的二长结构。非金属矿物主要有斜长石、正长石、石英、黑云母和角闪石;含有较多的金属矿物,主要为原生的黄铁矿和磁铁矿等。黑云母的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表明,黑云母二长岩的成岩年龄为123.7±1.5 Ma,晚于玲珑花岗岩、滦家河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岩,与玲珑金矿的形成年龄非常接近。尽管玲珑金矿矿体中的金属矿物并不一定直接来源于黑云母二长岩,但从形成时间分析,二者具有成因联系。黑云母二长岩在侵入过程中可能为金矿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而且为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能量及驱动力。因而可以推断,黑云母二长岩的侵入与玲珑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5.
南黄海表层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南黄海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强氧化剂可浸取氮(SOEF-N)]的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其中SOEF-N是3种粒级沉积物中含量最高的形态,IEF-N是可转化无机氮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也是最易参与循环的形态.当同一粒级沉积物中的可转化不同形态氮都能参与循环时,它们对氮循环的相对贡献从大至小依次为SOEF-N>IEF-N>SAEF-N>WAEF-N.对于不同粒级的沉积物来说,细粒级沉积物中的可转化不同形态氮的绝对含量最高,粗粒级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绝对含量最低;如果沉积物中3种粒级组分所占的份额相同,那么细粒级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的量占总可转化氮的60%,是中粒级中的2倍,粗粒级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的近7倍,即细粒级沉积物对氮循环的可能贡献最大.随着沉积物粒级的由粗到细,沉积物中可转化有机氮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而无机氮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其西矿区主要发育斑岩型Sn-Cu-Mo矿体,矿体发育于石英斑岩体内。文章通过对石英斑岩开展全岩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以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含矿岩体岩浆性质、来源及演化历史,探讨了成岩成矿关系,并进一步评估了该岩体成锡、铜矿潜力。研究表明,边家大院石英斑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负异常明显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结合其较低的Zr/Hf和Nb/Ta比值以及较高的Rb/Sr比值判断其经历了高分异结晶演化。根据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确定边家大院石英斑岩源于还原性(ΔFMQ-0.15)、高温贫水(> 750oC)岩浆。边家大院石英斑岩εHft)为-0.86~5.99,TDM2=809~1240 Ma,为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年轻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根据锆石微量元素Ce4+/Ce3+,CeN/CeN*,Ce/Nd和EuN/EuN*指针性比值及岩浆特性判断,该石英斑岩有利于锡金属富集成矿,而成铜钼矿潜力小。  相似文献   
997.
东昆仑造山带中灶火地区镁铁质岩墙群以闪长玢岩为主,含少量闪斜煌斑岩、辉绿玢岩及辉绿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指示该套岩墙群结晶侵位年龄为(249±1)Ma。稀土元素含量整体较高,富集轻稀土元素(∑REE=99.9×10-6~173.9×10-6,(La/Yb)N=3.5~9.3);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源区分析表明,镁铁质岩浆为俯冲洋壳析出的流体交代富集地幔的结果,且在岩石成因中部分熔融起到主导作用,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对岩浆成分分异起到的作用有限。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岩石的形成与俯冲作用有关,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镁铁质岩墙群的成因为:早三叠世,在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环境下,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交代富集地幔,诱发地幔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受弧后伸展的动力学背景影响,岩浆最终上升侵位形成镁铁质岩墙群。  相似文献   
998.
惯导/双星定位组合导航方案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惯导/双星定位组合的可行性;针对惯导/双星定位组合导航在飞行器上应用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可能的对策。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给出了较为实用的惯导/双星定位组合导航系统设计方案,并对组合的时机和组合导航的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按精度要求进行惯导/双星定位位置组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双星定位导航系统为有源系统的缺点,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9.
GSP文件的解码及其实时通信实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将成为21世纪GPS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但目前GPS在测绘应用中的实时传输还存在不足。在研究GPS文件结构和解码技术与VC 串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利用VC 编制了多线程的GPS接收机与计算机的实时通信程序,对于GPS网络系统中GPS数据的实时传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MM5模式对地面大风过程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MM5模式对2 0 0 1年4月1 7~1 9日、5月1 2~1 5日辽宁省出现的大风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1 3个代表点的气象观测站资料或野外风电场测风资料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区域风场的演变和分布特征;对逐时风速的模拟与实况有一定差异,但模拟值与实况变化比较同步,基本反映出单点风速变化的趋势;对瞬时风速大于1 0m·s-1和平均风速大于9 0m·s-1的模拟明显偏小。模拟试验初步说明,MM5模式对区域地面风场形势、单点风速随时间变化特征的模拟较好,但可能减弱大风的实际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