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孢粉相是反映沉积物及其成岩作用环境的沉积有机质组合。为了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烃潜力,对中下侏罗统孢粉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有机质组份的鉴定和统计,将中下侏罗统划分为5个孢粉相带:第Ⅰ孢粉相带为煤质—具结构陆生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小煤沟组;第Ⅱ孢粉相带为无定型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1段;第Ⅲ孢粉相带为煤质—草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2~4段。第Ⅳ孢粉相带为无定型—草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5段;第Ⅴ孢粉相带为无定型—半无定型—结构水生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第7段。大煤沟组第1段、第7段烃源岩孢粉相带有机质类型最好,是最有利的生油气层段,其次是大煤沟组第5段,其它层段生烃潜力差。  相似文献   
22.
咸化湖盆中酸性流体对碎屑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新生界主要为咸化湖盆沉积,咸化环境提高了其烃类转化率,但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高温高压试验模拟了地层条件下成岩流体与岩石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进而研究咸化环境中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对储层的改造作用。结果表明:酸性流体对岩石矿物的溶蚀作用增加了其孔隙度,但渗透率的变化存在差异性;当岩石中含有石膏和铁白云石时,铁白云石在石膏的催化作用下极易发生溶蚀作用,反应生成的Fe2+、Mg2+促进了高岭石向针叶状绿泥石的转化,从而堵塞孔隙喉道,造成岩石渗透率的下降;岩石中石膏的发育是造成高温高压地层中方解石发生沉淀的主要原因,相同条件下石膏比方解石更易溶解,其产生的过饱和钙造成方解石的沉淀,但岩石的孔隙度有所增大,因为方解石的沉淀作用造成的储集空间减小量小于石膏和长石等易溶矿物溶解造成的储集空间增大量。  相似文献   
23.
柴达木盆地西部走滑相关断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等以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构造特征为基础,首先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背景,认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属于巨型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阿尔金山前前陆冲断带就形成于盆山结合部,阿尔金山前冲断活动主要受控于喜马拉雅运动期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的活动,其次根据走滑断裂规模和走滑断裂对整个盆地沉积的控制作用,将柴西地区的各种复杂走滑断裂分为盆地级(一级)、区带级(二级)、圈闭级(三级)、显微级走滑断裂;柴西地区各种复杂多样的走滑断裂与之伴生的构造组合都与其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和构造演化有关;在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柴西各走滑断裂的形成期与改造期,最后研究了走滑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重要地作用,控制了油气聚集和分布,在勘探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晚古生代中国大陆与欧美地区植物群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古生代同处于赤道或低纬度地带的中国大陆植物群与欧美地区同期植物群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异。中泥盆世-早石炭世维宪期,中国大陆以石松类的大量繁育和高度分异为显著特色,而同期的欧美地区植物群以古蕨类和前裸子植物为其主体;纳缪尔期-二叠纪,大量东亚型鳞木类植物及许多地方性植物属相继在中国大陆出现,使它和欧美植物群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