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8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篇 |
大气科学 | 72篇 |
地球物理 | 80篇 |
地质学 | 478篇 |
海洋学 | 138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85篇 |
自然地理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以崆峒区地质灾害易发性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为基础,基于MAPGIS6.7平台采用袭扰系数法生成历史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选取地形地貌、坡度、地层岩性、多年降雨、植被覆盖5个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对其进行灾害影响分级并确定其灾害易发性影响权重,将各个影响因子分级图叠加到历史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分级图中,绘制出该县的地质灾害易发性散点图,对图件进行整理从而生成崆峒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从图中能很好地看出崆峒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特点,为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统筹规划减灾防灾以及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2.
23.
24.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新生界干柴沟组湖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其沉积微相类型,研究了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形成环境和控制因素,并建立了相应沉积模式。该区湖相碳酸盐岩在垂向上与碎屑岩频繁互层,湖相碳酸盐岩包括颗粒灰岩、藻灰岩、泥晶灰岩和混积岩4大类11种,划分出了灰泥坪、颗粒滩、藻丘(礁)、浅湖湾以及(半)深湖泥灰岩相等5种沉积微相。通过分析不同碳酸盐岩及其微相时空展布特征,认为其发育主要受控于湖盆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陆源碎屑注入、古气候与古水介质条件、古地貌与古水深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西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湖盆为典型咸化湖盆,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湖平面上升达到峰值。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期,高频湖平面变化形成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频繁互层。在枯水期,盆地坡折处发育碎屑岩滩坝或三角洲前缘沉积;在湖侵期,盆地坡折处发育了鲕粒滩及藻灰岩,盆地洼陷区发育泥灰岩或灰质泥岩。 相似文献
25.
26.
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科学问题,各国都没有突破.有些地震即使预报了,也没有办法叫它不震,所以在兴建工程项目前,必须对场址进行地震危险性的预测,为抗震设防提供科学院据,这就是工程地震学.”辽宁省地震局戚柏金 相似文献
2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 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 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 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程加强或加速大气POPs 向地面的沉降, 并使森林土壤成为POPs 的“汇”, 从而形成所谓的“森林过滤效应”, 进而影响POPs 在全球的分布。进入森林的POPs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经历一系列的环境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森林过滤效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综述了叶片对大气POPs 的吸附、叶片凋落和干湿沉降、POPs 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损失等3 个主要环境过程的研究进展, 报道了松针、树皮和苔藓作为被动采样器反映的森林POPs空间分布趋势。最后, 提出了森林POP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并指出未来中国森林POPs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28.
29.
海洋生物中牛磺酸的生物活性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磺酸 (Taurine ,Tau)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氨基酸的特殊氨基酸。它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各种组织 ,并以小分子二肽或三肽的形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但不参与蛋白质合成。最早是1827年从牛的胆汁中发现了这种含硫氨基酸 ,又称为牛胆碱 ,牛胆素。其分子式为C2H 7NO 2S ,是一柱状结晶体 ,熔点为310℃。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十分丰富 ,软体动物中尤甚。可以说海洋生物是牛磺酸的天然宝库。1生物活性研究近况1886年 ,Schmeideberg等人就认为牛磺酸具有药物作用 ,但直到1975年… 相似文献
30.
基于1979—2000年的NCEP/NCAR海平面气压和位势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准半年振荡 (半年波) 现象。结果表明: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南半球对流层低层的中高纬度和中高层的热带地区。对南半球热带外大气而言, 40°S和65°S是低层大气环流准半年振荡最为显著的两个纬度带, 半年波的贡献都超过了70%, 低层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平面气压场季节变化的反位相也主要体现为各自半年波分量变化的反位相。在此基础上, 检验了IAP 9L AGCM (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大气环流模式) 对这一现象模拟的能力, 模拟结果显示, 模式成功模拟了65°S处海平面气压场的准半年振荡现象, 其振幅略低于观测结果, 但模式对40°S处气压场准半年振荡的模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