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本文以乙二醇为诱导剂通过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合成了球粒状及棒状纳米赤铁矿。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Raman光谱结果表明,球粒状赤铁矿粒径20±5 nm;棒状赤铁矿截面直径约20 nm,长90±10 nm;二者物相皆为单一均匀的赤铁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两种赤铁矿在300~550 nm范围内均有较好吸收,Tauc方程计算球粒状和棒状赤铁矿禁带宽度分别为2.00 e V和1.99 e V。Mott-Schottky拟合结果表明1 M KOH溶液体系中,棒状赤铁矿载流子浓度为1.95×1021cm-3,高于球粒状赤铁矿(3.16×1020cm-3)。进一步的光电化学实验表明:0.6 V(vs.Ag/Ag Cl)电势下棒状赤铁矿光照下电流密度较暗电流提升550%,球粒状赤铁矿电流密度提升77%。研究证实,赤铁矿形貌对其半导体特性及光电化学特性有影响,且棒状赤铁矿电极表现出更好的可见光响应特性,具有更佳的光电催化潜力。  相似文献   
102.
张昭  刘奉银  齐吉琳  柴军瑞 《岩土力学》2016,37(8):2263-2270
水力特性是非饱和土力学理论与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土样水力特性的变化过程本质上可反映为土颗粒间毛细力的演化规律。为此,以粗颗粒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一对不等径球体颗粒,而其间的水分形态可视为形如圆环的液桥,不考虑颗粒重力和浮力的影响。以Young-Laplace方程为基础,先推得计算液桥毛细力的控制方程组,再结合液桥的无量纲体积最大、最小值及其外曲率半径的割线迭代算法提出求解毛细力的动态计算方法,进而研究毛细力与颗粒间距、颗粒半径比和液桥体积的无量纲关系,结果表明:当颗粒间距一定时,液桥的毛细力随其体积和颗粒半径比增大均呈递增趋势;当液桥体积一定时,其抗拉刚度随颗粒间距增大呈递减趋势。最后,利用已有文献中液桥毛细力与颗粒间距的实测关系,验证了该动态计算方法在表征液桥从形成至断裂时毛细力演化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白登磷矿是我国重要的浅海相磷块岩矿床,而青龙哨磷矿是我国重要的陆相磷块岩矿床.两地磷矿品位高,储量大,是滇池地区正在开采的2个重要磷矿基地.野外工作研究发现,青龙哨角砾状磷块岩顶板的磷锶铝石矿层和高岭土黏土岩二者呈超覆式不整合接触.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陆相磷块岩的许多特征,而没有浅海相磷块岩的原生沉积构造特征.同时,白登磷矿见上下2层工业矿体,而青龙哨磷矿仅见1层工业矿体.对此二矿床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我国湖泊环境演变及其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泊沉积忠实地记录了湖泊环境变化的各类信息.不同时问尺度的湖泊环境变化分别受到构造、气候与人类活动三个方面的驱动机制的影响.影响中同湖泊环境变化的最主要的构造运动是青藏高原的隆升;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是东亚季风系统带来的一系列作用;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比较复杂,不仅有流域植被、土壤性质的改变导致输入湖泊物质的变化,也有人类活动直接改造湖泊,如围垦、封堵等.准确地分析湖泊环境变化的各种过程与规律,特别是定量刻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的湖泊环境响应过程与驱动机理,是当今科学界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5.
温琴  何国瑞  杨海军 《大气科学》2022,46(5):1209-1224
本文利用耦合气候模式研究了“有/无”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影响,并从温度变率方程的角度详细分析了ENSO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移除青藏高原或落基山脉均会造成ENSO变率增强;ENSO变率在无青藏高原试验中增强的幅度比在无落基山脉试验中更大。ENSO变率在地形敏感性试验中的变化与热带太平洋平均气候态的改变密切相关。移除青藏高原后热带太平洋信风减弱,大气对流中心东移,混合层变浅,温跃层变平,呈现出El Ni?o型海温分布,这些平均态的变化使海表风应力敏感性,Ekman抽吸敏感性以及温跃层敏感性幅度增强,最终导致ENSO振幅增大60%。然而,在移除落基山脉的情景下,热带太平洋信风变化更加复杂,大气对流中心稍有东移,混合层加深,温跃层变平,呈现出类La Ni?a型海温分布。这些变化增强了风应力敏感性和温跃层敏感性,最终导致ENSO振幅仅增大15%左右。本文研究表明,在地质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的抬升均抑制了ENSO变率。  相似文献   
106.
江西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及其与邻区对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长期从事江西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地质资料成果的收集、研究和重点考察,运用构造、岩性组合、标志层序列与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对比分析方法,重点对江西及邻区震旦纪前的中新元古界区域褶皱基底浅变质地层及其上的"青白口纪晚期"与南华纪等3套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序列的梳理和时代划分对比,据此提出歙县—德兴蛇绿混杂岩带为华南洋残迹,其南侧的怀玉岛弧属于华夏古陆缘,对新元古代早期的弧缘盆体制和"青白口纪晚期"裂谷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常以多种氧化态的形式广泛存在。在缺氧或者厌氧的环境中,部分微生物能够利用含铁矿物中的Fe(Ⅲ)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从而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Lovley,1997),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被称作  相似文献   
108.
中国湖泊的数量、面积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1004景/幅CBERSCCD和LandsatTM/E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参照GoogleEarth影像及其他文献资料,在6843幅1:10万和1:5万地形图(DRG)、1:25万地形图部分图层数据(DLG)的支持下,制定了湖泊边界判译原则,经过遥感判译、野外考察、室内校正、专家咨询、数据校正和成果确定等技术环节,确定全国目前共有1.0km2以上的自然湖泊2693个,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81414.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9%.近30年来,全国新生和新发现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分别共有60个和131个,原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消失243个.  相似文献   
109.
西安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从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成果、系统特色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西安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情况.本系统是首个应用于省会城市地震应急工作,并基于国产Server GIS软件平台研制开发出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可为大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0.
金塔盆地地下水演化及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化学和地球化学模拟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金塔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金塔盆地地下水矿化度(TDS)由最南端的398 mg/l过渡到东北部5 280 mg/l.盆地深层地下水由南部的SO24- - HCO3- - Mg2+型过渡到北部的SO24- - Mg2+型,浅层地下水北部为SO24+ - Na+型.地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