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顶部发育了一套特征的膏泥岩段,为孔店组勘探层系的盖层,对油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膏泥岩段也是等时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标志层.主要以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时地层对比方法,讨论了该区膏泥岩的分布特征、分布模式、沉积环境以及层序地层学意义.综合分析得出,膏泥岩段的分布总体上具有自东向西加厚和由...  相似文献   
52.
南海神狐海域地震——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聚集区二级层序划分基础上共可划分出7 个三级层序,且在三级层序格架控制下,神狐海域可识别出席状、楔状、透镜状、丘状、充填状等5 个地震相和16 个地震亚相,沉积相发育以浊流和泥流为主。神狐海域沉积环境演化的总体特征以海平面下降为主,从层序C 到A 发育半深海--深海相到浅海相的地层,从上陆坡到下陆坡主要发育半深海--深海相地层。  相似文献   
53.
GIS 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以延吉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延吉盆地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盆地油气勘探目标进行优选。采用图层叠加法、神经网络法和模糊聚类对盆地的静态地质要素进行评价,对于油气动态地质作用主要考虑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下实现油气运移路径模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延吉盆地的油气资源进行评价,并对各个要素的评价方法和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延吉盆地中优选出7 个有利区带,为勘探规划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并证实该评价方法对油气资源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55.
断弯褶皱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弯褶皱是挤压盆地中一种重要的构造模型。其形成原理是:在断层开始滑动时,形成一个膝折带,随着断层的继续滑动,膝折带不断增宽,形成单处台阶断弯褶皱。在平行条件的假设下,可以推导出单步台阶断弯褶皱各要素间的数学关系式,由此写出流程图,编写断弯褶皱的正演模拟的计算机程序,进而对挤压盆地的单步台阶断弯褶皱进行计算机模拟,并给出其模拟结果图。  相似文献   
56.
下辽河盆地外围深部构造特征及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表明,辽西地区与松辽南部地区在莫霍面起伏、岩石厚度、壳内高导层深度和分布形式及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方面的均存在着重大差异,这种差异是造成辽西盆岭区与松辽盆地中生代构造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软流圈顶面积深度和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决定了盆地类型,壳内高导分布控制着盆地构造样式。辽西盆地岭区和松辽盆地南部构造的差异可以解释二者之间构造演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57.
针对常规数据库系统无法层级式存储录井资料、异构数据源间无法共享录井资料的问题,基于XML标准提出了录井标记语言-LogML(Logging Markup Language),并应用LogML作为录井资料的存储载体,自主开发出具有层级式存储、管理、共享、分析和可视化功能的录井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一XMISL(XM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Logging Data),为录井资料的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8.
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地层中富含浮游相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中的脂类物质和有机质在地层中往往形成海相烃源岩而富含油气资源.目前在此类地层中已开采出大量油气,有些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有名的顶级大油田.在勘探工作中发现黑龙江东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存在大量的放射虫硅质岩地层.过去未将此类地层列入勘探目标,研究认为此类地层将会成为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9.
本文所提出的确定构造运动速率的数学方法是建立在利用沉积盆地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模型描述了沉积盖层之间面运动的动力学特征。所需输入资料为,现在沉积层面、陆地表面和基底的位置、地层时代、每个层沉积深度的变化范围。根据地球动力学模型,古构造分析问题可简化为对构造速率的确定,这一构造速率在规定的参考时刻和假设的限制下,确定了模型的表面地形,而在最后时刻使界面与同时的  相似文献   
60.
金伯利岩稀土配分模式表明,它们是由残留石榴石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高温高压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液体中的石榴石相是主要的,包含了大约10%~12%的Al_2O_3,这种成分的石榴石只在压力超过14GPa才是稳定的。这说明金伯利岩是在大多数相稳定的过渡带(400~650km)由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