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31.
松辽盆地基底内部石炭—二叠系生烃潜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松深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显示:松辽盆地北部基底及其周边地区石炭—二叠系分布广、厚度大,主要分布于西部断陷区、中央断隆区和东南断隆区,林甸地区厚度达7 km;三肇地区及肇东地区厚度达到6 km,东北隆起区厚度达5 km。基底石炭—二叠系有机质类型一般为Ⅱ2—Ⅲ型,总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不均一。通过TTI-Ro法恢复了松辽盆地北部基底石炭—二叠系上覆地层沉积之前的热演化程度,有机质成熟度有明显变化,盆地东部有利于二次生烃。另外,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具有二次生烃的热演化条件。石炭—二叠系油气远景主要受石炭—二叠系发育情况、二次埋藏前及二次埋藏过程中的热演化程度控制,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存在3个有利的油气远景区:西部断陷区的林甸地区、东北隆起区的绥化断陷区、东南断陷区徐家围子断陷区。  相似文献   
32.
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对当前国内研究程度较高的IFCD原位开采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测温井系统误差的形成原因与机理,并重点阐述测温误差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材料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对局部温度场的分布产生干扰,并使得测量值显著偏离真值,偏离程度由加热时间和热源间距共同控制。模拟过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 15%,最大相对误差可达15%。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测温误差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随着热源间距的增加,测温误差则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33.
分块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是区域三维地质调查的关键。在大量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块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以断裂、岩体边界和不整合等为边界,把复杂的三维地质建模区域分解为内部构造相对简单的建模块或建模地质单元;分别对各建模块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编制深部地质剖面,揭示深部地质结构;采用基于剖面的建模方法按照全区统一的坐标系统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在完成全区所有建模块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之后,把各个建模块的三维地质模型集成在统一的三维空间框架下,形成全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该方法具有能够简化三维地质建模过程、易于修改完善模型、易于集成模型等优势,能够克服常规的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了大规模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瓶颈。在本溪-临江深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构建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能充分表达复杂的地下深部地质结构,为开展复杂地区大规模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在石油勘探决策中的应用,选用了烃源岩9个评价参数,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烃源岩进行分类评价,并对评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证明模糊聚类方法用于油气资源评价是完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5.
在编制和分析中国东部大陆内部中生代盆地分布图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大陆内部的松辽盆地、辽西盆地群、渤海湾地区盆地分布、规模等进行了对比,认为是由于地球动力学背景、岩石圈厚度等不同所致,并提出中国东部内部的大陆盆地动力学模式,即伊泽条崎板块以不同角度的对欧亚板块的俯冲,同时认为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后期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6.
通化中生代盆地火山——沉积序列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化中生代断陷盆地(前人称三源浦盆地)以频繁的沉积作用和火山作用为特征,形成了多旋回的火山—沉积序列,表现为火山爆发相、溢流相与冲积扇相、湖泊相的反复交替,并发育了湖相火山碎屑浊积岩系〔1〕。盆地演化经历了早期非补偿阶段、早期熔浆充填期,火山喷发期后非补偿沉积阶段、晚期熔浆充填期,构成二个大的火山—沉积旋迥。  相似文献   
37.
松辽盆地西缘断陷盆地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杨树盆地与松辽盆地及其他西缘盆地的对比, 发现它们具有类似的充填序列和构造演化历史, 表明这些盆地应是松辽盆地的一部分。目前, 在陆家堡凹陷中已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油田, 大杨树盆地深部发现良好的烃源岩, 这表明沿松辽盆地西缘发育的一系列断陷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大杨树盆地是其中最具勘探潜力的盆地之一。  相似文献   
38.
由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地质勘探程度低,而且研究区已知矿床(点)数目少,利用统计方法的证据权重法不能应用于该地区。为此,将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金矿床成矿特征等方面取得的认识建立了一个“专家知识库”,并与“证据权重法”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黑龙江省西北部金矿进行预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在黑龙江省西北部进一步找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2013年10月31日,吉林省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44.60°N,124.18°E)发生震级为5.5级地震,此后的40 d内发生了700多次地震,其中5级以上地震5次。松原地区近年来地震活动频繁,2014年1月以来又发生4级以上地震9次、5级以上地震1次,震中处于松辽盆地油气田开采区,地震活动序列十分特殊。为了揭示松原地震的发震机制与发震模式,研究深部地质过程与地震的关系,根据此次实测的通过震中25 km长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结合地热梯度、He同位素比值(3He/4He)、CO2碳同位素、地震序列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震中地区存在两个位于不同深度的低阻体,地震发生与地幔深部岩浆活动有关;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发生模式——岩浆泡破裂发震模式,描述了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通过向上侵入、在脆-韧性转换带附近聚集形成岩浆泡、岩浆泡破裂及岩浆泡上覆岩层中聚集能量引发岩层破裂产生地震的过程,并使来自地幔的无机成因的CO2气在储层中形成CO2气藏。该模式可以解释许多发生在大陆内部地震和深源地震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0.
在英国附近海域的深部地震剖面揭示了地幔最上部的地震反射带。地震反射带的存在,其地球物理特征,及有关的主要地壳断裂,可以用地幔剪切带来解释。尤其在北海,地幔反射带表现为伸展趋势,且在被解释为伸展剪切带时有助于解释盆地中的区域地层分布,苏格兰西部的反射带与大格兰棱走滑断层(GreatGlanFatult)的交切关系,表明地幔结构晚于大格兰棱断层,因此可能与后来的伸展作用有关。如果Flannan地幔反射是伸展剪切带,那么,苏格兰北部岩石圈变形的动力学分析与在地震资料基础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二叠纪以前的伸展岩石圈的再造,把Flannan断裂恢复到Rockail槽的边缘,其在石炭纪可能是一个裂谷。因此,Flannan断层可能是在石炭纪裂谷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地幔反射是地幔伸展剪切带的某种表现形式。在岩石圈伸展过程中,这种结构是是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