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6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篇 |
大气科学 | 83篇 |
地球物理 | 115篇 |
地质学 | 465篇 |
海洋学 | 117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73篇 |
自然地理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岩相是最小的岩性单元,它能在盆地分析中用于确定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它可指示单一的沉积事件,并可依颜色、结构、成分和沉积为造来决定.岩相图的编绘依赖于调查者在野外的判别,这对于巨厚而单一的页岩层系而言是特别困难的.我们发现热红外(8~14μm)和陆地卫星可见光一近红外图象提供了区分怀俄明州温德河与比格霍恩盆地Cody页岩层系的方法.用热红外和可见光一近红外图象与常规野外工作及实验室技术相结合,提供了怀俄明州山前地带36Ma年前发生的有关海平面变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2.
目前福建省已經出現了全党全民办地質的高潮,全省已找出了矿产数十种,矿点数千处。福建省地質局实驗室,正在采取措施,以适应全党全民办地質的需要,对群众找到的矿点及时进行识别和評价。在各專区举办短期化驗訓練班,共培訓出110人,結合本区矿产特点,傳授簡易分析方法,目的是以县为活动范圍,承担本区的矿物簡項分析的定量和一般元素的定性工作。并且,即将抽調适当的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研究区,利用采集的资料,提取出了与滑坡发生相关的8类指标因子:高程、坡度、坡向、地层岩性、斜坡结构、断层、水系、公路。针对连续型致灾因子,选取定性等间距划分和频率比法划分得到两类指标因子体系,分别带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绘制得研究区易发性评价区划图。最后,利用ROC曲线图对4个模型的精确性进行分析,得到ANN模型的成功率和预测率分别为0.899和0.901,FR-ANN模型的成功率和预测率0.934和0.935; RF模型的成功率和预测率分别为0.886和0.886,FR-RF模型的成功率和预测率分别为0.928和0.929。以上说明,无论对于人工神经网络还是随机森林模型,基于频率比法的因子分级均表现出了更高的精确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4.
典型滑坡监测点优化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与模糊模式识别算法提出了滑坡监测点优化布置的基本方法。以链子崖危岩体为例,以Ⅳ-Ⅳ′剖面作为滑坡监测点优化布置的典型剖面,根据监测变量(位移)对外界干扰因素作用下的灵敏度大小与监测信息量获取大小之间的关系,对该危岩体的监测变量(位移)进行了灵敏度分区研究,进而对该典型剖面的监测点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链子崖危岩体地表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位移量明显和状态变化灵敏度较高的部位,深部位移监测钻孔宜穿越所有水平位移变化的灵敏区域。 相似文献
25.
<正> 碱矿属于易溶盐类矿床,它的形成除了应具备一般盐类矿床地质背景外,还得有如下四个独特的条件:(1) 受构造控制的非海相内陆闭流盆地;(2) 盆地周边岩石为富钠火成岩、变质岩等岩类;(3) 干旱、半干旱与潮湿交替的气候条件;(4) 碱性沉积环境。目前,全世界已发现50多个碱矿,绝大多数为第四纪碱湖矿床。前第四纪的古碱矿,有早第三纪始新世的美国绿河、我国河南吴城和安棚,以及晚第三纪的土耳其贝帕扎勒安卡拉等。此外在我国洪泽、三水盆地的早第三纪始新世地层中也发现了含碱层位。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26.
一是强化规范化操作,落实村庄规划。在规划思想上充分考虑本区域现状,结合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因地制宜,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延续原有村庄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生态优先,节约用地的原则。突出重点,强化居住质量。融入周边环境。规划适当超前,倡导和鼓励农民自治,建设要量力而行,先易后难来改造。 相似文献
27.
28.
超大型沉井首次接高受力及变形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马鞍山长江大桥南锚碇沉井的首次接高,对其竖向沉降、隔墙墙底土压力和隔墙底板受力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超大型沉井兼有条形基础的特点和整体工作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变形,与单纯考虑地基承载力相比,更适合于按变形控制接高。沉井接高时普通隔墙下的土压力小于分区隔墙,并且普通隔墙下部土体会先达极限承载力,后续接高产生的荷载转而由分区隔墙(或井壁)来承担。沉井首节混凝土浇筑就已决定了隔墙底板的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后续接高不会再引起大的改变;隔墙底板中间部分受力较小,外围拉应力较大,通过井壁外土体的密实回填可有效降低此部分拉应力。 相似文献
29.
吉林省饮水型砷中毒区是继中国内蒙古和山西病区后发现的新病区。该病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和洮南市,其水文地质单元属于松嫩平原大型蓄水盆地的西部,是由第四系潜水、承压水和新近系承压水组成的多层结构的含水系统。采用瞬时采样法采集了区内潜水和承压水样品,共194份;通过GIS的空间叠加技术、化验与测试技术,进行了区域水化学环境特征与饮水型砷中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受区域地质构造控制,在低洼地带堆积了巨厚的粉砂淤泥质冲积物和富含有机质的湖积物,为地下水砷的赋存提供了空间。区域地下水砷含量的范围值为0.001~0.339 mg·L-1,水砷价态以As(V)为主,高砷水主要分布在由若干隆起形成的中间低洼地带中地下水埋深大于10 m的潜水、第四系和新近系承压水含水层中。高砷地下水的形成与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环境有关,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中的砷含量最高。臭葱石(FeAsO4·2H2O)等含铁、含锰矿物在进入地下水的溶解过程中,形成铁、锰的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如砷酸盐和亚砷酸盐。伴随着水环境中Eh的降低,氧化物被还原形成更为活泼的离子组分,吸附在氧化物表面的含砷化合物进而解吸,使砷从含水层的沉积物中向水中溶解和迁移。 相似文献
30.
云南滇池微生物对磷循环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表明当解磷菌的种群与繁衍量大于聚磷菌的种群和繁衍量时,底泥中的磷向水体迁移,反之,水体中的磷向底质迁移、聚集。这个事实令人信服的证明了微生物对磷循环的重要作用。滇池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