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8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有山区的雷达图像上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提取地表水体时,由于水体与山体阴影的亮度值易混淆,导致自动提取地表水体较困难。因此,在SAR成像原理的支持下,通过DEM地形建模去除了水体提取过程中被误提为水体的山体阴影,提高了水体提取精度。首先,对SAR图像进滤波、地理编码等基本处理;然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初步提取水体范围;再使用SRTM DEM数据进行地形建模,提取山体阴影;最后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将地形建模阴影图与面向对象的水体提取结果进行匹配,达到去除山体阴影的效果,实现水体精提取。  相似文献   
22.
以中国西南雅砻江上的重大水利工程二滩水电站为例,对研究区蓄水前后3个时段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并选择影响库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的水文气象条件、植被覆盖度、农业结构、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质灾害等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水电工程对库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的目的。通过探讨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期探索出一套更加科学的、实用的、更具操作性的生态地质环境监测及评价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3.
24.
以四川省茂县、安县地区的ALOS PALSAR L波段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在对地形复杂区的配准、解缠等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SAR特有的成像几何结构,对两幅SAR图像进行快速自动配准,配准误差小于0.2个像元;在去除平地引起的干涉相位变化后,运用MCF对缠绕相位进行解缠,在此基础上提取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发现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波长较长的L波段数据比波长较短的时间相关性好,此外为消除大气效应,采用改进的相位累积法去除大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DEM精度。其误差范围在±10m左右,对快速提取地形信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2019年6月19日四川长宁县发生Ms6.0地震,提取地震同震形变场,反演震源机制,对于地震破裂分析、指导救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两轨差分干涉处理覆盖长宁地震影响区域的两景Sentinel-1A影像,在对D-InSAR关键技术和影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配置处理方法和参数,提取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采用Okada模型和正向建模对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及形变场进行了反演和模拟。结果表明,长宁地震形变场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次级断层控制的不规则椭圆形,断层的两侧区域特征差异明显,断层左下侧为沉降区,右上侧为隆升区,两者的最大视线向形变分别为8、6 cm。断层的运动主要以左旋走滑为主,平均滑动距离约0.38 m,平均滑动角约55°,正向模拟的形变场与观测结果相符,这表明观测结果较可靠,同时也提高了低相干形变区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26.
中国黄土高原滑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经济的发展及生命财产安全。利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识别潜在的活动滑坡,并对其进行形变监测,有利于预防和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InSAR技术具有大范围观测地表变形的能力,这里以西宁市为研究区,采用83景升轨和87景降轨Sentinel-1A雷达影像,利用小基线集(SBAS)时间序列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地表形变速率以及时序形变量,共探测到74处显著形变区;结合地貌和光学影像特征,确定其中35处为活动黄土滑坡。通过对活动滑坡的时间序列形变分析,内在(工程岩组、断层)和外在(降雨)条件的共同作用,是激活不稳定边坡或加速边坡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针对城市地表温度时空变化驱动机制与城市建筑、地表植被、人口、经济等因素的关系问题,文中采用单窗算法计算了城市地表温度,将计算结果与MODIS LST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然后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采用算法精度较好,2013年、2018年和2022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607、1.650和1.858;根据地理探测器,城市建筑是影响城市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2013年、2018年和2022年其影响程度分别为0.476 7、0.597 4和0.480 2。实验发现,单窗算法在城市地表温度计算中,参数获取方便,且精度较高;各因素对城市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呈现相互增强作用,不存在单一起作用的因素;研究结果为城市地表温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