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529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第四系冲、洪积物的识别标志和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洪积物在我国分布广泛,但由于冲、洪积物岩性、岩相比较单调,在纵、横向上变化快,不易进行深入的研究。确定冲、洪积物的沉积标志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加强第四系冲、洪积物各方面深入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2.
琼州海峡及雷州半岛沿岸浮标的污损生物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海洋污损(附着)生物是港湾、港道、海洋经济开发区和军事设施区的有害环境因素之一,因而受到军事和交通部门的重视。船舶、航标污损生物调查及挂板试验是研究污损生物的两种主要手段。航标是海洋附着生物的一种特定栖所,调查航标污损生物,不但对于海洋生物的种群或群落生态研究有意义,而且在经济上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93.
蔡明理 《海洋科学》1994,18(1):26-28
中国近海陆架地貌研究工作自50年代进行全国性海域普查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有关黄、东海海底地质、地貌、沉积资料。在这些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拟对黄、东海海底地貌类型、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作一简单分析。1黄、东海海底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该区海底地貌以宽阔的大陆架为其特点。黄海呈反S状,平均深度44m。东海则呈扇形,平均水深370m,其西部为陆架,大约在水深140m左右,向东过渡为孤带状的大陆坡,主体地形为冲绳海槽,向东越过琉球群岛岛架,过渡到琉球海沟。黄、东海海底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图1),现分为黄海北部区、…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对虾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Ⅰ──四步诱导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1993年于青岛采用研究鱼类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相类似的方法 ──紫外线照射精子、受精、温度或细胞松胞素B处理卵子方法,对中国对虾进行 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实验结果,有三批材料获得较好的效果:二批培育到蚤状幼 体,另一批培育到3~3.5cm幼虾。经受精细胞学观察,被照射的精子经受精,其核 有的不能原核化,有的虽能原核化,且能向中央迁移,但都不能与卵原核结合。实验 表明,这三批育出的个体是雌核发育的个体。  相似文献   
995.
蔡难儿 《海洋与湖沼》1989,20(5):453-459
应用玻璃针或微吸管对分裂的金鱼(Carassius auratus)卵子进行不同分裂面的分割,或进行不同方向卵质的切割,或吸去部分卵黄质。结果是: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后所发育的小鱼,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单尾鳍鱼。更有趣的是,一个已分裂的卵子分成两部分所形成的两条小鱼,其中一条形成单尾鳍,而另一条是双尾鳍。实验表明:金鱼单或双尾鳍的形成是与卵质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是因为,卵质中的某种物质——“调节因子”,存在于植物性半球卵黄囊中的一侧。该调节因子负有调控双尾鳍形成的作用:如果这种物质被分在分离的两部分卵子中,便形成两条双尾鱼;倘若进入其中之一,则会产生一条双尾,一条单尾。  相似文献   
996.
福清湾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分析了福清湾潮下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应用Bray-Curtis系数和多维尺度排序及优势度曲线划分群落,且描述、分析了该湾群落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地处陆、海交界的潮间带,底栖生物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一旦受污染,生物群落结构将发生变化,影响到生态平衡。位于杭州湾北岸中部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投产后对该湾环境质量是否有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将是个重大问题。为了比较本厂投产后对本区域生态学的影响,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领导下,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国家水产总局东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相互协作,自1975年5月开始在该湾软相潮间带设五个断面,逐年定期地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998.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明理 《海洋通报》1993,12(4):100-107
  相似文献   
999.
铁对海洋硅藻的生物活性形式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000.
三斑海马甲藻病的发现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5年,我们从广东汕头引进三斑海马,在山东日照养殖试验埸试养。 由于三斑海马是热带鱼类,在北方养殖时必须在室内进行越冬。根据日照县的气候情况,每年越冬时间大约有六个月左右。亲海马全年在室内水池中饲养,在试养的过程中,发现卵甲藻病严重地影响海马的繁殖,危及海马的生命。1976年,连云港养殖埸养殖的三斑海马由于甲藻病的危害,使得成体海马全部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