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现代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储集砂体形态大小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
传统观点认为从烃源岩中分离出的干酪根是油气生成的母质,但它的处理方式破坏了有机质与矿物的原始赋存状态。为此,选取济阳坳陷埋深280~3 900m烃源岩,提取<2μm的有机黏粒复合体,研究其结构和生烃特征。有机黏粒复合体主要由蒙皂石和伊利石组成,TOC为2.62%~9.78%,经H2O2处理后TOC仍高达1.23%~4.63%,表明烃源岩中有机质主要富集在有机黏粒复合体中。有机黏粒复合体加热到250℃时,在XRD曲线上的衍射峰(d001)在1.3~1.4nm;加热至550℃时,衍射峰(d001)才移至1.0nm处;并且在DTA曲线上350℃附近的放热峰极其稳定,这些特征表明有机质进入到黏土矿物层间域。在PY-GC(热解—色谱)曲线上,烃源岩和有机黏粒复合体都在250~550℃释放C20—C30的有机组分,并在450℃释放量达到峰值。由此可见,烃源岩中的有机黏粒复合体,是烃源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释放出与原油特征相似的有机组分,表明它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天然的生烃母质。  相似文献   
33.
泥页岩中残留烃具有多种赋存态,且赋存态与赋存空间紧密相关,残留烃的研究必须同时关注赋存态和赋存空间。残留烃的不同赋存态在本质上是由于残留烃组分以及孔隙和表面性质的多样性造成的,导致不同赋存态烃的剥离条件具有差异,基于这种差异,提出有机溶剂抽提—化学湿氧化的相继处理方法分离游离态烃、物理吸附烃和化学结合态烃。泥页岩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孔隙和表面,气体吸附法、压汞法、化学吸附法和成像方法的配合才能够全面表征泥页岩的孔隙结构。通过分析每一步处理前后烃参数和孔隙结构表征参数的变化特征可以建立烃—孔隙表面的关系,而烃和矿物在分子层面和微观尺度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烃—孔隙—表面的关系,这对于深刻理解残留烃的赋存机理和流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张守鹏  蔡进功 《地球科学》2000,25(2):147-151,T001
将胜利油区下第三系发育的粒屑碳酸盐岩划分为鲕粒白云岩、砂屑白云岩、螺屑灰(云)岩、介屑云岩、杂基充填多粒屑云岩、灰质亮晶粒屑云岩等6种类型。通过分析水波浪在湖岸和高(台)地周缘对粒屑的搅动和搬迁过程,以及屏障湖湾和离岸水下隆起两个减能地形的确定,阐述了粒屑碳酸盐岩的沉积机理。根据粒屑粒径平均值R和粒屑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G的所得的经验公式W=RG,确定了水体能量指数W,并以此识别本区存在的物高能级区  相似文献   
35.
东营凹陷中,晚始新世湖泊沉积体系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6.
济阳坳陷地温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整理和分析了703口钻井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济阳坳陷现今地温梯度分布图、4~6km深度的地温分布图和下第三系沙四段顶界面地温分布图. 研究表明:济阳坳陷的现今地温梯度平均为35.5℃/km,其中沾化、东营、车镇和惠民等4个主要凹陷地温梯度平均值分别为36.1℃/km、35.5℃/km、35.4℃/km和34.6℃/km,外围的潍北凹陷为35.0℃/km. 地温和地温梯度分布主要受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控制,与基底埋深有关,表现为凸起区高、凹陷区低的特征. 另外,济阳坳陷一些地温梯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新生代的火山岩分布基本吻合. 盆地基底埋深,即盆内凸起凹陷的分布,受盆地形成过程中岩石圈伸展控制,火山岩的分布也与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所以,济阳坳陷的地温场分布特征是由构造演化决定的. 研究结果还表明,济阳坳陷大部分地区沙四段目前还处在油气液态窗内.  相似文献   
37.
埋深在2500-3300m、处于深埋成岩作用阶段的砂岩储层中,成岩矿物以铁方解石和铁云石以及高岭石为主,其中方解石和铁白云石在砂岩层的顶、底部2.5m范围内含量偏高,中部偏低,这种分布规律与古地温及砂岩/泥岩接触处的成岩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8.
以下扬子巢湖地区茨苔山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地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元素地球化学检测,探讨古生产力和保存条件与烃源岩发育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a、TN对生物有机质作用响应明显,可作为栖霞组灰岩地层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V/(V+Ni)缺氧指标适用于栖霞组灰岩地层,指示栖霞组整体缺氧的沉积特征,两类参数均显示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对沉积水体生产力水平和缺氧程度有控制作用;栖霞组碳酸盐烃源岩的形成是低等藻类生产力水平以及保存条件(缺氧的沉积环境)良好匹配的结果,在生产力水平和缺氧程度整体最高的本部灰岩下段地层中烃源岩最发育。  相似文献   
39.
沉积物中有机质(OM)赋存及稳定性问题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大气中CO2的平衡与全球气候变化。该文介绍了沉积物的不同颗粒中有机质的赋存机制,通过筛洗法和沉降法对现代沉积物颗粒分级,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机质富集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有机质的保存和演化以及与碳循环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黄河贯通时间的新探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石化2井钻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元素组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与现代黄河沉积物元素组成相比,埋深233m之上的沉积物中大多数元素含量及元素之比与之接近,而233m之下的沉积物元素组成则明显偏离黄河物质的化学组成。上部与下部沉积物的元素组成明显不同。差别函数及物源指数计算结合岩性、粒度分析揭示,黄河物质在该地区的影响深度可达233m左右,因此,推测大致在早更新世时黄河贯通并流进华北平原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