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5 毫秒
41.
中国南部早寒武世磷矿类型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部磷矿床十分发育。其中,早寒武世早期地层是赋存磷矿的一个重要层位。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如程裕琪(1939)、王曰伦(1941、1942)、王鸿祯(1941)、叶连俊(1989)、刘鸿允(1963)、张文堂(1973、1980)、卢衍豪(1979)、罗惠麟(1975、1982)、曾允孚等(1989、1993)、东野脉兴(1992)等,对不同地区的磷矿(主要是工业磷块岩),从不同侧面作过探讨,从而使磷矿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得到了解决或已达成了共识,如关于磷质来源问题大多认为是上升洋流带来的。然  相似文献   
42.
寒武—奥陶纪时,在中国南方曾经存在一个十分壮观的大陆斜坡,现今主要沿着无锡—皖南—赣西北—鄂东南—湘西—黔东—广西呈—带状分布。据研究,该大陆斜坡发育完好,无论其规模还是矿藏拥有量均为国内外所罕见。因此,进一步加强斜坡的基础地质研究,对于阐明其形成机理和演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这里仅讨论九种确定古大陆斜坡方向(倾向)的方法,旨在为恢复岩相古地理以及解释斜坡沉积物的成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3.
44.
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的变化是土地电曲线(日均值或时均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与电极成分、电极周围土壤中水的成分、湿度等有密切关系。 单纯的应力变化不会引起大地电场的变化。在孕震过程中,只有应力使电极周围的水分重新分布或成分改变,从而使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改变时,土地电曲线才有变化。  相似文献   
45.
华南上石炭统船山组中普遍发育大量俗称“船山球”的核形石。这种核形石以其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沉积厚度大和特征相似而成为地质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时装相(Fasion facies)。 笔者通过对华南上石炭统44条地质剖面的实测,800多块光片、薄片的观察及适量的扫描电镜和化学分析发现,这种核形石的内部结构、构造十分复杂,并非过去所认为的属单一的“葛万藻核形石”。根据其形状和动植物的组合,可以区分出许多种类型。含核形石的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多滩(岛)的沉积环境中,但核形石也并非以前所说的仅仅出现于单一的滩相环境,它们可以出现于潮下低能带和泻湖。  相似文献   
46.
阮百尧  徐世浙 《地球科学》1998,23(3):303-307
在徐世浙等(1995)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的变分问题以及电导率分块线变化时的有限元方法数值解,并计算电导率随深度变化的地电断面的测深曲线。结果与解析解相比,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47.
二维直流电阻率测深曲线的快速反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一维直流电阻率测深的直接反演公式,结合二维正演和渐近迭代反演,推出了一种二维直流电阻率测深的快速反演方法,经实际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8.
大地电磁场三维地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边界单元法解决了大地电磁(MT)三维地形影响的数值模拟问题.采用特殊的网格剖分,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在微机上运行.在二维地形上,其结果与二维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对三维地形的模拟结果表明,三维模拟与二维模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9.
首先给出柱坐标系中电导率分段线性变化的水平层的点源电场的二维边值问题,然后用变分法将边值问题转变为变分问题。用有限单元法解变分问题,将区域剖分成矩形单元,在单元中进行双线性函数插值,将变分方程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各节点的电位值,由此可计算地表的视电阻率。 算例表明,本方法计算结果与精确解十分符合。本文还举了一个定量分析视电阻率年变化的例子。 本方法占用计算机内存约100K数量级。在MV/6000超小型计算机上计算一条电测深曲线的时间为几十秒钟。  相似文献   
50.
电阻率法点电源二维地形改正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地形对电阻率法的影响,是提高电阻率法勘探效果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966年,我国开始应用保角变换法和基于保角变换原理的坐标网法居,线源二维地形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线源与实际应用的点源存在着差别。七十年代后,开始研究点源二维地形影响,提出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两类:(1)角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