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驱动石林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旅游业已成为石林县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石林风景区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旅游地发展方向定位不准确、旅游产品单一化、旅游业关联效应低、旅游业带给社区的实惠不足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作者认为,石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是发展大旅游产业、带动大农村经济、确立正确发展目标和完善旅游的四大功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是明确旅游地发展方向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建立环境预警系统,并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只有这样,石林才能永葆青春,石林旅游业才可持续发展,石林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石林。   相似文献   
422.
甲壳动物的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受到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本文研究了两组不同饲料—脂类营养平衡组(A组,含有磷脂和HUFA)和不平衡组(B组,缺乏磷脂和HUFA)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运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化学法分别测定了处于不同卵黄发生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卵巢、血淋巴中孕酮(PG)、雌二醇(E2)的含量及中华绒螯蟹大颚器(MO)合成与分泌甲基法尼酯(MF)的速率。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体内三种组织(肝胰腺、卵巢和血淋巴)中均存在PG和E2,PG可能为E2的前体;2)早熟蟹的MO合成MF速率远远大于正常发育的幼蟹,MF的大量合成与分泌是促使早熟蟹产生的主要内分泌因素;3)B组饲料(含猪油)喂养的河蟹其MO合成MF的速率均高于A组饲料(含鱼油),且B组饲料的早熟蟹转化PG速度比B组饲料的早熟蟹快;4)PG和E2的脂类结合部位能结合外源性卵黄蛋白原(Vg),通过血淋巴的运输被卵泡细胞胞吞,最终与卵母细胞内的内源性Vg结合,共同形成卵黄体;5)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可能会抑制类固醇激素的产生。研究表明,MF是中华绒螯蟹的促性腺激素,具有促使PG合成和E2转化的作用,它们共同诱导河蟹卵巢发育及卵黄发生。  相似文献   
423.
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的生物化石标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8个钻孔进行了系统的孢粉、藻类分析,从第一硬质黏土层中提取出较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中的孢粉、藻类及其组合的特征。与其上覆地层相比,硬质黏土层中的孢粉、藻类的绝对浓度较低,出现的孢粉、藻类组合较单调,孢粉、藻类组合中淡水藻类含量异常高,并以环纹藻为主。高含量的淡水藻类指示硬质黏土的形成曾受到水流作用,硬质黏土的形成环境应为水域环境。与上覆、下伏地层的孢粉、藻类组合明显不同,淡水藻类含量高是第一硬质黏土层孢粉、藻类组合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域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对比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424.
425.
426.
427.
辽西热河群上亚群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热河群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它的时代归属问题,是我国中生代地层长期争论的焦点。作者从热河群上亚群三个岩组发现了丰富而保存完好的孢子花粉。本文建立了上亚群三个孢粉组合序列,从老至新为:九佛堂组是以Concavissimisporites-Heliosporites-Aeq-uitriradite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沙海组是以Cicatricosisporites-Pilos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阜新组以Appenidicisp  相似文献   
428.
萨克马尔谱系弓笔石的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ickards等人曾将早志留世晚期至中志留世早期以笔石体始部紧密环绕为特征的那些弓笔石所组成的谱系称为萨克马尔谱系。作者在该谱系演化趋向的研究中,注意到这个谱系中的弓笔石有清晰的几何线条,且与数学上的对数螺线非常相近。将度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相关系数显著。随后对该谱系的各个弓笔石一一进行数学模拟,结果是各个不同种的弓笔石,均可求得与其主枝形态相应的对数螺线。这样,就使弓笔石  相似文献   
429.
Helmert很早前提出的方差估值理论,近年来已被用于平差中确定观测值的正确权(如〔1〕、〔3〕、〔4〕等)。本文给出形式较简且收敛较快的严密公式,列举了应用实例,可资验证。  相似文献   
430.
最近几年,前兆性震群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Omar J.Perez等(1980年)注意到:1976年1至4月间,阿拉斯加州圣·爱利斯地区突然发生M_b>4.2级地震,到1979年2月28日就在当地发生了7(1/4)级地震.由此他们认为,突发性地震活动可能是大地震发生前的一种征兆.许绍燮等(1981年)的论文提出,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的小震群系列具有震源位置集中、频次急速增长、震源机制稳定等特点.朱传镇等(1981年)认为,唐山地震前一年左右,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增强与大面积上形变速率增大是符合的.苏联Ю·М·捷依捷里乌巴姆等人得出,主震前一年半或更短时间内出现小震群这种标志是比较稳定的,约占77%.王培德等(1981年)认为,在小震活动频度不高的地区出现的震群可能是强震或中强震的前兆.上述工作使前兆性震群的研究前进了一步.但还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