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质学   3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安徽铜官山铜矿矽卡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LRM),发现石榴石、透辉石中的包裹体为流体包裹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575~885℃)、盐度[w(NaCleq)13.4%~44.9%]均较高,流体包裹体中的子矿物有黄铜矿、闪锌矿、方解石、菱铁矿、钾石盐和石盐,以钾石盐最为普遍,表明流体高度富钾,具岩浆热液的典型特征。富钾流体也与该区广泛出露的燕山期高钾富碱岩体吻合。  相似文献   
32.
蒙义峰  崔彬 《现代地质》1998,12(1):83-90,T001
针对矿床富含有机质和沥青质的特点,研究发现了许多与菌藻类有关的微生物标志。结合硫同位素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成果,讨论并论述了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菌藻类不仅可以对硫酸盐还原形成大量的硫离子和对生物遗体进行分解产生有机质,而且能对金属离子产生明显的吸附富集作用。有机质的存在是细菌对硫酸盐还原的主要控制因素,对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沥青质对生物具有降解作用,使吸附富集金属离子的菌藻团粒(胶团)、藻丝体得以保存。同时,探讨了芦柴冲银多金属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3.
小石头泉银矿区火山岩地层划分为3个岩性段,分别对应于3个大的爆发期次。矿化类型划分为3种类型:上部硅帽型、火山通道主矿体型、底部裂隙充填型,并提出通过遥感地质方法快速寻找海相火山岩型金、银、铜、多金属矿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4.
对铜陵地区石炭纪喷流 -沉积型 (Sedex)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过程中流体运移的数值模拟 ,揭示该类型矿床底盘岩石中的流体活动和热影响范围主要局限在主排泄通道两侧较小的区域内 ;流体运移行为主要表现为海水下渗淋滤底盘岩石 ,最后汇入主排泄通道 ,与沿断裂上升热流体一道喷出海底。温度场和流场决定喷流 -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底盘岩石中的蚀变和矿化强度较弱 ,这是 Sedex型矿床底盘岩石蚀变和矿化强度不如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型 )的原因。尽管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范围较小 ,但在铜陵地区 ,下渗海水从底盘岩石中淋滤出…  相似文献   
35.
安徽铜陵矿集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铜陵地区二叠系栖霞组到大隆组(P_1q—P_2d)各层位中硅质岩分布广泛。通过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的详细观察和硅质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硅质岩是热水活动间歇式、多次活动的结果。硅质岩构成铜陵地区二叠系主要的矿(源)层或矿胚层(Protore)之一。硅质岩具有低 Fe_2O_3/FeO、SiO_2/Al_2O_3、SiO_2/(K_2O+Na_2O)、SiO_2/MgO、MnO_2/TiO_2 值;低 Co高 Ni,Co/Ni<1,U/Th>1;低 ∑REE,负 Ce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等热水沉积物的特征,为热水沉积的结果。氧同位素估算的热水古温度为49~249℃(高温部分有后期岩浆的叠加扰动)。硅质岩是铜陵地区二叠系层控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对于隐伏矿床的寻找和矿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广西大瑶山-西大明山金银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瑶山-西大明山是广西主要的金银产地和重要的成矿远景区.区内金银矿床主要产于寒武系中.矿床形成与加里东和燕山期构造活动和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形成与同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Au-Ag-Cu成矿系列, 并建立了挤压构造条件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