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209篇
地球物理   276篇
地质学   699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华北夏季降雨与热带对流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中设计了热带辐合带综合指数,较客观地反映了亚洲季风区深对流活动的气候变化特征.用热带辐合带综合指数分析华北旱涝年季风区对流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旱涝年对流活动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春季东亚和印度季风区的热带辐合带综合指数差异非常显著,为华北夏季旱涝预测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2.
地表蒸散发是陆地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是深入了解干旱区水文过程的基础。由于银川平原缺乏区域尺度实际蒸散量的长期观测,很难得到长时间序列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MOD16A3地表蒸散量数据及研究区内气象站点实测数据,采用Theil Sen Median趋势度分析、MK突变检验及CA-Markov模型等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2004—2019年银川平原地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预测2024年地表蒸散量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银川平原蒸散量年际波动总体是增加趋势,MK突变检验结果显示2010年是蒸散量时序数据的突变点;银川平原实际蒸散量与潜在蒸散量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蒸散量在近16年呈增加趋势,潜在蒸散量呈减少趋势,符合干旱区蒸散发互补相关理论。采用CA-Markov模型对2024年银川平原地表蒸散量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5年银川平原蒸散量仍呈增加趋势;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受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蒸散量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年蒸散量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水田>旱田>林地>草地>荒漠的规律。  相似文献   
983.
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 传统的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等评价方法的缺点是存在因素权重的取值困境问题, 而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的缺点是存在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的选择困境问题。本文对一个工程地质环境系统的单元进行了分类, 提出了敏感单元、不敏感单元和类不敏感单元的概念, 并定义不敏感单元为单元质量类别不随因素权重组合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单元。在不敏感单元概念的基础上, 定义标准训练集为由不敏感单元的输入-输出对组成的集合, 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训练集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为解决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两难困境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84.
我国GPS跟踪站在汶川地震前后的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家测绘局及其它部委布设的GPS跟踪站连续10年的观测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汶川地震前这些站的运动速度场和震后位移量,同时获得了各站近10年的坐标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地震前、后各站时间序列表现出的站点的运动特征信息。为我国地心坐标框架的进一步更新和维护提供了重要数据,也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85.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韧-脆性变形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平沟韧-脆性变形带出露于紧邻阿尔金北缘断裂北侧的新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钾长片麻岩中,与阿尔金走滑断裂索尔库里段相距约50km.总体呈东西向展布,高角度向南倾斜,倾角65~85°.次级变形带呈北西西向-东西向渡状起伏延伸.单个次级变形带规模一般长数百米,宽数十米.变形带内岩石的线理、面理构造发育,石英、钾长石矿物粒内变形效应明显,同构造变形的新生矿物绢云母比较发育.变形性质为韧-脆性压扭性构造变形,发育糜棱岩系列岩石,特别是含钾长石残斑的绢云母石英质糜棱岩最为常见.变形岩石组构显示石英以底面和近于底面滑移的方式发生变形,反映出是中-低温条件(250~350℃);有限应变测量显示岩石变形强度中等,应变椭球轴比为2.9~4.8;变形运动学特点为右行逆冲,变形主压应力方向为北北西向,最大差应力为59~61MPa.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作者认为该韧-脆性变形带是发生于早古生代板块碰撞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下,并反映了板块碰撞过程中基底岩块的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986.
根据Schaff和Richards[1]对“重复地震”的定义,利用波形相关识别出首都圈地区2002~2006年发生的“重复地震事件”.对宽频带/甚宽带和短周期记录,分别采用0.5~5.0 Hz、1.0~5.0 Hz带通滤波,识别出859例“重复地震”事件,占总数约24%.假定“重复地震对”间的距离小于1 km,地震台网测得的两个地震之间的距离系台网定位误差所致,而相应的震相走时差为人工拾取误差,给出了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结果显示观测条件较好的首都圈东北部地区平均定位精度约为5 km;西南部地区约为13 km,是观测条件有待改善地区.  相似文献   
987.
近台资料对近震相对定位算法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震定位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认为近台资料可用于双差定位算法,但不能用于其他相对定位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模拟计算表明,应用近台资料时,双差法有可能给出一定精度的地震绝对位置.但仅采用近台资料时,相对位置的误差会比使用远台资料时有所增加.近台和远台资料的联合使用,有利于得到较为精确的定位结果.当震源深度远小于震中距时,如果没有深度震相的参与,只能得到误差较小的震中相对分布,深度的相对位置仍有较大的误差.对2003年新疆伽师地震余震序列中部分余震的重新定位试验,验证了近台资料对双差定位算法的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988.
我国GPS跟踪站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国内GPS跟踪站7 a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跟踪站坐标位置变化规律,并给出了站坐标和速度场精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同时介绍了国内GPS基准站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研究表明,GPS基准站的时间序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高程分量的周期性最为明显,并且时间序列的时频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989.

2017年11月18日,我国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发生M6.9地震.其东南220 km距离处,1950年发生了察隅8.6级大地震.二者同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大拐弯处,周边分布多条活动断裂带.察隅地震作为20世纪我国内陆最大的地震,它的发生对周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目前研究尚少.本文基于分层半无限空间黏弹性地球模型,计算了察隅地震对周围活动断裂带和米林地震的影响,同时利用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米林地震对周边活动断层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分析了两次地震的关系,讨论了下地壳及以下介质的黏滞系数和断层有效摩擦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察隅地震影响范围广、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活动断层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库仑应力变化达到数MPa量级.在下地壳黏滞系数为1.0×1020 Pa·s、摩擦系数为0.4情况下,按照青藏高原主要活动断裂每年由正常构造运动应力累积1~4 kPa计算,察隅地震的发生使米林地震提前了相当于2.79~11.15年的时间.米林6.9级地震影响范围和强度有限,只对震源附近的活动断层产生一定影响,库仑应力变化最大为数十kPa量级,对远处的断层影响较小.下地壳及以下介质的黏滞系数在震后黏滞松弛过程中影响逐渐明显,断层有效摩擦系数对同震库仑应力计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0.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新疆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遗址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由于吐鲁番盆地气候炎热干燥,阿斯塔那古墓群保存下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颇为少见的各种泥俑。文章利用红外光谱、纤维旋转实验和显微形态观察等方法对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彩塑泥俑的马尾装饰物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纤维来自于原产于近东、地中海沿岸的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同时,结合出土文书,探讨了唐代吐鲁番地区亚麻的栽培利用状况,为深入认识亚麻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