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24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根据对秦岭泥盆纪沉积盆地的构造成盆 -后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构造 -热流体地质事件可初步厘定如下 :1中泥盆世伸展构造成盆 -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事件 (D1)。2晚泥盆世 -石炭纪伸展变形 -深源热流体叠加事件 (D2 )。3印支期挤压收缩变形 -热改造事件 (D3 )。 4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改造 -深源热流体叠加及脆性变形事件 (D4 )。 5喜玛拉雅山期脆性变形 (D5)。从盆地热状态及热演化研究角度看 ,盆地内充填地层体中有机质及矿物可以记录热状态及热演化历史 ,利用盆地内充填地层体中有机质及矿物温度计可以反演盆地内充填地层体形成时盆地热状态和盆地底部热流。认为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热状态及热演化主要研究方法有主要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镜质体反射率 (R0 )法、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法等。  相似文献   
22.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热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南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台边缘脆弱区。矿化主岩为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等,金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雄(雌)黄化、辰砂化、粘土化、碳酸盐化等。本区卡林型金矿床的热驱动力一直是悬而未解的问题,目前认为有三种热源:埋藏增温。构造热源,岩浆热源。本拟通过黔西南地区区域热演化历史分析来探讨其成矿热源及传输。  相似文献   
23.
初论地幔热柱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中国东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是我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产区。铀矿的分布主要受区域性的断裂构造所控制。对于本区的铀成矿机理前人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将从地幔柱的角度进行探讨。在初步介绍了地幔柱的研究现状之后,认为中国东南地幔热柱不仅是中酸性火山岩形成的热动力,而且也是成矿矿化剂( CO2)的重要来源,它与太平洋─亚欧板块碰撞是统一的,同时参与了地幔交代和岩石圈减薄。地幔柱的脉冲式运动可能是中国东南多次成矿的动力来源和矿化剂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24.
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初探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中国东南部是我国的钨锡铜金多金属矿床集中区,燕山期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初步讨论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通过对中国东南部地幔柱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特征综合分析后,初步探讨了地幔柱构造的岩浆作用和成矿制约。本文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幔柱不仅可能造成中生代火山─岩浆大爆发,而且可能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