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758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梁子湖表层沉积物元素分布模式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分布模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能提供沉积物物源及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等信息。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单道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对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运用多元统计等方法对测试数据分析发现,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分布受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影响比较明显;微量元素中除Zr和Nb等元素外,其余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值大多数接近于武汉湖泊的背景值和欧美湖泊的背景值,低于东湖和汤逊湖等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湖泊。在平面分布上,大多数元素都有明显的平面分布规律,K2O、CaO、Na2O、MgO、Al2O3、Fe2O3、Li、Rb、Sr、Ba、Mn、Se、Ni、Sc等都在东北部和东部富集,而Si在西南部富集,Zr和Hg在中部富集。元素分布规律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湖东地区矿山地质背景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2.
ICP-MS法在元素活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7~12月间进行的元素活动态样品ICP-MS法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元素活动态六步顺序提取法中Cr、Cu、Zn、Cd、Pb方法的精密度分别为:水溶态,5.4%~60.1%;离子交换态,10.8%~62.9%;碳酸盐结合态,8%~26.6%;有机结合态,6.6%~27.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5.3%~13.6%;强有机结合态,8.5%~33.5%。同时研究分析了方法检出限和样品信噪比,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测定结果稳定可靠,而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全球变暖对中国区域积雪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对20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所模拟的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未来积雪变化进行了分析.检验了模式对当代(1961-1990年)积雪日数、积雪量、积雪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模拟,结果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对这些变量均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但模拟的积雪日数和积雪量偏多,积雪开始时间偏早,结束日期偏晚.21世纪末(2071-2100年)在IPCC SRES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积雪日数和积雪量将减少;积雪开始时间推后,结束时间提前,但在各个地区表现也有所不同,并在个别地区出现相反的变化.将中国区域分为东北、西北、青藏高原3个分区,结果显示:各分区平均积雪量均为减少,积雪开始时间推后,而积雪结束时间则都将提前,其中,青藏高原地区的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石榴石白云母片岩和蓝片岩等组成,与蛇绿混杂岩、晚古生代浅变质地层岩片等共同构成了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这一构造混杂岩带,是伴随古特提斯洋闭合的深俯冲作用及后期构造作用的产物。通过对其野外地质特征、不同岩石类型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的研究,确认榴辉岩和石榴石白云母片岩在早期分别经历了各自的形成过程,在榴辉岩形成之后的折返过程中二者共同构成了高压变质带,并且在折返过程中榴辉岩发生蓝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同时导致了带内蓝片岩的形成。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过程中的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240Ma左右,折返过程中的蓝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及蓝片岩的形成应在220~200Ma,高压变质带最终在214Ma之前抬升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995.
对辽东半岛青白口系骆驼岭组和钓鱼台组沉积岩碎屑锆石进行了测试,根据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探讨了两地的沉积物源和沉积时代的上限。辽东半岛青白口系细河群钓鱼台组碎屑锆石分布模式中年龄主峰值为1.6Ga,最小年龄为1075Ma,说明钓鱼台组的沉积时代要晚于1000Ma,沉积岩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模式说明该组与华北古陆为不同物源,其时代有可能不一致。同时,根据2009年11月24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分会扩大会议上形成的一个共识和最新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对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年表进行重新标定:即长城系(Ch,Pt21)限定为1.8~1.6Ga,蓟县系(Jx,Pt22)限定为1.6~1.4Ga,待建系(Pt23-4)限定为1.4~1.0Ga,青白口系(Qb,Pt31)限定为1000~780Ma,南华系(Nh,Pt32)限定为780~635Ma和震旦系(Z,Pt33)限定为635~542Ma。  相似文献   
996.
西藏谢通门斯弄多地区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明  李才  董永胜  江万  解超明  吴彦旺 《地质通报》2010,29(12):1851-1856
谢通门县斯弄多地区发育大型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面倾向200°左右,断层倾角15~25°。逆冲断层上盘主要由上石炭统昂杰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形成陡峭高耸的推覆前缘断崖;下盘以始新统年波组火山岩为主。断层全长约60km,断层带宽2~3km。逆冲推覆上盘推覆体向北北东方向滑移,根据飞来峰的相对位置估算,推覆体推覆距离约15km。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导致冈底斯地区强烈的陆内挤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7.
解超明  李才  董永胜  吴彦旺  王明  胡培远 《地质通报》2010,29(12):1857-1862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地区发现冈玛日-菊花山大型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延伸长度超过200km,总体走向近东西,构成新生代戈木错盆地的北部主干边界。推覆构造在冈玛日一带出露最好,表现为一系列单冲型逆冲断层构成的叠瓦状构造,逆冲断面倾向北,倾角12~20°,逆冲方向190~200°。冈玛日-菊花山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对探讨高原隆升在羌塘地区的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探讨新生代戈木错盆地的演化和盆地油气资源远景评价提供了新的构造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人工站与自动站测墒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铜川气象站2008年9月—2009年8月人工测墒结果和河南产GStar-自动土壤水分探测仪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人工测墒与自动测墒结果各层次在秋季表现为正差值,春季正负差值均有,规律不明显,夏季表现为负差值,平均绝对差值在15%~20%之间;秋季0~20 cm差值比较接近,40~50 cm差值有增加趋势,夏季差值随深度有减小趋势;人工与自动测墒差值绝对值在0%~20%之间概率为54%~66%,〉30%概率在11%~14%。应重视自动测墒仪器的校对、订正,为干旱服务提供更科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9.

对铜川3个观测站1971—2000年30a雾日资料统计分析,发现铜川大雾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北多南少的特点;年际分布上呈现2峰2谷型,峰值均出现在80年代,最大谷值出现在90年代,次大谷值出现在70年代;月季变化也存在2峰2谷的特点,最大峰值在9月或11月,次大峰值出现在3月,最小谷值12—1月,次小谷值出现在初夏的5月。分析了形成铜川大雾的地域、地形影响,指出了宜君大雾与大风、雷雨交替出现的独特现象,并分析了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邢台县立足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2000年以来,先后引导19家企业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了用地矛盾,节约耕地4000余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